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英
(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王府博物館,內蒙古 通遼 028300)
1)輸入功能。信息化管理具有方便快捷的輸入功能,由專業人員負責對整理信息平臺進行專門的編寫,編寫完之后即可開展整理工作。對于平臺的設計,應保證涉及的信息要全面,而且要簡潔一些,這樣更便于對信息的查詢,參觀者想要對某一藏品進行進一步了解的時候,也就能夠將資料快速找到。如在對某一座博物館藏品查詢時只需要將藏品名稱輸入進來,就能夠將相關資料找到,而且資料很詳細,排列方式也很簡單,也很明確,查詢起來也更容易,這對管理者來說更便于開展藏品管理工作。
2)存儲功能。解說人員在介紹某件藏品過程中會對多種形式加以運用,這些形式累積在一起將會是巨大的數據集合。在開展信息化管理工作時需要在計算機中輸入這些信息,以此為調取藏品信息提供方便。圖片能夠將藏品直觀地反映出來,文字能夠更好地為人們對藏品的理解提供幫助,使人們對藏品的認識更加全面;另外信息系統儲存空間比較大,便于參觀者全面了解藏品信息,使其參觀需求得到 滿足。
3)查詢功能。對于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引入,這是對現代技術應用的重要體現。在計算機中將藏品信息輸入進來之后查詢平臺由此形成,如果參觀者對某一藏品很感興趣,想要進一步了解這件藏品,這時只需要將相關信息輸入到計算機中就能將所需要的信息查找出來,為了更加方便查找,可將藏品作出分組,進行編號,這樣就可以查詢編號所對應的藏品信息;如果參觀者想要知曉某一個種類的藏品,可以將相應條件輸入進來,系統會對與條件相符合的藏品信息進行篩選,進行羅列,便于從多渠道對藏品信息進行查詢。
4)管理功能。對于藏品管理工作來說通常分為入庫等四個方面的內容,每個工作內容都具有嚴格的制度,在當前人工管理方式被現代信息技術所取代,通過對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提高管理效率,能夠促進入庫系統的形成,從而有序地開展安全的藏品管理工作,這對藏品進行統一管理具有很大的幫助。
1)缺乏現代化管理意識。各行各業在信息技術推動下都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使人們在生活與認知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博物館工作來說信息技術在其中的應用給這項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藏品管理是博物館工作的核心業務,借助新技術手段能夠將管理效率、質量提高上來,能夠推進現代智能化藏品管理工作的開展。在現代社會人們在知識水平與認知水平上越加發生變化,利用新技術,借助新媒體能夠加強人們對藏品的認識了解,博物館可以利用人們在認知上的特點舉辦教育和展覽等活動,以此為人們提供認識藏品的機會
2)信息化管理效率不高。最近幾年藏品信息化建設和管理工作得到了重視,經過多年的努力完成了藏品信息采集這項工作,并且開展了相關普查工作,對可移動文物進行了登記,這使國家文物有了自己的“身份證”,同時也相繼建成了文物數據庫。在這些工程或是工作推動之下各種類型的博物館無論是在主動的態度下,還是在被動的態度下基本上都完成了藏品信息采集與利用工作。
中小型博物館藏品管理在信息化建設上看上去已經起步,但實際上建設和管理效果并不高,這體現在信息采集比例并不高,雖然中小類型的博物館在藏品總量上并不多,但是這其中也包括珍貴稀奇的文物,這些藏品來源比較廣泛,種類比較繁雜,背景信息也有限,這需要在信息采集上需要做很多工作,這使得對信息的完善和對藏品數據庫的建立工作存在很大的難度。
3)缺乏復合型人才。不管是從管理理念,還是從管理手段來說,人才配置在藏品管理工作中都占據著最關鍵的地位。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的更新,在人才標準上發生的變化也很大。在信息時代急需藏品管理這類人才,并且要求這類人才專業知識要過硬,又要熟悉信息技術,伴隨未來智慧型博物館的發展,專業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將是一種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中小博物館人數較少,存在單一的知識結構,在業務水平上也不同,一些專業人員從事多份工作,一直存在重視保管和輕視研究的問題。
1)轉變藏品管理意識。信息化發展浪潮對中小館發展來說是一種挑戰,應該看到對藏品實行信息化管理之后能夠將管理成本縮減,能夠將工作效率提高上來,這不僅能夠為藏品現時管理工作提供全新的環境,這也使得其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也更加安全,使得文物研究利用空間更加廣闊。面對新形勢藏品信息化管理是博物館轉型發展與變革的重要體現,在信息化管理上大館與省級館作出了表率,實現了信息化和數字化的管理模式應用發展。從當前形勢來看這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中小博物館要從觀念上給予重視,轉變管理意識,要對眼界進行開拓,藏品信息化管理是實現博物館信息化發展最基礎和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所以要對發展規劃進行科學的制定,要主動學習,跟得上發展形勢,運用好現代化、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手段。
2)在充分發揮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藏品信息化建設并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夠完成的,中小型博物館在發展基礎上并不占據優勢,對此要將基礎工作做好,如中小館對于數字平臺的建立,先要將人力和物力集中起來,以此為開展信息采集這項工作提供基礎,促進數字化文物資源管理模式的形成,這是推進博物館信息化發展,也是智慧型和數字化博物館存在與發展的重要基礎。
一些中小型博物館不具備信息平臺建立條件,應該將精力集中起來對藏品信息蘊藏的故事、背景資料進行挖掘與完善,最大程度地發揮藏品價值。軟硬件信息技術為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提供著重要的支持,由于中小館在資金上不具有優勢,所以要從綜合角度考量對軟件系統的選擇,不要急于求成,應結合自身特性對適合自身發展的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統進行選用。
3)加強培養復合型人才。人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核心要素,但培養人才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事情,尤其是對與文物有關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更是如此。一方面關于人才引進問題,要有意識地側重于對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等專業人才的培養,另外也要重視對現有人才的培養,加強在計算機和新媒體技術知識技能方面的學習,有的博物館通過社會資源的力量推動自身發展這種做法值得借鑒,以此達到發揮“借力效應”的作用和實現資源共享的目的,借此對用人、學習機制進行探索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