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俊莉
【摘要】幼兒園最常見的活動形式是游戲,因為游戲符合當前學前兒童的階段性特征,游戲是組織幼兒園教學活動最有效、最提倡的一種活動形式。而手指游戲作為幼兒園游戲中最簡單方便的形式之一,引起了了越來越多的學前教育者的關注和興趣,開始探究手指游戲在幼兒園活動中的現狀和應用價值,使得更好地促進學前兒童在幼兒園活動的合理性、有效性。
【關鍵詞】手指游戲? 幼兒? 教學?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1-0125-02
近年來,手指游戲在幼兒園的應用逐漸開始普及和興旺起來,從小班到大班的各個活動環節中,都有手指游戲的參與。手指游戲是最為簡單、有趣,實施方便的游戲形式,通過手指游戲來增強手指之間的靈動性,以及指間的力量,使得手指粗大動作向手指精細動作轉化,同時鍛煉了多個感官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協調能力,是一種實踐中的創新。
一、幼兒園教師應提高專業知識,促進手指游戲發展
(一)提高理論水平,做好準備工作
首先,幼兒園教師應該反思自己專業知識的理論貯備和活動前的準備工作。比如小班“奇妙的手影”中教師應如何將游戲與藝術的課程設計更加和諧,活動目標如下的設置是否合理:嘗試用自己的小手變出各種各樣的圖案,根據手影聯系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在游戲過程中感受手影的樂趣。教師根據游戲設計目標開展活動,是對幼兒的整體身心情況的把握和負責,是游戲準備充分的體現。其次,幼兒園教師要加強理論方面的學習,用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指導自己進行活動的設計,多研究其他教師成功的案例,多交流,互相觀摩彼此成功的活動設計。并在活動結束后,對自己的手指游戲課程計劃及時進行調整[1]。
(二)豐富活動素材,重視內容創新
教師可以從幼兒園規定的教材中選擇優秀的作品,還可以借助實踐中的需要,滿足幼兒現有階段的困惑和認知來開展手指游戲,讓幼兒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成為其手指游戲創作的源泉。如手指游戲《小螞蟻避雨》中可以讓幼兒清楚明了地知道發生了什么,遇見了誰,它們都是如何避雨的,最后小螞蟻選擇了什么東西來避雨,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創編,問幼兒小螞蟻還會遇見哪個小動物,它們可以怎樣避雨,然后編成兒歌,豐富手指游戲素材。同時教師可以將歌謠與繪畫相結合,讓幼兒將自己腦海里的小螞蟻形象畫出來或者鼓勵幼兒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出整個故事的情節,使素材更加豐富多彩[2]。
(三)遵循幼兒年齡特征,發揮主觀能動性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他們是處于思維的過渡時期,他們的思維、動作、行為緊密聯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行為還沒有區分開來,更適于在玩的過程接受知識,感知世界,并且喜歡模仿。所以,教師選擇的內容材料時,要了解幼兒,以幼兒的發展程度和知識貯備情況為基礎。如在指印游戲“好看的仙人掌”準備階段,教師應在提供的數量上,類型的豐富程度上下工夫,如游戲道具,仙人掌的圖片、視頻等,用這些材料輔助,并且提供實物進行觀察,暗示幼兒通過觀察仙人掌并和提供圖片進行發揮,鼓勵幼兒邊觀察邊創作[3]。而大班的幼兒對事物喜歡窮根究底,求知欲高,教師在手指游戲教學活動中,通過創設情景,幫助幼兒發展抽象思維,學會掌握和運用已有的游戲感悟。
二、幼兒園促進手指游戲資源開發,孕育本園特色
(一)多方面發展,進行適宜的設計與改編
首先幼兒園應成立手指游戲研究組,傳遞手指游戲對幼兒成長過程的意義與價值,鼓勵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觀念,并支持和帶動幼兒玩手指游戲。教師可以通過選擇大中小班所有的教材中合適的,帶有現代教育涵義的手指游戲,和研究組成員進行研討和歸納,并進行改編,提出更加豐富的內容和新奇的活動形式。家長可以利用現代化工具網絡、視頻等各個渠道,與幼兒一起學習拍攝,參與其中。同時每周在班級內開展手指游戲展示平臺,鼓勵幼兒可以讓他們把自己喜歡的手指游戲學會并在幼兒園展示,教給其他的小朋友。教師過程中將有教育價值的、可行性強的進行記錄。在選擇時要注意與幼兒園教學要求相統一。使手指游戲與幼兒園課程融合過程中的求同存異,突出園本的特色,發展手指游戲的地方特質和園本課程
(二)多元化發展,促進與幼兒園活動相結合
1.手指游戲引入學習活動——輔助教學設計
在集體教學活動中,要在最大程度上體現手指游戲的協助特點。例如,在語言領域中,可以把復雜冗長的故事,創編成手指游戲,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加深記憶,避免了枯燥的接受過程,營造了自由自在、活力四射的氛圍。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字的單雙數、加減法和倒數時,可以利用手指游戲的直觀性,使之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繪畫活動中,定期開展歌謠連環畫、指印畫等形式多樣的手指游戲活動,使形式更加豐富,范圍更加寬廣,增強幼兒對藝術的欣賞與喜愛。在社會領域活動中,在新年時可以和幼兒一起學習手指游戲《新年好》,在今年的新冠狀病毒的防疫中,可以教給幼兒《聽我說,謝謝你》手指游戲,來表達對一線人員的感謝與致敬,使幼兒學會心中有愛。
