趙杰
摘? 要:我國土地資源十分廣闊,但是,因為我國人口的數量較大,若是對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管控不到位,則會造成資源浪費、用地緊張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為了解決國土空間中存有的問題,則需要與目前社會生態文明背景相結合,構建科學、合理的空間規劃體系,完善空間分配不足或者是不均的問題,充分降低空間重疊、交叉帶來的消極影響。
關鍵詞:生態文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分析
分類號:F323
一、生態文明背景下構建國土空間體系應當遵守的原則
1.空間規劃與生態文明的不可分性
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展開全方面的分析中,應當高度重視社會環境和生物這兩者間的關系。在這其中,生物主要指的是不同的群體,而這部分群體存在的形式,對周邊的環境有著巨大的影響。不同類型的群體,在社會環境之中得以生存,在持續的發展進程中,漸漸形成一個群落,這部分群落和生態環境間,漸漸構成了一個十分復雜的生態系統。人們在社會高速發展的進程中,漸漸成為了生態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的各個行為,對生態系統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鑒于此,在對生態文明展開建設的工作進程中,應當高度注重生物、人類和生態環境間的不可分性,并將其作為基本原則,在這一個原則基礎之上,對空間規劃體系展開科學、合理的構建,構建出一個科學的空間規劃體系。
2.不可缺乏自然生態產物
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雖然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但是,城市天空中的白云、藍天卻漸漸被高樓大廈所遮擋,一些中、大型城市,甚至還會出現了十分極端的惡劣天氣。若是想要真正對這部分情況加以解決,在對我國國土空間體系展開構建的進程中,應當把生態產物作為首要的目標,將其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不能讓藍天、綠植、白云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稀有品。因此,在對生態文明展開建設的過程中,應當與生態產物維護的實際需要相結合,將其作為最為基礎的原則,并且在這一個原則的基礎上,真正做好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構建工作。
3.國土空間規劃應當遵守生物多樣性原則
生態具有多樣性特征,不止具備一定的賞析價值,同時也能夠為基層的人民群眾構建出一個美好的生活,對現代化社會的可長久發展目標,具備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在自然界之中,一些產物或者是植物,可以將其直接運用,具備直接價值,而另外一些產物,則需要通過加工或者是人工修飾方可運用,具備間接性價值。再加上,生態的多樣性也正,對于氣候環境
具備極大的影響。鑒于此,在對國土空間規劃展開構建的過程中,應當遵守生態的多樣性,將其作為基本原則,才可以有效防止資源浪費的情況出現。
二、做好我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的良好對策
1.依據生態文明建設做好部署工作
現階段,在我國國土空間展開規劃的工作中,若是想要構建一套較為完善的體系,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應當依據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要求,對空間規劃展開重新的部署工作。第一,有關空間規劃工作部分,在對空間規劃展開工作的過程中,應當與現代化社會的整體發展趨向相結合,不止應當對社會經濟與社會發展展開充分的考量,在目前國土空間規劃的工作中,應當與整體的發展展開密切的結合,與各個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相結合,在如今生態文明展開建設的背景下,對空間規劃體系展開重新構建。第三,應當與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相結合,對多方面因素展開全方面的考慮,最大程度體現出頂層設計的真正價值與作用,從而有效解決空間規劃的不合理因素,構建出一個科學、合理的空間規劃計劃。
2.依據生態文明建設重新構建指標體系
在展開國土空間規劃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保證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得到全面的貫徹落實,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應當與地區的發展趨向相結合,度空間規劃的每一項指標展開重新的構建。在制定指標的進程中,應當與城市發展、規范標準相結合,將其作為基礎原則,對多方面因素展開充分的考慮。唯有如此,才可以持續優化地區國土空間的規劃體系。第二,在對標準指標展開構建的工作中,應當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基本原則,在對指標規劃展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農村建設、環境建設等多方面因素,將保護這部分因素作為根本目標,保證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之間的協調性。在一同發展的過程中,引導及時完善存有的不合理現象,并且做出科學合理的調整,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節約化與集約化的良好發展。
3.規范國土空間體系構建流程
在對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展開構建的過程中,若是想讓空間規劃體系取得有效的優化,應當與我國生態文明構建的基礎要求標準相結合,與最新的空間規劃法律法規相結合,在多個部門的聯合工作下,對國土空間體系構建的基礎流程展開合理的規范。第一,在對空間體系展開構建的進程中,應當做好空間規劃的編制、修改、審批、監督方面工作,通過多種方面,構建出符合地區的發展特點,并且與生態文明發展的最新標準相結合,加入領先的信息技術,在國土空間規劃的平臺中,加入多種數據信息。唯有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型技術的支持下,與最新的法律法規相結合,才可以真正做好統籌工作,在生態文明背景下,真正意義上實現國土空間現代化與科學的規劃,并且對空間體系的構建流程展開規范,確保我國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順利展開。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如今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應當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要求相結合,只有遵守相對應體系構架的原則,并與當前地區存有的問題相結合,制定出科學的空間體系構建對策,才可以保證空間規劃有關工作的順利展開,解決過去國土空間規劃不科學等一系列問題。
參考文獻:
[1]楊壯壯,袁源,王亞華,喬偉峰,林彤.生態文明背景下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內涵認知與體系構建[J].中國土地科學,2020,34(11):1-9.
[2]謝美嬌.生態文明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探析[J].安徽建筑,2020,27(10):185-186.
[3]楊保軍,陳鵬,董珂,孫娟.生態文明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J].城市規劃學刊,2019(04):16-23.
煙臺市地理信息中心? 山東? 煙臺? 26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