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社會持續發展,教育事業持續改革,互聯網+的出現為影視行業帶來了諸多發展機遇。本文基于互聯網+重構,對影視后期課程教學進行了簡單闡述,并詳細探討了影視后期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和步驟。
【關鍵詞】中職? 影視后期課程? 教學方法? 互聯網+重構
【中圖分類號】J93-4;G7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4-0172-02
影視后期可以增強觀看者觀摩效果,并且還可以充分表達出影視作品主題。在互聯網+重構下,信息技術和影視行業融合深度逐漸提高,數字媒體產業越來越繁榮和開放,行業規模持續擴大,需要一大批技能復合型影視后期制作人才。如此對學校影視后期教育提出嚴格的要求,以下就根據以往累積的有關教學經驗,對影視后期課程教學進行了分析與論述。
一、問題提出
影視后期課程就是把前期所拍攝完成的材料通過整理與利用,應用影視編輯與處理軟件,比方說Premiere、After Effects等對材料進行后期處理,讓影視作品達到各要素相協調和統一,如文字與聲音協調統一,從而構成一部完整的影片。在課程內容方面,影視后期牽涉到了諸多方面:1.影視編輯,也就是把整理收集到的影視材料進行剪輯組合;2.制作與處理聲音,經過在影視視頻之中設計聲音效果,確保影視作品完整性;3.合成與特效添加,特效制作就是把剪輯出來的鏡頭,經過特效添加的方法,促使鏡頭之間有秩序的組合,同時有效銜接鏡頭之間的過渡與轉場。
而影視后期課程作為中職信息技術類的新興專業課程,關鍵是教育學生學習影視節目制作理論、相關操作和技巧與非線性編輯系統構成和特征。拓展中職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借助學習的知識與技術進行再創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操作技能,擁有職業素質與藝術欣賞能力;培養學生通過數字合成系統與有關軟件進行后期合成與制作特效的技能,讓中職學生變成優秀的技術型人才。
中職院校設置這一門課程時,根據軟件功能進行講解,缺乏范例,學生學習多為被動傾聽,訓練的不多。中職學生的一個顯著特征為多數是以自己為中心,具備跳躍性思維,對事情的新鮮勁不長,在課堂中往往無法集中注意力,上課時要么忘了帶書,要么忘了帶筆,觀摩課堂最后就會變成娛樂課堂,并且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要么直接抄襲他人的答案,要么在考試的時候偷看他人答卷,學風不端正。怎么樣經過每日的教學過程將自主學習方式與創新思維變成學習習慣,把短暫的新鮮感變成長期的學習態度,將跳躍式思維變成創新技能,是課程教學改革需要思考的一大問題。
二、處理問題的基本思路
假設將中職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出來,學生可以爆發出無限的潛能。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學生引入自主學習道路上,同時準確引導學生去發現和思考,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立足學生特征,將該專業課程放置于如下方面,從而養成備課習慣:
(一)合理設局,構建自主學習環境
中職教師需要為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環境,使學生可以主動參加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需要預先對要講解的課程知識制定一個綜合目標,同時合理運用計算機創造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在首次課堂上將目標告知學生。與此同時,需要對教學內容根據容易和困難兩個層次逐步分類,且合理安排講課、訓練與觀摩課堂。
(二)巧設疑問,使學生發現與提出問題
為促使學生主動加入課程教學活動中來,教師在實際教學環節中,尤其是在講授新知識的時候,需要合理設置一部分問題,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經過仔細觀察和比較,經過主動思考將問題提出,此時教師將新的知識講解給學生,學生就可以構建起對新知識的認知。使學生主動體驗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促使學生在該環節中學習獨立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適當點撥,準確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任課教師引導作用關鍵是掌握課程教學過程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方向,而啟發學生的最大作用就是讓中職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問題遭遇困難的時候,教師需給予適當的提示和點撥,以此引導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將問題解決。
(四)立足社會,培養實用意識與創新能力
在中職影視后期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中職生的實用意識與創新能力,即培養中職學生競爭與生存的能力。只有為學生提出詳細的任務,安排學生親自去實踐,學生才會積極發揮創造力。在實際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將實際問題交給學生解決,比方說學校制作影視宣傳資料,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在重大節日來臨之際規定學生制作有關影視宣傳和報導。
