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明曉,王忠勇,于文兵,杜曉晨
健美操是一項以有氧運動為基礎,集體操、音樂、舞蹈于一體的追求人體健康與美的運動項目,其內容包括健身性健美操(大眾健美操)、表演性健美操、競技性健美操三大類及其屬類下多種極為豐富的亞類性運動項目,屬于典型的技能主類下表現難美項群。雖然同屬于難美項目,健美操對其項目表征卻具有獨特的運動特點,是一項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強烈的節奏性和廣泛的適應性的運動項目。在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來,健美操作為新興的運動項目,以其獨特的魅力深受廣大人群的喜愛,獲得了廣泛的人群基數,成為了全民健身運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有關于健美操的理論與應用研究也隨之蓬勃開展起來,其主要涉及研究領域集中在“競技健美操”“健美操教學”“健身健美操”“高校健美操”等方面,極大的推動了我國健美操運動的有效開展。但經查閱文獻發現有關于健美操論述性研究方面相對散亂,鮮有學者對健美操領域發展脈絡做系統的梳理與總結,亟需對健美操權威性研究進行梳理來引導國內健美操科研高質量發展。
科學知識圖譜是當前一種能夠有效獲取、識別前沿知識的新手段,通過運行Citespace 5.6R3軟件(由美國德雷塞爾大學陳超美教授研發的信息可視化軟件)以圖譜的形式繪制可視化圖像,可以迅速分析出某一學科主題在動態發展的知識網絡結構中的研究熱點、發展進程及突變現象,凸顯前沿知識之間的相關關系,便于從整體上直觀把握主題的研究走向,極大地克服了綜述性判斷中存在的盲點及主觀性。
鑒于此,本研究運用科學知識圖譜和文獻計量分析的方法,對健美操運動進行時空分布、發展趨勢及科研合作網絡特征等方面的計量與可視化分析,旨在為健美操運動理論體系提供更加全面直觀準確的分析,并為后期健美操運動可觀的實踐發展提供科學借鑒。
為了盡最大可能檢索到所有涉及健美操之內的研究文獻,本研究選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在“高級檢索”中選擇“期刊”,設定檢索主題詞為“健美操”或含“健美操運動”,時間跨度為1992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6日,為保證研究的質量及可信度,期刊來源類別選擇核心期刊,經剔除重復文獻、專家簡介、會議通知、未包含作者等與本研究無關的文獻后,共獲取相關文獻1156篇。數據來源及檢索方式詳見表1。

表1 數據來源及檢索方式
1.2.1 可視化分析法
本研究采用基于JAVA平臺上運行的Citespace 5.6R3軟件為主要分析工具對健美操運動研究的相關文獻資料進行知識圖譜的可視化分析,繪制出有關主題詞或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作者與機構的共詞聚類圖譜、時區圖和合作網絡圖譜,并從中分析當前階段健美操運動領域中潛在的研究熱點、發展趨勢、演進路徑及知識結構的相關聯系。
1.2.2 文獻計量法
借鑒中國知網自帶的計量可視化分析軟件及Microsoft2019 Excel,運用文獻計量法分析1156篇健美操研究文獻每年的發文量及主題分布。
1.3.1 數據保存與轉換
將所獲文獻的題錄信息按Refworks格式導出,并更改命名為“download_XX.txt”(XX為數值)格式保存在input文件夾中,通過在JAVA平臺上運行Citespace 5.6R3(信息可視化軟件)將數據轉化成系統所識別的“download_XX_converted.txt”格式。
1.3.2 參數設置
新建項目之后導入轉換數據,時間跨度設置為1992-2020年,時間切片設定為1,主題詞來源為Title、Abstract、Author Keyword(DE)、Keywords Plus(ID),關聯強度為Cosine、Within Slices,網絡裁剪為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節點閾值為Top50 per slice,分別以關鍵詞(Keyword)、主題詞(Term)、作者(Author)、機構(Institution)為節點類型依次單擊Go運行軟件生成圖譜。
1.3.3 圖譜分析(可視化)
得到圖譜后,采用詞頻分析、共現分析、聚類分析等方法,繪制關鍵詞共現圖譜、關鍵詞時間線圖、作者共現圖譜、研究機構共現圖譜,并輸出相應的參考信息。以便對文獻中前沿熱點、發展趨勢、核心作者、研究機構及其關系的知識網絡等進行定量統計和定性分析。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技術路線(圖一所示)。

