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剛
(忻州市博物館,山西 忻州 034000)
隨著國家不斷強大,博物館也越來越多,因此對于歷史文物的方便人們對歷史文物的參觀和傳承,所以要在管理和保護方面加大力度,以免因為管理制度的缺失導致歷史文化受到損害[1]。因此,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制定以一系列的法律法規為歷史文物提供一個妥善管理的保障,歷史文物的管理脫離不了政府與管理人員的相互配合,強化管理的意識,提高管理人員的文物管理水平,并且在管理的基礎上傳承中國歷史文物,確保文物能夠完好無損的繼承和發揚。
博物館內每一件歷史文物都代表著歷史的故事,然而歷史故事沒有辦法重演,人們想要追溯歷史文化就要通過歷史文物進行探究和挖掘。博物館文物的展覽是要告訴人們銘記歷史,并且傳承和發揚中國的歷史文化,每一件歷史文物都是歷史悠久的,并且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無法用金錢來衡量歷史。中國的歷史較為長遠,人們可以通過歷史文物來探索歷史文化信息以及歷史故事并且進行傳揚。因此,想要了解歷史文化故事,就要先了解博物館內珍藏的歷史文物,通過對歷史文物的研究以及鑒賞,再通過翻閱歷史文書,人們就能發現歷史的足跡,并且在了解歷史文化的過程中樹立民族信仰,感嘆國家發展的不易,珍惜今天的一切,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人們重視起歷史文物的保護和傳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從而重視博物館歷史文物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記錄了很多個王朝的歷史故事,博物館歷史文化包含了當時各個王朝中的歷史信息,專家通過對歷史文物的探究和發現,雖然沒有記錄所有王朝的故事,但是至少有25個王朝的歷信息是可以通過歷史文物來挖掘出來的。而25個歷史王朝包含了各個民族部落和小王朝,這些歷史記錄和代表一個朝代的歷史文物是被中華兒女所接受和認可的,通過歷史文化的遺留和傳承可以讓中華兒女清晰了解歷史文化和故事,所以對于文物的研究工作越來越被大眾認可和接受,通過對歷史文物的研究,可以知道文物出土的年代,還能了解那個年代發生的故事和經濟水平以及政治時事,通過了年代的故事,讓人們感覺到歷史就好像發生在眼前,感受當時的狀況,激發國人繼承傳統文化的欲望,因此歷史文物有助于人們對歷史進行研究,利于科學研究工作的開展。
歷史文物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所以要保護和管理好歷史文物,才能讓后人通過歷史文物來感受中國歷史文化的魅力和偉大。歷史文物保存完整對現代的學生也有著一定的教育作用,學生到了初中高中以后必須開始學習歷史,一方面是為了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另一方面就是讓學生了解歷史發生的事情,引起學生對民族的自豪感,并且時刻警醒學生歷史是不能被遺忘的,沒有歷史文化支撐的國家也是走不長遠的,在對學生進行歷史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展示歷史文物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歷史知識,看到歷史文物就知道是出土在哪個朝代的。同時,歷史文物的展覽,可以讓學生感觸到歷史發生的真實性,銘記歷史并且自覺傳承和發揚歷史文化,加深人們對中國優秀文化的認識,對于所有中華兒女都有著教育的作用,人們通過對歷史文物的探究和分析,對國家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愛國的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以及人們愛國主義的精神。
一個是政府和博物館管理人員沒有對管理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視,雖然對于博物館的保護和管理有一些規章制度,但是很難真正地發揮其作用,人員對于管理工作的不夠重視,首先體現在管理人員的工作態度不夠端正,認為歷史文物不需要妥善地處理和保護,究其原因,一些政府人員對歷史文物的情感淡薄以及沒有意識到歷史文物對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例如政府對于歷史文化投入資金過少,管理工作也基本上流于形式[2]。另外一個是因為政府不舍得為歷史文物的管理花費大量的資金進行妥善管理和處置,那在歷史文物所需的設備上也就做得不到位,慢慢的就導致政府人員和管理人員對管理意識越來越淡薄,甚至導致歷史文物被損壞等問題。
在對博物館歷史文物的管理上雖然有專門的管理人員進行管理,但是在管理的過程中很多管理人員因為沒有規范性的管理制度,就導致管理人員大部分是按照自己的管理方式來對文物保護和管理的,我國對于歷史文物還沒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管理人員在對文物管理的過程中沒有辦法規范自己的管理行為,也沒有完善的制度可以遵循,所以在管理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管理上的問題以及管理混亂,這種不全面的管理制度與方式影響博物館歷史文物的發展。另外一些管理人員沒有在管理上提供優質的服務,在管理的過程中也比較隨意,降低了歷史文物的管理效率。
