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富 柴家陽
(江南大學,江蘇 無錫 214000)
文化創意產業近幾年在國家的地方的支持和鼓勵下得到迅速的發展,如今許多的文創產業成為國家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支柱。同時,旅游行業的發展也為文創行業創造了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
文創紙品行業屬于創意產業的分支,目前國內外紙行業發展主要以創意紙品本冊為主,其領先品牌是MUJI、3M和晨光、得力等。國內首先是大牌文具企業逐漸開始重視紙品系列的開發和生產,但沒有得到非常大的反響。近幾年,國內的敬人紙語等這些專門利用紙材進行開發的創意紙鋪品牌如雨后春筍冒出,文創紙品行業也開始競爭。
名創優品和網易嚴選等國內品牌走入市場。值得一提的是,二者由于與MUJI定位相似度過高,且價格卻遠低于同類國外品牌,被稱為“平價版無印良品”。例如,在名創優品3.5元能買到的牙刷,在無印良品需花費至少8元。此類品牌盡管以價格優勢勝出,但作為“文化創意品牌”不免呆板。
古法造紙的現狀是大眾普及程度低,缺乏創新。因這個地區相對偏遠,加上民風淳樸,多以家庭作坊為主,所以生產產品受眾范圍小且相對單一,缺乏產品的創新性和包裝的藝術性[1]。需專業設計人員來提升產品品質,幫助傳統工藝的發展,擴大傳統工藝的知名度。幫助打造特有的傳統文化品牌,幫助手工藝在當代社會經濟背景下的更新換代,既有利于給當地的人民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又能提高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現今中國傳統工藝品行業呈現個人生產、規模小,生產周期長的特征,全手工制作的模式現在已經嚴重阻礙傳統工藝品的銷售與發展。中國傳統工藝品者大多數以家庭為單位生產,同現代社會嚴重脫節。
2017年的夏天,江南大學社會實踐團來到被譽為“中國國紙之鄉”的貴州省丹寨縣,在這里體驗了古老的石橋造紙制作。一年后,伴隨著紙文創作品市場的發展,加上對傳統文化的喜愛,我們決定將這一古老文化發展下去,于是建立了“迭·紙”這個紙文創作品品牌。“迭·紙”品牌以貴州丹寨石橋古法造紙技術為核心,挖掘地方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現代生活方式,將傳統紙藝迭代,創作文創產品。
迭紙脫胎于古法造紙,在古法造紙的基礎上形成了趣、迭、質、輕、自然五個核心要素。趣是指產品的設計能夠和消費者產生交互,局限于平面的紙張;迭意味著迭紙在古法造紙的基礎上再創新,主要在紙的展現形式多樣化;質代表迭紙重視產品質量的基本特質;輕代表著迭紙這一產品的基調,不同于古法造紙厚重的歷史感,迭紙輕盈代表著新生代的活力;自然表示迭紙使用天然的原材料,營造自然的氛圍。
隨著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文化自信理念的進一步加深,當代社會各種產業利潤主要靠領先的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來實現,而文化產業正是自主創造和技術含量高的一個門類。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場因素的作用,文化產業的資本盈利率比較高,文化產業方面投資熱將會長期存在。特別是伴隨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品質的提高,與傳統工藝融合且有現代特征的文創產品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從消費角度看,文化產業是與日俱增的消費熱點,像如今的漢服熱、旗袍熱等,產生了一系列與之相關聯的行業的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藝品出口國和消費國,特別是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為工藝品的消費提供了經濟基礎。另一方面,00、90后成為工藝品消費的主力軍,年輕化產品的消費也因此大大提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日常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生活用品、學習用品、藝術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工藝及綠色環保的要求越來越明顯,對具有個性化、創造性和新穎獨特性的工藝品越來越關注[2]。
因此,迭·紙旨在創造國內新潮的文化創意品牌,利用傳統手工藝加創新性產品設計,市場前途廣大,符合當代人們對創新性、個性化產品的需求。就紙產品制造業來說,紙是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需求量廣闊,用途廣大。同時,從日常生活出發,傳統造紙工藝加創新型產品能以最經濟和便捷的方式,拉近人們的情感,促進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作為市場上一個全新的具有創意的行業,有較理想的市場前景。
創建APP與網站,以紙藝為主題而展開,改變用戶對紙類產品的傳統印象。注冊登錄后,迭·紙將根據用戶需要提醒用戶進行閱讀、科普傳統節日與傳統文化知識,并不定期向用戶講解以紙為觸點的趣味知識、歷史回顧以及創意紙藝作品的設計理念,培養深度用戶。
