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珂佳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機械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投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重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國家對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為實現民族復興培養會創新、敢創業的高素質一流人才,是新時代賦予高校創新創業工作的歷史使命。創新創業實踐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內容之一,貫穿于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
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創新創業的指示精神的號召,激發學生創新創業興趣,提高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基本創新創業技能,改善學校學風,增強就業競爭力。高校應以社會需求與學生多元化發展為導向,以課程和實踐教學為突破口,鼓勵學生將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融入創新創業教育中,為切實做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首先要建設一支相對穩定、高素質、專業化、職業化的指導工作隊伍,定期開展職業指導教師培訓,對職業指導教師有明確的規范和要求,保障高校創新創業工作順利開展。職業指導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以實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形成良好學風;鼓勵學生鉆研探索,營造良好創新創業氛圍,形成創新創業特色文化。
整合學校的創新創業資源,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可通過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和團委科技與創新協會,將創新創業團隊進一步統合,形成大組織小團隊既合作又競爭的新局面。也可通過科研助理團的引領示范,使更多學生想參與樂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從而帶動學校整體學風不斷向上向好。
為加強管理,高校可對創新創業工作設立專門的委員會,以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和科技協會為日常管理服務機構,以創新創業團隊和科研助理團為組織形式,廣泛覆蓋學校各年級和教研室。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推進創新創業工作管理規范化,可編寫與推動創新創業工作相關的制度文件,比如《創新創業項目管理規定》、《創新創業活動中心管理辦法》、《創新創業經費管理辦法》、《創新創業學分認定管理細則》等管理制度,這些管理制度明確規定了創新創業工作人員職責、工作流程,保證了創新創業工作的有序開展,也便于創新創業工作的日常管理,即提升了創新創業工作效率,又促進了創新團隊的健康成長。
通過科技與創新社團大量招募對創新創業感興趣的學生,給與學生一個月的考核期,將通過考核的學生組建成科研助理團,科研助理團將成為專業課教師開展科研活動的重要助手。學生與老師的選擇是雙向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關領域的老師,老師也可根據學生的想法及表現進行選擇,雙向選擇后,會為有意愿的老師配備2-3名科研助理,科研助理的配備一方面減輕了老師科研工作的壓力,另一方面學生耳濡目染提升了專業知識水平和創新能力。該制度實行后擴大了創新創業在學生中的覆蓋范圍,增加了創新創業課題來源,緊密了師生關系,也成為改善學風的重要途徑。
因學生平日里的學習生活多以宿舍班級專業為單位,因此學生自行組隊會出現專業單一、紀律性差、人員變動頻繁等問題,以致創新創業水平始終難以提高。為解決這種情況,可由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和統籌和協調各創新創業團隊需求,科技與創新協會負責各種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鼓勵各團隊跨學科交叉融合,發揮各專業優勢,集智攻關。經常舉辦經驗交流會、專題討論會、科技競賽、創新創業大賽等,讓不同團隊講解自身所運用的技術和方法,相互啟發,使解決問題的效率大幅提升,增強了學術氛圍。
目前很多高校都很重視第二課堂,可以發動專業課老師將創新創業開辟為第二課堂,推動老師帶領學生形成固定創新創業團隊,按照年級梯次化配置,使已掌握技術和開展的創業項目順利傳承,避免了原地踏步的現象。
按季度組織創新創業項目集中匯報交流,使創新創業管理人員全面掌握項目進度。對于未能按計劃進行的項目,創新創業管理人員及時與指導老師進行溝通,督促項目按計劃進行。如果項目確實已無法推進及時叫停,凍結項目資金,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重點項目加大支持力度,處于萌芽階段的項目給予啟動設備和資金。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鼓勵學生進行探索應用。
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大部分項目團隊并沒有意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及時跟蹤每個團隊的進展情況,請專業人員幫助制定知識產權策略,評判成果價值,給予建議,及時形成知識產權。創新最終是要為社會生產服務的,創新工作始終關注企業需求,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積極將成果應用到企業生產中,產生了較高的社會經濟效益。
在教育部提出的“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的人才培養背景下,高校的教育應深度結合工科學生畢業需求,以優化學風為統領,以“產出導向”為目標,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隊伍建設為重點,持續改進創新創業教育內容、豐富創新創業教育載體,讓更多學生參與其中,在價值塑造與實踐鍛造中獲得鍛煉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