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杰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昆山 215300)
近年來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移動通信等信息技術與醫療相融合,促進我國推進智慧醫院建設,提出了實現醫院智慧醫療、智慧服務和智慧管理的目標要求。智慧醫院主要分臨床業務、患者服務和醫院管理三個維度,國家主管部門相繼出臺了以電子病歷分級為基礎的智慧醫療評價標準,建立了適合國情的醫療機構智慧服務分級評估體系。智慧醫院管理層面的評價可能包括醫院質量、運營管理、科研建設、后勤運維等,相關標準也正在制定之中。
智慧醫院建設完成并不就是這個醫院已經是智慧醫院;目前醫院在智慧后勤管理中仍存在單純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忽視了從管理要效率,只是單獨的配置一些物聯網設施設備,而沒有對這些設施設備進行精細化、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甚至因為缺乏相應的規則制度建設,缺少專業的維護,導致智慧后勤形同虛設。因此,醫院智慧運維管理的水平和能力高低,直接影響著智慧醫院是否可以取得良好的發展效果。現階段我國醫院智慧管理仍在積極踴躍的開展中,各家醫院希望借此推動醫院后勤管理運用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來提高質量和效率。在此情況下以智慧醫院智慧管理的目標為出發點,智慧醫院后勤保障系統建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各家醫院面臨的社會背景、患者、人群、發展目標等的不同,在智慧醫院后勤的戰略定位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各醫院面對智慧醫院智慧管理時首先主要解決為什么建、怎么建、建什么等問題,它是醫院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病患及醫護人員等最終使用者對于智慧醫院的期待大多停留在當下表現的科技設備上,而忽視了智慧醫院最終要解決的正應該是人們的主要需求及矛盾。這樣的認知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智慧醫院建設過程中忽略一些亟待滿足的需求,從而導致體驗和滿意度不高。研究表明在醫院中不同區域,不同人群對智慧后勤保障能夠提供的需求是有差異的,而醫院資源的有限性也決定了我們在智慧后勤建設上不能完全照搬其它醫院已有系統,更不能為了凸顯高大上而不顧醫院后勤運行實際投入一些項目,導致項目竣工系統無人問津。所有涉及智慧醫院管理的軟硬件都要能做事前的評估,綜合成本效益分析、運行管理效率、實際需求滿足度以及醫院發展和社會政策的分析;明確定位需求,經過集體決策后實施。
醫院管理中會產生大量數據,伴隨智慧管理的展開,各類數據獲取途徑將會越來越標準化,流通將會更加便利,將會為管理決策提供更多深層次的依據,在智慧管理帶來便利的同時,醫院的安全和患者的隱私也面臨巨大的挑戰。醫院工作的全體后勤人員涉及正式工、合同制員工、外包等,他們所產生或了解的數據可能直接關系醫院運行安全的關鍵點或醫護人員及患者的隱私。因此,智慧醫院智慧管理要有保護隱私的意識,提高信息技術安全水平,優化智慧管理的使用。首先,從技術能力上提高信息技術的安全水平;醫院安全是醫院發展的前提,醫院后勤運行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智慧管理要能對服務終端進行統籌管理及標準化建設,通過統一管理來保證醫院大數據的有序性和規范化。其次,加強安全等級,實行入侵監測、訪問控制等;對于現場電腦或其它顯示終端可設置工號密碼、人臉識別等身份認證方式,加強系統安全。對涉及醫院決策或安全的核心數據要能加密存儲,開展訪問控制技術等對智慧管理大數據進行管理,以防止數據被盜用或篡改,提高運行數據的安全性。再次,規范運行數據的管理制度。醫院要制定智慧管理方面數據公開使用與提取的標準、數據開放的范圍,對后勤各類運維人員網絡使用資格進行審查,對其行為嚴格把關。對于因工作需要查看超范圍的數據,必須建立起有效的申請流程并進行管控。