2.手指游戲融入游戲活動——促進社會性發展
利用手指游戲的特征制造寬松、自由的環境,可以使幼兒盡快融入幼兒園活動,與同伴共同玩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如例一:《打招呼》:第一段兩人通過模仿表演小螞蟻打招呼的方式(碰碰觸角點點頭)來設計、商量小朋友們見面了是如何打招呼的,并相其他的小朋友表演出來,在直觀環節中最考驗的是幼兒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同伴相互商量、配合的勇氣。例二:《拍手歌》(雙人),通過雙人的手指游戲,增強兩個人之間的認識和相互的配合,對于幼兒來說,每個人的發展具有差異性,不同的人理解的程度和接受知識的快慢也不一樣,跟著節奏相互配合,是對幼兒動作的挑戰,也是對幼兒相互之間配合、理解,包容的一種考驗。教師要利用游戲的方式,激發幼兒更深層次的合作。
3.手指游戲引入生活活動——培養良好習慣
常言道:“一日生活皆教育。”學前兒童在園的每個時段都可以付之于教育,包括在排隊、坐姿、進餐、午睡等各種零散的生活活動中。如例一《講衛生》,通過簡單有趣的手指游戲,將手指游戲與日常生活習慣相結合,讓幼兒學會了要早起,要及時刷牙,做一個干凈又衛生的好孩子,使幼兒更加自覺地做好衛生習慣,但是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短時期內是很難堅持下來的,教師要創設適宜的情景,抓住有利教育的機會,及時進行強化,反復地提醒。同時,教師要言傳身教,對于幼兒的穿衣服、入廁、翻看圖書、使用工具,教師要及時利用手指游戲來強化。使幼兒對健康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和深化,及時培養良好的生活行為規范。
三、家長樹立家園合作觀,促進親子關系
(一)提升自身素質,正確定位自身角色
家長的素養對幼兒的成長和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幼兒的是非觀念、人生態度、良好的品德與修養都是來自對家長的模仿,而提升家長的素養的關鍵在于家長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提高,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應該互相理解。家長更應該正確認識自身角色,支持教師的工作,增加自己的知識貯備量。例如,在親子活動中,可以根據教師的建議、要求,閱讀相關的教育書籍,了解關于手指游戲的現狀。同時利用幼兒園家長會、專家講座等各種學習機會提升自身的理論知識,學習相關的教育方法方式,并實踐到生活中。另外,家長利用信息及時與教師聯系,把教師視為平等的合作者和朋友,在家配合教師進行家庭教育,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主動了解幼兒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對幼兒做好示范和表率作用,積極幫助整理和歸納知識經驗,提升自身的知識素養。
(二)積極參與活動,建立健康的親子關系
親子活動是家長融入幼兒園,參與幼兒成長的重要途徑,家長積極參與手指游戲活動,最重要的是家長能夠充分了解和認識到活動對幼兒發展的意義和家長自身在游戲里充當的作用。實踐表明,經常不參加幼兒園活動,會影響幼兒性格的形成,對幼兒的心理創傷特別大,產生心理的自卑和巨大的的孤獨感和失落感,會影響和諧的家庭關系的形成。而親子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寬松舒適的環境,幼兒的多種能力能夠得到激發與塑造,更樂于表現自己。家長也能直觀地、有效地了解幼兒的現狀和需求,客觀地評價幼兒的成長狀況,對幼兒有更真實的認識,才能反思自己,制定適宜的教育培養方案。所以,家長應該在“家園共育”中承擔合格的角色,積極效應幼兒園號召,配合教師的工作,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建立健康的親子關系[4]。
四、結束語
手指游戲的玩耍過程是幼兒接受知識的過程,也是思維發展的過程,經常開展手指游戲活動有利于大腦與肢體動作的聯系更加頻繁,配合更加默契,二者間的信息交流更加通暢。加強幼兒教學中游戲的應用能夠快速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吳思瑩.淺談手指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9(24):154-155.
[2]李樺.手指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及價值探析[J].好家長,2019(49):99-99.
[3]曾慧.怎樣利用多媒體技術深化手指游戲在幼兒活動發展中的運用[J].文學少年,2019(24):185-185.
[4]吉榮平.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促幼兒多種智能發展的策略研究[J].內蒙古教育:B,2019(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