圖一 國內健美操研究的技術路線
利用中國知網(CNKI)計量可視化分析與Excel表的數據統計,對所檢索出的核心與全部健美操研究文獻的發表年度、篇數情況進行了整理與統計。有關于健美操研究時間變化與發文量之間的動態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該領域研究主題的演進變化及被重視程度,能夠在準確提供研究信息的基礎上,預測出該領域的發展趨勢,是評價健美操科學研發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

圖二 文獻篇數時間分布圖
通過對1992-2020年期間國內健美操領域歷時性發文量統計分析(圖二),可以清晰的發現,自1992年以來以“健美操”或“健美操運動”為主題研究文獻的發文量在整體上呈波浪式的上升趨勢,論文的研發數量不斷增加。從近30年間,全部期刊數量共13475篇,核心期刊數量共1188篇(核心中有1156篇適用于本研究)。1992-1994年,健美操科研文獻數量相對較少,處于緩慢增長的“入門期”。1995年6月,國家發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并相繼主辦健美操聯賽、錦標賽、冠軍賽等賽事。健美操以其獨特的項目特點深受大眾、運動員及教練員等人的喜愛,迎來了高速發展的“生長期”,研究文獻大幅度上升,健美操全部相關文獻于2014年達到了階段性的頂點,而核心期刊于2008年前后達到了頂峰。隨后,該領域研究成果出現“衰減”的趨勢,與核心期刊緩慢下降的狀態相比,全部文獻的研究數量則大幅度下降。
另外從整體刊載數量上看,最能反映健美操發展前沿的核心文獻研發數量與全部文獻相比卻非常的不容樂觀,說明國內關于健美操高水平學術研究較少,重視程度不夠。這與健美操領域的研究人群相對分散、人員數量匱乏是有直接關聯的,期望有更多的研究人員以新的研究理論、研究視角進一步對健美操做出高標準、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2.2.1 國內健美操主要研究人員分析
核心作者人員分析:以時間跨度1992-2020年,在中國知網(CNKI)核心期刊中檢索發現,研發量最多的健美操研究領域作者是北京體育大學的張曉瑩,發文量達到22篇;其次是湖南師范大學的周建社,發文量達到14篇;第三位是北京體育大學的馬鴻韜,發文量達到11篇。其中被引頻次從高到低依次是張曉瑩(9次)、馬鴻韜和韓春英(8次)、周建社和顏軍(7次)、馬莉(6次)、刁在箴和韓甲(5次)、劉志紅和杜熙茹(4次),說明他們的學術成果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學術價值極具權威性,但是他們的高中心性均為(0.00),顯示出未與其他學者有太多的直接合作,缺乏網絡聯系,表明各學者在健美操研究力量整合方面尚且存在較大的合作潛力。

