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靈凌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重慶 401331)
德育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主心骨。隨著高中普及和高校擴招,中職生源逐漸萎縮,生源質量下降,導致中職院校辦學壓力陡增,德育實施及管理難度加大,烹飪專業等傳統服務業專業表現尤為明顯。
1)教育對象個體復雜,教育難度偏大。學生多為初中分流生,成績和行為習慣較差;班級性別比例失調,男生較多,性格沖動好斗;實訓刀具使用頻繁,風險性較高。
2)德育實施者表率示范作用不明顯,實施不規范。個別年輕老師儀容儀表欠妥(濃妝染發、社會發型、佩戴佛珠等),少數行業教師語言不文明,行為不合宜(偶爾說粗話、校園內抽煙),教育過程不恰當(說重話、動作粗魯等)。
3)全員育人意識普及不夠。專職教師未有效參與,教書育人較為生硬,教學期間出現問題常常推給班主任;非團學行政后勤人員未充分參與,服務育人意識不強,課余時間學生問題通常推給學生處。德育成為班主任、學生科人員和分管領導等少數人、特定人的工作。
4)育人過程脫節分散,未形成有機整體。班主任對本班的管,非本班的不管;教師上課管,下課不管;值班人員上班期間管,下班不管;招生老師進校之前管,進校之后不管;其他人員在校內時管,出校門就不管。德育“雙面人”現象存在。
5)教育形式單一,方法簡單,教育效果不明顯。雖然制定有實施方案,但各類活動安排不系統,內容也較分散和雷同,時代性和思想性不強,教育方法單一。
1)實施“扣衣式”德育——實現全員多維管理。烹飪專業學生不穿實訓服,穿上后不喜歡扣扣子,有的不注重衣服整潔度。實施全員多維管理,就是各崗位員工結合自身角度和特性,對學生進行多維度教育引導。學生處可以從規范管理、提升精氣神方面作教育;任課教師可以從行業及實訓要求、食品安全方面作規范;班主任可以從個人衛生健康、服務學校管理等方面作引導。通過多層次教育,達到全員參與、多維切入,多管齊下、高質高效的效果。
2)實施“問候式”德育——創建和諧德育關系。問候是指師生之間相互的問好、寒暄和聊天交流等活動。教職工應主動與學生問候式交流,通過這種問候和交流,了解學生狀態、獲取相關信息,發現異樣苗頭,從而提前做好德育鋪墊或其他應急事件預防;此外,師生之間頻繁的良性交流,也可以建立和諧德育關系,營造愉悅的教育氛圍。
3)實施“表率式”德育——樹立全員德育榜樣。德育過程不僅有常規的操作形式,教職工本身也是德育工作的一面旗幟,其自身表率和示范也能起到潤物細無聲和潛移默化的作用。宿管老師可以做生活方面的表率(寢室整潔、內務規范);烹飪教師可以做學習和實訓方面的表率(服飾規范、治學嚴謹、操作專業);班主任可以做儀容儀表和行為規范方面的表率(著裝得體、發型標準、語言文明、不吸煙酗酒)。不合身份的裝扮、不恰當的言行都會給學生留下不好的印象,造成管理上的被動;一個健康良好、正面積極、為人師表的形象則會給學生在德育過程中樹立鮮活的榜樣,也讓德育過程有了較強的正氣和底氣。
1)打好德育工作“四支針”。入校時,班主任作德育管理初步要求,布置德育任務,強調言行規則,打好德育工作“預防針”;軍訓時,學生處開展校紀校規和法制紀律教育,邀請法律人士、片區民警進校講授案例,明晰法理,樹立紀律意識和法制意識,打好德育工作“免疫針”;開學后,教務處和團委開展職業人生規劃活動和各種德育主題活動,邀請行業大師、世賽選手、杰出校友到校講座,樹立正確的職業教育觀和遠大學習目標,掌握正確學習方法等,激勵學生立德礪技,刻苦學習,打好德育工作“強心針”;學生違紀或出現問題時,學生處、心理咨詢中心通過批評教育、給予處分或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改正錯誤,走出心理誤區,打好德育工作的“救 治針”。
2)抓好德育過程的“三個全”。即:全程參與,全程教育、全程反饋。以學生在廁所抽煙為例,有的老師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還故意“回避”,也未告知相關部門和老師,全程未參與未反饋;有的老師會當面制止和批評教育,隨后就放學生離開,教育過程部分參與且未反饋;還有的老師,制止和批評教育后,會清查學生剩下的煙及來源渠道,同時記下名字,并告知班主任,對其進行后續跟蹤教育,甚至再次遇見該生,會進一步詢問其相關情況,進行延伸教育等,全程參與且進行反饋。只有把德育過程貫穿始終,德育內容全面覆蓋,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他也要管、你也要管;事前要管,事后也要管,在這兒要管、在那兒更要管,反復抓、抓反復,德育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1)注重觀念滲透,抓好是非教育。主要是落實抓好校紀校規學習和執行,教會學生辨別是非,明白道理,知曉對錯。學校規章制度所倡導的,都是健康積極的,學生就要遵從執行;所禁止的,都是錯誤消極的,學生就要避免違反。學生短期無法理解,甚至無法做到,就要通過“是非教育”做好思想疏導工作。例如吸煙,有的學生在校能做到不違反,但在家就無法做到,甚至有的家長都默許。那老師就應該義正言辭地告訴學生和家長關于禁止青少年吸煙的相關規定,并從健康角度和經濟角度對他們進行教育,強調不吸煙是為自己健康著想,而不是為了老師和學校,督促其做到在校在家一個樣。
2)注重家庭滲透,抓好親情教育。中職校學生家庭情況較為復雜,單親家庭,留守家庭居多,家長要么是溺愛過度,要么是放任不管,親情淡化現象嚴重。班主任應該讓學生明確親情理念,用學生的成長、自身的體會,教會學生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教會他們學會感恩;同時加強親情溝通,創造機會,建立親情電話,每周固定1天晚自習時間,讓學生與父母電話交流,匯報學習生活情況,了解家中和父母近況等;教育學生節假日給親人發送短信祝福語或寒暑假放假回家,提醒學生為他們購買小禮物等;當學生需要幫助或出現問題時,班主任應與父母聯系,要求他們參與孩子的開導和教育。
3)注重活動滲透,抓好自信教育。中職校從生源上就有很大的劣勢,因為成績不好,很多學生有棄學、厭學情緒,導致破罐破摔,不自信,甚至走路都不敢抬頭。為了讓學生變得自信,學校就要開展各類活動。給學生找事做,他就不會搞事做;給學生搭臺,他就不會另起灶臺;給學生設定目標,他就不會破壞你的目標。所以,英語講得好,歌唱得好聽,街舞跳得不錯,只要有一技之長,學校提供平臺讓學生發揮他的特點,讓他展示自我,讓學生變得自信,同時也使德育效果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