品牌同時接入淘寶、京東等大型網購平臺,用戶除瀏覽APP或網站深度體驗,也可通過直接的購物了解本品牌產品。針對有額外需求的用戶,迭·紙還將不定期提供線下體驗活動,通過自主紙藝創作、參與古法造紙等方式來增加用戶黏性,豐富用戶的真實體驗;每月推出紙藝作品,不斷豐富內容生態,提高紙藝的設計附加值,并結合營銷活動,帶動紙藝消費。用戶在合作商家或迭·紙官方購買相關紙藝產品時,可增選禮品卡片。用戶在APP或網站注冊后,會員卡片將自動生成與具體用戶相對應的祝福與留言。
由于古法造紙工藝可修復文獻古籍的特性,品牌將聯合當地工廠與博物館展開合作,由我方提供文物古籍的修復用紙;博物館開放權限,設計師以文物為素材進行設計創作,通過視頻、圖文、產品等創作形式,多渠道宣揚文物之美。而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吸引的用戶相應增長,博物館人流量增加,迭·紙也將滲透到更多用戶的日常生活中。
在現階段,“迭·紙”主打的產品有“迷你紙臺燈”和“多功能香薰保濕器”。“迷你紙臺燈”系列一為例;采用特殊的鏈接方式,用戶可以隨意更換古法造紙畫卷,在燈光的作用下呈現不同的背景畫面。“迷你紙臺燈”既解決了基本的照明功能,也可以作為裝飾使用。
1)傳統工藝品是一種實用藝術,又是一種經濟形態,它既具有藝術性,又具有很強的經濟性。從價值結構和意義上來分析,傳統工藝品的價值具有實用價值、審美價值、經濟價值和保值價值。據了解,迭·紙的制造產地位于云貴高原的丹寨縣,獨特的地理氣候使造紙的原材料竹、構造紙,構樹等資源更加豐富,生產成本低。
2)迭·紙打造特有的文化品牌,具有獨創性。文創產業品牌領域缺乏領頭企業,雖然市場上紙工藝品很多,但大多都是工業用紙,與傳統紙藝文化相關的產品寥寥無幾。隨著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和加強,迭·紙文創產品將得到極大的發展空間。
3)線上通過新媒體宣傳,主要用于商品宣傳和出售,并且宣揚非遺造紙文化;線下以多種手段,更直觀地展示古法造紙的過程,增加傳統工藝的趣味性。
1)難以迎合消費者的審美需求。迭·紙品牌初創,經驗不足,在當代消費者的眼里,個性化的風格和標新立異的意識無疑是備受青睞的,年輕消費者的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有較強的接受能力。
2)傳統手工藝品受材料限制大,制作周期長縱觀當今市場中能夠完成產業化和市場化的產品,材料一般常見且來源廣泛,這也符合了流水線作業的標準,而丹寨傳統紙藝產業品種的紙漿原料,對材料的要求都比較高,易受天氣、溫度等非人為因素的影響,難以有效地完成產業化生產,需要進行產業化轉型與升級。
3)手工藝人產能有限,要讓傳統手紙業產業化、專業化與規模化升級,仍需要一定時間。古法造紙工序繁瑣,人力制作費時費力,標準不確定,僅僅靠手工藝人自己把握。且目前丹寨傳統紙業多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導致小型工作坊多且分散。且從整個國內手工藝市場看出,當前傳統手工藝品的市場需求量還沒有達到產業化批量生產的必。
1)國家政策的支持。自改革開放以來,民間對保護發揚傳統手工藝的呼聲就從未停止。且農村扶貧發展是目前農村發展的主要任務,家庭傳統手工業作為特色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能將市場和農民聯結起來,手工藝人積極性高。
2)互聯網訂制的興起,打開了銷售渠道,讓市場廣闊,傳統手工藝人能更加直接與便捷與消費者溝通,更加了解顧客的消費心理,讓手工藝產品個性化定制成為可能。對于消費者來說,比起傳統訂制,互聯網能讓顧客更快速地找到商家,并幫助商家完成初期的口碑宣傳。
3)跨界合作的興起。跨界合作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行業的不同形式的合作,以達到產品的創新化來提競爭力,這里重點探討時尚業與傳統手工藝的跨界合作。跨界合作的興起為傳統手工藝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給迭·紙帶了改革創新的機會。
4)人民素質的提升,對文化產業需求增加,文化創意產業興起。新型消費者是現在社會主要的用戶,其群體大,需求高。過去二十年間,全球學前教育入學率由33%上升至50%以上,同期中學入學率由72%上升至82%。人口數量的增長以及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共同推動教育行業的發展,從而構成文化手工藝產品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1)競爭對手的崛起。眾所周知,在后工業化時代,人類即將邁入更高層次的科技時代,新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內外大型綜合企業的擴大,對傳統手工藝品的沖擊無疑是空前的。
2)快速變化的審美觀。而隨著消費理念的逐漸升體。毫無疑問,傳統文化有著得天獨厚的底蘊,但也缺少了應變社會審美的靈活性,要對抗當今社會快速變化的潮流,是迭·紙面臨的挑戰。
在目前紙文創品牌功能單一、古板、無創新的情況下,將傳統文化迭代在年輕化的產品上,解決了長期以來的產品疲勞的問題。加上符合年輕化的消費特點,能在紙文創市場上占據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