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莉莉
摘 要:中國畫是中國傳統美術中最為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中國畫的色彩運用相當合理,作品中對于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內容的展現與傳承也非常深刻到位。在中國畫不斷創新發展過程中,人物題材的畫作最為亮眼,不同時代的眾多大家對于人物題材創作中色彩運用都擁有自己獨到的見地。文章中以近代繪畫史上具有較高造詣的藝術家——林風眠為例,分析他在中國水墨畫人物題材作品創作中對于色彩的巧妙運用。
關鍵詞:色彩運用;人物題材創作;中國水墨畫;情感表達
中國畫在創作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對色彩的廣泛運用,隨著時代的發展更迭,色彩種類的愈發豐富,眾多不同時代的美術繪畫藝術家也分別用自身的作品詮釋了對于色彩的理解,體現了色彩在繪畫創作中的重要性。簡而言之,用色彩點綴畫作,突出畫作創作的獨有藝術境界是藝術家們的英雄所見略同之處。
一、中國傳統水墨人物畫中的色彩運用概述
水墨畫屬于中國傳統繪畫,在色彩繪畫創作領域的藝術貢獻頗大,在傳達心靈信息與情感語言方面表現突出。在我國唐代,金碧輝煌的壁畫在皇宮中處處可見,多運用工筆重彩的形式描繪,色彩用量相對較大,但這并沒有掩蓋中國傳統水墨畫以筆墨為主的本質特色,許多藝術家用墨水調色,追求人物畫的色彩變化。而到了晚唐時期,水墨渲染逐漸占據了畫壇主流,這種形式將墨水調成濃淡變化的色彩,能夠使畫作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如此的藝術表現形式是符合當時時代藝術背景與畫家心理的。在受到傳統中國畫藝術理論的影響以后,中國傳統水墨畫在線條墨色表現方面更為突出,呈現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效果。在這一時期,也有許多評論家斥責色彩在中國畫中的作用,甚至打壓那些大膽用色的藝術家,大力推崇水墨至上的創作原則。而從中國水墨畫的色彩運用來看,色彩的色相變化較大,主要采用藍綠調與棕色調,明度和純度普遍偏低,整體的藝術風格淡雅清幽、柔美舒適,意境清幽婉約,給人帶來一種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的感覺[1]。
二、中國傳統水墨人物畫中的色彩運用要點
在中國,傳統中國畫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林風眠,他是中國傳統水墨畫的代表,主要創作人物畫。林風眠是經歷過歐洲現代主義藝術的熏陶洗禮的,但是他并沒有純粹受到某一流派的影響或者跟風哪一流派,而是在經過深入學習研究與獨立思考后,形成了自己的中西方藝術觀念和自己的藝術語言。當然,實際上他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德國藝術思潮影響,在了解現代主義藝術繪畫風格過程中,運用自身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對人物畫中的線條、色彩進行了描繪,感受、體會了藝術所帶來的巨大魅力。總的來講,林風眠沒有尋求前人的繪畫方式,他觀察仔細,對于自然物象認識深刻,在色彩、光線方面追求“和而不同”“仿而不肖”,全面探索和開創了符合時代藝術要求、融貫中西藝術的先河之路[2]。
(一)全墨法的色彩運用要點
林風眠的中國水墨畫作品中有一類為完全水墨風格,不帶有任何色彩表現形式。比如說他在作品《漁州晚泊》中,極力發揮了墨黑的效果,更以淡灰色作為襯托,使得畫面的黑白對比非常強烈。從整體看來,其畫面中透露出的悲涼和哀愁的氛圍十分突出,呈現一種孤獨且寂寥的意境。《漁州晚泊》整部作品的處理特別強調環境氛圍與個性化調配,整個畫面低沉的色調,與它所營造的沉悶壓抑的感覺非常貼合。
(二)以墨托色法的色彩運用要點
林風眠在采用以墨托色法創作作品過程中主要運用到了大片墨色,烘托了獨特的色調和意境。例如在《荷塘》《秋林》中,他希望采用以水墨渲染營造寂寥、燦爛、恬淡、幽深且夢幻的情調,抒發自我心靈的情感。在這種自我感知下表現出的用色關系、設色形式都為其水墨畫作品營造了更為良好的藝術氛圍[3]。
(三)墨色融合法的色彩運用要點
墨色融合法在色彩運用方面注重色墨結合,這是林風眠水墨畫作品中一種獨特的色彩運用表現。實際上,他沒有摒棄傳統的中國畫用墨方法,而是在水墨結合基礎之上增加了色彩調和,結合畫面形式與題材在墨色色彩比重方面尋求多種變化。在墨上壓色或色中加墨托色過程中,墨色融合法既能夠保持水墨的韻律感,又能夠使得畫面夾雜彩色交融的光亮感,從而在特殊的意境美感中凸顯中西交融的特色韻味,比如說在他的作品《蘆雁》《鷺》等中都運用了水墨與色彩相融的方式來呈現。這種中西方美術理念的結合,特別是不同色彩色調的融合,能夠讓人感受到中國水墨繪畫藝術中那種獨有的寧靜與舒適氛圍[4]。
(四)全色法的色彩運用要點