表2 1992-2020年CNKI核心期刊健美操研究研發前10位高產作者
2.2.2 國內健美操研究作者合作情況分析
對科研作者分布及合作情況分析,是準確把握某一研究領域科研成果動態發展的首要條件,有助于科學工作者迅速了解當下高質量研究成果分布,總結本領域中高效的科研合作活動,并對前瞻性研究及發展方向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運行Citespace 5.6R3軟件選擇Author(作者)為網絡節點來繪制健美操核心作者合作網絡共現圖譜(圖三),在圖中每一個節點表示一個作者,且節點的大小及顏色深度與作者發文量成正向關系,節點越大、顏色越深表示作者發文量越高;節點之間連線及粗細程度,連線越多、線條越粗表示作者之間的合作關系越緊密、合作次數越多,反之則越少。
從圖三和表2可以看出,我國健美操研究作者之間的網絡合作關系并不十分明顯,節點與節點之間、線條連接之間的關聯程度也不十分密切,以個人研究為主,整體上呈現出“散沙狀”。目前主要有三個比較大的合作團體(Network Density=0.0089):其中以北京體育大學張曉瑩為中心的合作團體,研究的主要領域是競技健美操、健美操教學、裁判員、難度動作、青少年測試賽等,主要的合作人員有趙軒立、王宏、王立紅等。其次是以北京體育大學馬鴻韜為中心的合作團體,研究的主要領域是大眾健美操、健身性健美操、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等,主要的合作人員有孫憲君、金逵等。第三大合作團體是以揚州大學顏軍為中心,研究的主要領域是身體鍛煉、心理健康、大學生、自我評價等主要的合作人員有孫海艷、鄧雷、陳愛國、劉海燕等。
還有許多高產作者沒有形成比較固定的研究團隊,比如:周建社、刁在箴、杜熙茹、劉志紅、李遵等,限于合作規模相對較小(本校間師生合作),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網絡狀的研究團隊。
綜上所述,我國健美操研究學者要注重團隊合作在學術中的高效價值,逐漸建立以核心作者為學術共同體中堅力量的共現網絡,加強各機構、各領域及跨學校之間的相互交流、交叉及綜合,拓展研究廣度與深度。

圖三 我國健美操核心作者共現網絡知識圖譜
2.2.3 國內健美操研究機構分布
研究機構是某一研究領域不斷發展的重要載體,對促進學術成果交流、共享及機構之間差距的資源互補起著重要的引領和導向作用。通過繪制我國健美操研究在1992-2020年核心機構的共現圖譜及發文量統計分析,可以直觀的了解該機構對健美操研究領域的重視程度、主要力量和影響力的分布情況(表3、圖四)。
通過統計研究機構的發文量可以看出,關于我國健美操研究領域中科研核心機構主要是由專業體育院校、師范類院校和綜合類院校及高等專科學校的體育學院系三種類型構成(Network Density=0.004):第一類專業體育院校,占據了第1-6名和16名,其排名依次為北京體育大學、廣州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以及首都體育學院,共有235篇核心文獻,占總文獻的20.3%。分析其原因發現,專業體育院校科研力量雄厚,研究方向集中且歷史悠久,涌現了大批高質量的健美操學術成果,是國內健美操研究重要的科研基地與知識集中地。第二類師范類大學,以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共有152篇核心文獻,占總文獻的13.2%。因其大多師范類院校將健美操作為必修課程,以教師項目教學、學生運動訓練等方式為主要陣地促進健美操項目發展,出現了大量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第三類綜合類院校及高等專科學校的體育學院系,比如揚州大學、蘇州大學、浙江大學、鄭州大學、清華大學、南昌大學、南華大學、廣西大學等綜合類大學體育院系,共有93篇核心文獻,占總文獻的8%。因其學校完善項目教學設置,而逐漸發展起來的,以學生興趣、發展運動能力為主,積累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余的約60%的機構只有1篇文章,這些機構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推動了健美操研究的發展。綜上,表明專業體育院校是我國健美操研究的主導力量,科研實力雄厚遠遠領先于其他機構;師范類大學的健美操研究成果要領先于綜合類院校及高等專科學校的體育學院系。
從研究機構的共現網絡圖譜可以看出,我國健美操研究機構大多是比較分散獨立、有極少機構是跨單位進行合作研究的。這里有三個相對比較大的合作網絡,最大的當屬以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為中心,與山東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體育組構建的合作網絡。其次是以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為中心與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兩兩合作構建的較小的網絡;而發文量排名前6名的專業體育院校十分分散、各自為陣,各機構之間互不關聯,沒有形成固定的研究團隊。表明在健美操相關研究領域中的科研機構在資源整合、共享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潛力。

