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黎紅
【摘要】在初中的學習階段,語文這門課程是初中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老師在語文課堂上,優(yōu)化語文教學方式和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還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去學習語文知識。此外,在初中階段,語文作為中考的一個重要學科,老師在語文教學中不斷的優(yōu)化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因此,本文意在探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的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初中語文? 教學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5-0090-02
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不斷地去改變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老師需要去斟酌,依照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發(fā)展特點,給學生提供最優(yōu)的教學方法。語文學科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在整個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抓住語文學科的特點。可以將充沛的文化內容通過豐富的形式給學生傳達出去,也讓學生感受到新鮮的課堂體驗,讓整節(jié)課堂效率可以得以有效提高。
1.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身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在長期開展語文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能夠積累很多寶貴的教學實戰(zhàn)經驗,但同時也會發(fā)現(xiàn),教學環(huán)節(jié)里存在的種種問題,比如在大部分的初中語文課堂上,大部分語文老師在語文課堂上講課的時候,都是按照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去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比如,對書本上的知識照搬照抄、板書講解等,導致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缺乏其積極性。再比如大部分老師在語文課堂上講課的時候,都是自己在語文課堂上進行知識的講解,給學生去展現(xiàn)和表達的機會非常的少,導致學生不能更好地去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老師也不能更好地去了解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此外,在大部分語文課堂上,由于老師講課的枯燥無味,導致語文課堂氛圍不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也會隨之而降低。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就是要求教師轉變個人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盡量營造更加有趣的語文課堂,讓學生愿意學習語文,敢于在語文課堂上表現(xiàn)自我。
2.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
2.1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知識講解
在初中語文課堂的學習中,多媒體已成為語文知識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知識的教學,可以更好地去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初中語文《植樹的牧羊人》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老師在課余時間制作課件的時候,老師可以在網絡上下載一些和《植樹的牧羊人》有關的視頻和圖片。老師需要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去預習一下這篇文章,了解一下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和大概內容。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按照隨機抽簽的方式去抽取3名學生來分享一下自己在課余時間預習的內容,比如,分享文章的主題思想和文章的大概內容。學生分享完之后,老師需要打開班級的多媒體去播放提前下載的視頻和圖片,通過播放視頻可以更好地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視頻播放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jù)視頻內容去思考一下這段視頻給自己帶來的感受。視頻播放完之后,老師可以在按學號的方式去抽取學生去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然后老師可以在通過運用多媒體去播放這篇文章的音頻,學生需要跟著音頻一起去有感情地朗讀。通過運用多媒體去進行語文課堂的教學,可以更好地去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更好地去活躍學生的邏輯思維,讓學生在思考問題并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去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通過運用多媒體,還可以更好地去豐富語文課堂內容,提高語文課堂的學習質量。
2.2小組合作與探究
在初中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小組合作是一種重要的語文講課方式。通過小組合作去學習和探究語文知識,可以更好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需要在上課之前把全班同學按照語文學習能力的高低進行分組。在分組的過程中,每一個小組都需要有語文學習能力好的和語文學習能力不好的學生。老師分完小組之后,每一個小組同學去探討一下誰來當小組長這個問題。每一個小組選出小組長之后,將本小組的小組長的名字上交給老師。然后老師需要讓小組長去組織本小組的學生在課余時間去預習這篇文章,將本篇文章的寫作手法一一標注出來,并總結一下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小組長需要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小組長可以將文章的段落進行任務的分配,讓每一個同學都去根據(jù)文章內容進行手法的分析,所有同學都完成之后,小組長進行知識的總結,并寫到一張紙上。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隨機抽取小組的同學去分享本小組在課余時間預習知識的分享,然后其他小組進行補充與糾正。通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可以更好地去讓學生自主組織語文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去發(fā)揮每一個小組成員的主動性。
2.3創(chuàng)設情景
在語文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式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語文課堂上根據(jù)一些文章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可以更好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貫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初中語文《春》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需要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去預習一下這篇文章。在上課的時候,老師需要對這篇文章進行課程的導入,讓學生先對這篇文章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更好地去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老師需要對這篇文章的段落內容進行詳細講解。比如,在講第三段落“桃樹、杏樹、梨樹”這個段落的時候,老師可以隨機抽取一個學生去有感情地閱讀一下。學生讀完之后,老師可以再按照隨機抽簽的方式去抽取一名同學回答一下這段文字運用了什么手法,學生回答完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這段文章的手法去進行仿寫,老師可以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去思考并組織語言,然后老師可以按照學號的方式抽取學生去分享自己的寫作內容。根據(jù)這段文章的內容,老師可以讓學生去思考一下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老師可以讓學生去思考幾分鐘,然后老師可以播放一段視頻讓學生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氣息。通過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可以更好地去發(fā)散學生的思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更好地去貫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2.4立足于實踐
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語文書本上的知識與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的越來越密切,通過讓學生去根據(jù)語文知識進行生活上的探索,可以更好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初中語文《一棵小桃樹》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去校園里或者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中,去探索一下我們生活中的桃樹的外貌并用本子記下來。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隨機抽取學生去分享一下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桃樹的外貌和一些特性,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需要把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都要表達出來。這樣的實踐活動和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不同,能夠快速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保證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通過讓學生去根據(jù)我們的實際生活進行探索與發(fā)現(xiàn),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激發(fā)他們的探究精神和實踐經驗。
2.5注重課后復習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課堂上學習到的語文知識固然寶貴,但只是非常有限的一部分,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聽完教師的講解并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根據(jù)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一段時間不復習,學生就會將已經學過的知識拋到腦后,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開展語文教學工作時,必須關注常規(guī)的語文復習環(huán)節(jié)。比如平時講解完一節(jié)新課之后,教室可以留出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容,當天布置作業(yè)時,不要執(zhí)著于布置太多的書面作業(yè),而是要以上學生學會為目標,引導學生認真回顧當天的所學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處理一些綜合性較強的題目,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吸收語文知識點。另外,多閱讀多思考,多總結回顧也是進行課后語文復習的一條有效路徑。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教師講解的課程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搭建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框架,真正培養(yǎng)語文能力,靠的是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感悟。比如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教師可以綜合已經學過的文章,讓學生分析陌生文章和熟悉文章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抓住一切機會總結復盤,長期堅持,一定可以看到效果。
3.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優(yōu)化的意義
3.1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在語文課堂上,老師通過運用多媒體、小組合作等一些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去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更好地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3.2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在語文課堂上,老師通過一些創(chuàng)設情境并設計一些問題,去對學生進行提問,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去思考一些問題,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3.3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在語文課堂上,老師讓學生去進行生活中的實踐與探究,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答問題,從而更好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4.結束語
學生的思想和學習方式都會在逐步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中得到改變,那么老師的教學內容形式與途徑也需要根據(jù)學生的改變而創(chuàng)新。課程方式的優(yōu)化也在逐漸履行新課改的標準,不斷地推動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變得更高,逐漸地推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更高漲。
參考文獻:
[1]陳興瑞.新課改下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7(87)
[2]周月嬋.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轉變”與“優(yōu)化”教學[J].科普童話,20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