林風眠在全色法的色彩運用方面非常大膽,運用的色彩濃重艷麗。這類作品的設色明確,融合了中西方繪畫色彩中的不同現形式,不但擁有西方印象色彩中的冷暖虛實轉變,也有中國傳統民間色彩中的純色效果。例如在《繡球花》這一作品中,林風眠就采用了十余種花來圍成一團花簇,其堆疊的豐富顏色構成了色輪。高濃度、強對比的色彩形式強烈地沖擊了欣賞者的視覺眼球,也極力地突出了作者林風眠對于題材的直觀感受,再次凸顯了林風眠中西融合的畫風特征[5]。
林風眠不同時期繪畫作品的色彩表現是不同的,他讓人們通過不同形式了解到了色彩的表現價值,他的作品在色彩處理、水墨表現與色墨結合處理方面都恰到好處。客觀來講,他的水墨技法的造詣頗深,色彩與水墨融合的運用也非常到位,能夠將作者林風眠所希望表達出的意境完全表達出來,因此其畫面為鑒賞者所帶來的情感體驗是非常深刻的。在明確了自身的繪畫語言特色之后,林風眠希望提升自身水墨畫基本技法能力,使作品更具視覺美感,能夠讓觀賞者真正感受到他的情感價值,為人們呈現更加優秀的中國水墨畫作品。作者林風眠通過色彩表達了更深層次的水墨畫魅力,利用畫面為觀賞者展現了自己的內心世界[6]。
三、中國傳統水墨人物畫中的色彩運用在
當代水墨人物畫的價值表達
無論是林風眠還是其他美術藝術家,他們都在傳統水墨人物畫中合理運用色彩,以表達人物的豐富情感,這表明色彩運用在當代水墨人物畫中具有獨特的價值,下文將簡要地對其進行介紹:
(一)色彩對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情感表達的價值
無論是在中國傳統水墨畫中或是在現代繪畫中,色彩的作用都是十分突出的,它已經成為了繪畫藝術語言的重要表現形式。在表現主觀心靈情感的繪畫過程中,其色彩視覺必然會對人的內心世界產生一定影響。例如,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下,水墨畫的色彩運用形式也是藝術家表達情感的重要載體,藝術家的內心感受直接支配了其色彩語言的表達,同時色彩也能感受到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的情緒變化,具有獨特的面貌,甚至色彩的韻味會影響欣賞者的審美心理。所以說,優秀作品本身是具備情感價值與色彩價值的,它們都讓中國水墨人物畫情感表達更有沖擊力與生命力。
(二)色彩對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視覺審美的價值
色彩對于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的視覺審美價值非常之高。在繪畫作品中,優秀的色彩令人賞心悅目,能夠實現藝術家與欣賞者之間的內心世界與視覺情感的溝通。在當代水墨畫形式下,色彩成為了中國傳統水墨人物畫中重要的表達語言,其本身的獨立審美價值也有所提升,成為了藝術家最為主觀的情感符號,代表了藝術家的精神世界。在影響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審美方面,色彩所表現的情感與視覺審美內涵是非常豐富且深刻的,在延伸畫家思想的層面上表現出了極大的創造性。對于色彩語言形式的運用與創新引領了時代發展,為當代水墨人物畫發展創造了利好條件[7]。
(三)色彩對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實踐應用的價值
色彩對于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的實踐應用也體現出了一定的價值內涵。在傳統中國繪畫理念中,它的審美要求非常之高,傳統的中國繪畫理論下以單墨色作為主導的單一原則可能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的審美心理與視覺享受。可以通過探索色彩語言,從而使色彩更好地服務于當代水墨人物畫創作,為水墨畫人物角色帶來更富于美感的內涵和內容[8]。
四、結語
傳統中國水墨人物畫在創作中特別注重色彩運用表現,它不僅僅是一種物象層面的光色體現,也是藝術家心理感受與內心情感的折射。本文中重點探討了色彩語言在中國畫中的運用,希望色彩能夠以它的獨特豐富性,為中國畫增添視覺美感與韻味。
參考文獻:
[1]項國濤.中國畫的色彩運用[J].美與時代(中),2020(4):14-15.
[2]董若淇.淺談中國畫色彩中的情感表達[J].文淵(高中版),2020(1):39.
[3]李悅.中國畫色彩的運用及特色[J].西部皮革,2019(11):78.
[4]趙文博.中國畫人物題材創作中色彩的應用分析[J].魅力中國,2019(39):293.
[5]張令偉.中國畫人物題材創作中色彩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11):10-11.
[6]伍紅林.試論傳統中國畫人物創作中色彩的應用技巧[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8(1):169.
[7]毛苑琦.中國畫的色彩之美相關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44):271.
[8]周峰.意象與五色:中國畫色彩的美學意蘊探究[J].藝術科技,2017(12):248.
作者單位:
延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