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庠岐
(河北省承德縣第二小學,河北 承德 067400)
新時代下,小學各學科教學改革已經步入側重核心素養培養。小學數學教學應與時俱進,采用全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開展數學教學。小學數學以生活化模式實施教學,是教學改革的必然,也是落實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創新舉措。科學合理地開展生活化教學,對激發學習興趣和活化課堂氛圍、突破教學重難點、強化知識鞏固等皆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基于此,下面結合教學實際,從生活化視角探究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策略,與同仁共勉。
生活化教學切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了傳統小學數學以教師講述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從而實現了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最終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化教學便于學生理解內化數學知識,從小學生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降低了教學的難度。生活化教學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設身處地理解數學知識,自主探究得來的知識認知,記憶較為牢固且不易遺忘。生活化教學通過師生生活經驗的融合,助力學生理解的同時,也切實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深入鉆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情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可借助多媒體播放超市購物的視頻:一支鉛筆1.2元,視頻中的大熊買了4支鉛筆,他一共花了多少錢呢?通過觀看和思考,學生會發現元角之間的換算進率,對商品的價格也會有更深入地了解。而在學習“認識鐘表”時,可創設情景:小兔媽媽要在中午12:00給小兔子準備好午餐,但是兔媽媽不會通過鐘表看時間,同學們能幫幫它嗎?通過回答情景問題,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會更扎實,記憶也將更深刻.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情景,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的強大魅力,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實現數學綜合素養逐步有效提升。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直觀,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可引導學生深入挖掘生活化的素材,用生活化素材呈現數學問題,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例如,學習“加法和減法”時,為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減混合運算,可引導學生挖掘生活化的素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算的意義。如一輛行駛的公交車上坐著8名乘客,到第一站有2名乘客下車,3名乘客上車,到第二站有5名乘客下車,4名乘客上車,此時車上還有多少人呢?小學生通過思考會發現,上車是加法,下車是減法,通過加減混合運算,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上下車問題。這能幫助小學生進一步了解混合運算的實際意義,并發現其中的規律。通過挖掘生活化的素材,能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親切感,對于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生活化實踐能夠驗證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理論知識。小學生生活閱歷比較簡單,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實踐驗證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感知。例如,在學習“千克和克”時,小學生并沒有千克和克的概念,對于生活物品的重量也無法進行感知,這時可組織學生開展猜一猜、掂一掂、比一比、稱一稱等生活化活動,促使學生真正感知理解與重量單位有關的概念。如感知一下2袋鹽多重?斤與千克是什么關系?8個雞蛋的重量差不多是1斤,感知一下10個雞蛋多少千克?1枚1元硬幣有多重……這皆是小學生較熟悉的事物,通過自主探究,他們對克、千克、斤等會有更深入地了解,為學生估算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重量提供了支撐,通過生活化實踐體驗促進了教學有效性的事半功倍。
游戲是小學生最愿意參與,也是最容易理解接受的學習方式。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可引導學生開展生活化的游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通過游戲開展數學知識學習,切實提高學生數學能力與水平。例如,學習“認識鐘表”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認識時針、分針、秒針等鐘表部件,并幫助他們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可組織開展“老狼老狼幾點了”生活化游戲,并對游戲進行創新改進。如可要求學生帶一個簡單的鐘表到教室,并選出一名學生扮演老狼,其他學生以小羊的身份喊出口號“老狼老狼幾點了”,當老狼說出11:00后,“小羊”快速地把手中的鐘表調整到老狼所說的時間,否則就會被淘汰。在游戲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將更加集中,時間觀念也有效地增強了。
生活化作業的布置,能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能起到鞏固知識、加深印象等的作用,使得整體教學效果較為顯著。教學的過程中,布置生活化的作業,要注重作業的開放性和實踐性,以促使小學生感受到數學課程學習的樂趣,從而實現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例如,學習“認識負數”時,由于學生并未接觸過比0小的數,在學習負數這一概念時,學生雖然能掌握基本的定義,但是在實際應用時錯誤率依然較高。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從生活實際入手.如班級人數增加記為正,人數減少記為負,用正負數來表示意義相反的兩個量能使問題變得更加簡單。教師可提問:“在實際生活中還遇到過哪些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的現象或場景呢?”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他們會想到冬天的溫度是用負數表示的,而夏天的溫度是用正數表示的;也有的學生表示父母掙錢可用正數表示,而自己花錢則可用負數表示……通過生活化作業,學生對負數的認識將更加深刻和系統,這有助于他們形成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
總之,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通過科學合理地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使小學生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實踐經驗,深入地學習與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教無定法,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實際創新地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有效地開展生活化數學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思維,切實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學生今后更加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