智慧醫院,其本質在于醫院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與醫院科學化、現代化的高度融合;各醫院伴隨面積擴大時,存在人員儲備不足以掌控全部智慧后勤的設施設備的現象;特別整體搬遷的項目要考慮現有后勤人員的接受程度,及早的開始人員培訓與管理模式的思維轉變。首先,要能加強人才隊伍結構的建設。智慧醫院后勤管理涉及水、電、氣、物流、食堂、服務等各類設施設備的運行維護,注重的主要是復合型技術的應用,因此需要訓練有素的既懂設施設備又懂信息技術的人員,知道我們需要關注什么數據,如何從各種系統中獲取數據,如何建立模型分析數據,通過對信息技術的了解與掌握,有利于其將技術能力深度融合于醫院信息化決策之中。要注重醫院現有人員的思維轉變與不斷學習,特別他們對新事物認知的鴻溝要能通過不斷地學習得到改善,智慧醫院智慧管理需要團隊人員具備了解設施設備、醫院特點,懂管理,懂計算機信息系統等,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運用好我們的設施設備,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其次,當自身醫院能力不足與支撐足夠的人員來實施智慧醫院管理時,要能夠及時聯合第三方外包資源,共同建設智慧管理及運維系統。醫院通過購買服務,讓專業信息公司或團隊常駐醫院,在日常運行中專業信息人員與醫院管理者可共同從事智慧管理方面的研究與實踐,以提高智慧管理中信息模型設計的水平,提高信息技術的運行流暢度,實現了共贏。
現階段的“智慧醫院”可解釋為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感知醫院相關信息系統的數據或信息,從而為滿足醫療、服務、管理的各種需求作出智能響應。智慧后勤管理的核心是數據,以圍繞數據的采集、分析、應用來尋找數據的管理價值,探尋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和內在規律,最終讓數據提供管理決策依據、指導管理行為。醫院后勤在運營過程中通常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而這些數據信息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整合與處理,無疑達不到智慧管理的初衷。另外目前醫院管理后勤方面的數據質量不容樂觀,存在數據多樣化、缺少統一標準、集成困難;數據分散、信息孤島、共享困難等。而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實現對這些數據信息的整合與分類,并根據不同的數據類型提供針對性的服務;數據的價值在于指導行為,在管理質量如何以數據表達方面需要更多的挖掘;而數據治理,首先是將基礎數據轉換成標準數據;消除數據之間的不容性。
數據是信息的載體,信息是有背景的數據,是知識的來源,知識是呈現規律的信息,使用數據的巔峰形式是訓練機器人從大量數據中獲得智能,自動完成任務。數據必將成為當下競爭的關鍵,因此,建立從數據出發的管理體系,用數據驅動醫院智慧管理業務的運營、戰略的制定和創新的產生尤為重要。
智慧后勤需要整合在一個大的平臺上,進而以管理目標為導向,以數據為支撐開展工作,任何一個信息流都可能包含現有多個職能部門,因此現有構架體系將得到重新構建,縱向按層級和專業分工、橫向按任務和項目負責,形成縱橫結合、多邊協作。打破傳統“職能型”組織結構,建立全新“過程型”組織形態,強化醫院、社會化保障單位、區域保障中心橫向結構的聯合、融合、聚合,提高醫院后勤綜合部門統籌全局、溝通協調的能力,進一步拓展和規范橫向聯系與合作的形式和機制,促使醫院后勤以按專業編組為主向按功能編組為主的轉變。從金字塔型向扁平型轉變,實施超級鏈接、任務編組、自治性等組織形式。新的崗位需求需重新明確崗位的權限和職責,重視過程分級監管,資源協同管理;在醫院有限的資源配置下做好保障;因此,建立在智慧管理后勤系統方面的技術革新必將是基于醫院能源物聯網、建筑物聯網以及設備物聯網的醫院后勤一體化綜合運營保障體系是未來醫院后勤管理的發展方向。
總之,在醫改政策下,各醫院面臨競爭與發展的雙重挑戰,醫院智慧化建設是未來醫院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未來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智慧管理后勤系統建設應充分了解醫院不同群體的需求,合理定位,建章立制提升數據安全,并以保障系統全壽命周期運維為導向進行;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加強外包單位的合作,不斷構建學習型組織,深化數據的收集與分析運用,建立起對于智慧醫院的全面認識,優化改善現有職能結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智慧管理的價值,提升醫院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