在對博物館,管理人員比較缺失,因為大部分人員沒文物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國家沒有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文物管理的培訓上,對于管理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不高,就導致沒有專業的人員對這樣的工作進行應聘。在管理人才的缺乏,還體現在博物館是公眾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不作為一種盈利的機構,這樣的工作不僅收入低,還沒有基礎的不保障,導致博物館難以吸引人員應聘。然而博物館歷史文物管理人員水平普遍低下,這種現象更多的存在于一些小型的博物館中,更難吸引到優秀的管理人員。另外,有些人員雖然有管理的能力,對歷史文物了解的也不少,但是缺少的是對文物管理的專業知識,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但是術業有專攻,不一定適合運用在文物管理方面,在崗前沒有經過專業知識培訓,難以勝任博物館歷史文物管理和保護的工作,最后導致歷史文物損壞程度嚴重。
博物館文物的管理設備還是比較落后的,不能滿足歷史文物保護和管理中需要的環境,例如周邊的溫度、濕度以及光線的要求。然而,歷史文化的珍藏和保護對周邊環境和設備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如果很難達到相應的要求和先進的設備,就會導致歷史文物受損。
一是政府和管理人員要對文物的保護和管理引起重視,掌握文物管理的重要性,政府要下達一定的法律法規及其政策讓博物館管理人員進行遵循,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而且政府要意識到歷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具有一定的珍貴性,以此來大量投入歷史文物管理資金,以確保歷史文物能被妥善處理和管理,如果歷史文物管理需要一定的設備,管理人員還能及時購置和安排,以保證歷史文物可以被很好的保護和管理。二是規范的管理條紋可以讓管理人員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意識到重要性。所以,每個博物館都應該結合歷史文物來制定相關的管理流程,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具體處理[3]。
我國實行博物館管理的工作比較晚,就是因為如此,在管理上仍然存在著一些瑕疵和問題,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博物館在管理制度上還不夠完善,做得也不夠好[4]。對此,為了保證歷史文物能被 很好的保存,政府要及時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建立健全的博物館管理制度,并且讓管理人員實行并且把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做到精細化的管理,通過應用該舉措合理有效處理現如今文物保護管理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并且還可為開展文物保護工作提供重要依據參照。針對博物館文物的原先保護和管理要進一步完善,從而提高管理的規范性。從部分博物館的角度來講,需正確、清晰認知自己的實際情況,明確今后的發展方向,以此為基礎建立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文物管理制度,同時構建與完善文物復原和養護制度,明確與落實每個管理者的職責,基于此,一旦出現問題,便可在第一時間有效處理。
隨著中國文物的不斷出土,我國對于博物館的建設也在加大力度,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每一件歷史文物都能被妥善的安置在每個博物館中,方便人們參觀和考究每個歷史文物的價值。然而,歷史文物代表著一個朝代的歷史、政治以及經濟的發展,是不可用金錢可衡量的,要想歷史文物能被完善的傳承下去,博物館管理人員就要做好保護和管理的工作,以便于后人對于歷史文物的科學研究,對于人們還有著一定的教育作用。所以博物館管理人員在對文物的管理上要引起重視,提高文物管理的意識,首先就要在個人上下功夫,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多學習和多參加專業知識的培訓,另外在政府的帶領下要完善一系列的規章制度讓管理人員進行遵守,需要政府和管理人員的相互配合,方能妥善管理歷史文物,方便人們通過歷史文物追溯朝代的歷史,產生民族自豪感,自覺形成愛國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