三、處理問題的方法與步驟
基于互聯網+重構,中職影視后期課程教學需要以生為本,充分滿足中職生個性化學習需要,在課程服務移動平臺上,全面分析學生學習興趣等數據,給學生提供優質的課程資源,創新教學方法與模式。要充分結合諸多案例,除了需要講解和影視編輯有關的知識,還需要牽涉到多種非線性編輯軟件等知識,拓展學生視野,在學習過程中規定中職生可以按照自身所掌握的編輯技巧實現對新聞和文藝節目等題材的編輯工作,突出讓學生多實踐操作。此次通過分階段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工作:
(一)第一階段
該階段需要讓學生了解學習的課程知識可以做什么,也就是學習基礎知識。第一,定標。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互聯網手段把要講解的知識隱藏于作品中,讓學生完成任務掌握所學知識。所以,任務設計需要在上課以前備課過程中逐漸深入,縱覽整個影視后期課程,合理安排內容。立足學生特征,每一堂課的目標避免過大,所有任務中的新內容不宜過多。按照學生情況,一般作品完成分為三層:一層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模仿操作,舉例言之,制作四季轉場需要與展示案例一致;一層為任務里面的某一內容為教師要求的,還有一些內容是允許學生自由發揮的,打個比方,在講解轉場的過程中,選取灰度圖與控制轉場時間等可交給學生自行發揮;一層為教師只規定效果一樣,其他內容則交給學生自行發揮。比如,開啟卷軸畫的效果,提出問題怎么借助轉場效果來實現,僅需要提示配合重要幀。第二,探路。中職學生的特征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故而,要求學生均主動參加課堂討論和任務分析,尋找到尚未學習的知識是此次課題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第三,新裝備。在疑問被提出來以后,應當尋找處理問題的方式。該過程是以師生共同討論,當討論完結以后需要教師給出學生書面學案。第四,行進。當問題與處理對策探討結束,下一個步驟為學生經過學校機房上機實踐操作完成整部作品。任課教師需要對學生之間的不同有所準備,對部分學生提出的問題,應當及時給出回答,從而促使學生可以將任務完成。舉例來說,教師講解視頻轉場,制作卷軸畫卷的創作中,中職生產生了不同步的情況。故而,教師需要表揚學生的不同想法,接著將問題指出來,要求學生自行處理。同時告知其無準確的答案。只要最終得到的效果甚佳,那么方式可以自由發揮。對學習快的學生需要鼓勵其尋找靈感,經過修改參數制作出全新的效果圖,激勵學生良性競爭,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下參與學習。
(二)第二階段
學生經過上一階段的學習,對軟件功能有了一定的認識與了解,此階段將幾個大型項目制作成目標,使中職學生把學習的知識和技能連接起來,熟練掌握好MTV與婚紗電子相冊等的全部制作過程。而教學步驟就是:第一,教師需要組織學生上機房,進行成品觀摩,并且對場景和技術特效進行全方面分析;第二,需要合理選取素材,進而制作素材;第三,要求學生獨立制作,教師進行適當指導;第四,教師進行檢查和評分,并要求學生上交自評表。該階段容易發生的問題與解決方式:課堂局面不受控制。所以在第一個與第二個階段需要扎實推進,教師應當保持活躍的思維,發揮出課堂主導之用,第一時間緊抓學生思維閃光點,多多組織學生介紹其創作意圖與經驗,避免學生注意力分散。依據相關教學經驗,這一階段對中職學生作品要求僅為體裁準確,主題樂觀,作品內容不設限,可以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教師進行個別輔導,假設為共同問題,需要集中起來解決問題。
(三)第三階段
這個階段需要向中職學生提出要求,這個要求就是規定學生制作完整的小作品。該階段為學生思維非常活躍的時期,中職學生掌握了基礎影視后期課程知識與技能以后,有著強烈的創作欲望,因此在解讀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思考自己作品的藍圖,此時可以結合大型活動與重要節日,利用互聯網技術,給中職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成型作品微視頻,讓學生經過仔細觀摩和參考,比方說,西安世園會影視宣傳片、動漫影視優秀作品等,該階段教學主要是以生為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言,經過對中職影視后期課程教學基于互聯網+重構的探討,了解到了影視后期課程基本概念,并討論了中職影視后期課程教學方法與步驟,希望以此提升中職影視后期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進而為中國影視行業發展培養一大批優秀的影視后期處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桑亞瓊,胡良馬.基于“互聯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影視后期制作》課程改革中的實踐探索[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1):164.
[2]彭弘.“互聯網+”下建立影視后期制作工作室研究[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7(6):75-76.
作者簡介:
吳麗萍(1984年-),女,漢族,福建福清人,本科學歷,計算機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