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
【摘要】在社會不斷的發展與進步之下,整個社會對于智障學生的關注度也在不斷的提升,尤其是對于智障學生生活能力與社會問題應對能力的培養更為關注,而該項重任落到了特殊教育學校的身上。特殊教育學校作為智障學生培育的重要機構及場所,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目標就是幫助智障學生掌握學習技能與生活技能,所以當前相關領域學者對于特殊教育學校智障學生的培養愈加關注。對此,本文針對特殊教育學校智障學生培養的特殊性,提出了幾點對策,以期待提升智障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 智障學生?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1-0167-02
特殊教育學校是專門為特殊學生群體提供教育的機構。在這個學校里面有著大量的智障學生。大多數的智障學生經歷過先天遺傳或者后天損傷,所以與同齡人相比存在著很多的不同,智力低下則是最為明顯的特點。由于學生身體存在著缺陷,這就難以掌握足夠的生活和學習技能,尤其是在融入社會生活方面,這就需要對智障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特殊學校教育的開展,需要掌握智障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夠探索出符合智障學生培養的有效模式,幫助智障學生掌握更多的生活和學習技能,提高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
一、特殊教育學校智障學生培養模式的特殊性
(一)教育對象不同
在特殊教育學校里,教育工作者面對的對象主要有兩個,一是智障學生,二是學生家長。因為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智障學生,所以我們的教育對象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這類學生心理、生理與普通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智力水平低下、靈活性差、記憶力差、理解能力弱等,這就導致智障學生難以像正常學生那樣有效地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智障教育開展的難度。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對象除了智障學生外,還要面對另外一個教育對象——學生家長。這就需要教師先要教會家長正確的、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才能做好家校同步,更好地進行康復教育。
(二)教育方法不同
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在學習中存在著很多與普通學生不一樣的地方,如學習速度慢、學習專注力差等,這主要是因為智障學生在腦力活動方面與普通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尤其是大腦的信息接收與加工功能存在著障礙,對于一些抽象的內容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同時智障學生的記憶力較差、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自控能力遠遠低于常人。所以對智障學生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是不同的,要更適合他們的生活與學習這樣才能夠幫助他們進行更為適合、精準的專業教育。
(三)教師專業知識不同
從特殊教育學校來看,由于教育對象為智障學生,所以對于教師的專業知識有著一定的要求。對于智障學生的教育,教師的專業知識也存在著不同,既需要教師掌握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及醫學領域知識,還需要教師掌握心理教育學方面的知識,而對于這些知識都是普通教師不需要掌握的。
(四)教育內容不同
由于教育對象的差異,所以對于智障學生的教育內容也是有很大變化的,并不是固定的,大多數是以生活教育為主線,以智障學生的發展變化來調整教育內容,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專業化的訓練,這樣才能夠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培養。
二、特殊教育學校智障學生培養模式的探究
(一)聚焦課堂,回歸生活
對于智障學生的培育,需要從提升其生活適應能力的角度著手,而對于這一項能力的培養,則需要教師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通過將教材中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的聯系,并以此為基礎,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實現生活適應能力的提升。智障學生一直因為身體上存在的缺陷,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諸多的不便,所以這就需要教師使用特殊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基本生活技能。首先,因為智障學生存在的缺陷不一,有的是學習障礙、有的是語言障礙、有的是運動障礙等等,這些學生有著自身獨特的生活和表達方式。所以,在特殊教育中,作為教育工作者則需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使用針對性的方式組織教學,通過多樣化的手段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拓寬智障學生的信息收集渠道,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各項功能的發展。其次,在日常教學工作開展期間,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來進行語言表達,這樣身體存在不同障礙的學生都能夠通過教師的表達形式獲取信息,從而幫助學生為更好地適應生活和社會做準備。對于智障學生的教育,教師需要鍛煉智障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實踐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具備正常的生活技能,幫助學生獲得社會的認同。
(二)創新方法,寓教于樂
因為智障學生存在不同的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如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行動能力等方面,所以對于智障學生的培養方法也需要區別于其他的教育。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則需要創新方法,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幫助智障學生掌握生活和學習的必備技能。首先,游戲學習法。在整個課堂之上,教師可以將需要學習的知識融入到智力游戲之中。由于智障學生思維不夠敏捷,通過該種方式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還能夠幫助智障學生集中注意力,減少學生注意力分散的時間,尤其是借助這種新穎的學習方式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其中,從而克服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其次,生活教學法。從特殊教育學校來看,其對于智障學生的最終培育目標主要是幫助其回歸社會,以生活化教育的方式來幫助其與他人一樣平等的方式來享受生活,并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創設教學情境,以此來使得智障學生能夠將所學習到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以此來發揮智障學生在機械記憶方面的優勢,幫助學生回歸社會生活而奠定基礎。
(三)以生為本,因材施教
因為智障學生的情況不盡相同,特別是在聽覺、語言、知識儲備能力等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差異,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按照智障學生的特點,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提供發展的平臺和機會。因此,在課堂之上,教師還需要制定具有層次性的教學目標,幫助不同層次的智障學生實現提升。例如,在語文課堂上,對于《司馬光》這一課內容的教學,教師需要按照整體教學目標來設計分層教學,并按照智障學生的情況進行分層,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如A層學生需要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聯系生活說句子;根據課文內容或生活實際回答問題。B層學生基本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嘗試一邊看圖,一邊將句子補充完整;在教師的提示下,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C層學生在教師幫助下,跟讀句子,用重點詞語回答問題。通過分層布置課外作業,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細節進行理解,還能夠幫助智障學生拓展課外知識,提升智障學生的學習能力。另外,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則需要教師進行個別輔導,或者采用面批的方式來分析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進行改正。
(四)家校合力,營造氛圍
同正常的學生相比,因為智障學生存在著多種表達障礙,所以其缺乏語言活動的動力,若是在生活中也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那么對智障學生的語言發展十分的困難,且這類學生在心理上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所以對于智障學生的培養需要發揮家校合力的價值。作為智障學生的家長則需要關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并以身作則,在家庭中營造良好的語言活動氛圍,從而幫助學生通過加大閱讀量來發展語言能力。首先,作為家長,需要轉變培養觀念,不要盲目地關注孩子的成績,而是要結合智障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家長來帶動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家長需要主動為學生購買課外讀物,并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閱讀材料。最后,家長需要與學生共同進行閱讀,這樣可以使得家長在閱讀交流中與學生拉進關系,在增加智障學生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還能夠開闊智障學生的視野。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從智障學生培養的角度來看,其在正常生活的過程中都存在著很大的難度,在學習方面更是存在著諸多的困難,這就需要發揮特殊教育學校的價值,對智障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全面提升智障學生的學習技能與生活能力。所以,這就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給予學生大量的關注,使得學生感受其中的愛,實現身心健康的成長。因此,作為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必須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整合家庭、社會、學校的相關資源,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搭建起重新融入社會的綠色通道。
參考文獻:
[1]盧萍.初中語文教學中實現對智障兒童的有效教育方案研究[J].科技風,2020(15):93.
[2]謝祎.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初中聽障學生興趣[J].新課程,2020(10):212.
[3]王永慧.情感體驗對初中聽障學生閱讀能力影響的研究[J].高考,2018(1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