表3 1992-2020年CNKI健美操研究單位機構發文量核心期刊統計表(前16位)

圖四 我國健美操研究機構共現網絡知識圖譜
2.2.4 核心文獻主要來源期刊分布
通過分析核心文獻在各期刊的分布情況,可以快速的了解健美操研究在各核心期刊的結構及其學術影響力,使研究學者準確把握研究動態、提高研究效率、明確研究方向等方面更具針對性。本研究將檢索出的1156篇核心文獻按照來源期刊載文量進行排名統計,得出排名前10的核心期刊(表4)。為了突出每種核心期刊關于健美操研究的相對被引率,采用CNKI被引降序選取靠前200篇文獻進行分析統計(圖五)。結果如下所示:

表4 我國健美操研究主要載文核心期刊表(前10位)

圖五 CNKI健美操被引降序前200篇核心文獻期刊分布情況
通過表4與圖五的對比分析,可以發現有關于健美操研究文獻在期刊載文量及被引率方面《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和《武漢體育學院學報》一直排名前三,在健美操研究期刊中占有絕對的優勢。結合查閱上述核心期刊所刊載的文獻發現:主要核心期刊對反映健美操研究現狀、前沿熱點、發展趨勢等方面極具前瞻性,為從事健美操研究的學者獲取高質量的文獻參考及期刊投稿提供了切實有效的信息資源。
通常情況下,主題詞和關鍵詞著重表達了論文中的研究主題,是對論文中所闡述核心內容的高度概括,是論文的核心與精髓。若某一主題詞或者是關鍵詞在文中多次反復出現,則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代表該領域的研究熱點或前沿問題。因此,可以通過對主題詞或關鍵詞的共現分析來繪制生成我國健美操研究的知識圖譜,并對健美操研究熱點及演變情況進行可視化分析。
2.3.1 我國健美操研究主題和高頻關鍵詞共現分析
運行Citespace 5.6R3軟件,網絡節點選擇Keyword(關鍵詞)來繪制健美操關鍵詞共現網絡知識圖譜(圖六),并通過Microsoft2019 Excel按照高詞頻、高中心性及高引用突顯性統計整理出前15個關鍵詞(表5),來客觀分析我國健美操研究領域的熱點。在圖六中,每個十字架節點都相應的代表一個關鍵詞,十字架節點及其旁邊的標注詞與被引頻次成正向關系,十字及標注詞越大表示該關鍵詞在其研究領域中被引詞頻越高,受研究者關注程度越高;節點之間的連線表示兩個關鍵詞之間共現網絡的強弱關系,連線越粗關系越緊密。
由圖六和表5可以看出,在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中共有181個節點(N=181),節點之間的連線有361條(E=361),網絡共現密度為0.0222(Network Density=0.0222)。總結上述發現,我國國內健美操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健美操、競技健美操、健身操、健美運動、教學、大學生、高校、現狀、對策及功能等方面;所涉及的活動人群主要以大學生、運動員為主,并在高校及專業體育院校中受到廣泛的推廣、陸續開設與健美操相關的舞蹈專業,科研能力高的專業教師也參與對健美操的各項研究之中,對健美操的發展及普及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這意味著未來健美操研究將依然會圍繞著以競技健美操、高校健美操教學這兩個大方向繼續發展。

圖六 我國健美操研究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

表5 1992-2020年CNKI核心期刊健美操研究高頻、高中心性及高引用關鍵詞(前15位)
中心度是指在整個網絡中起度量連接作用的大小,與其它熱點聯系越緊密,十字架外圍的紫紅色光環就越厚,表示中心性越大、影響越大就越容易成為整個網絡中的關鍵節點。從表中可以看出,高頻關鍵詞、高中心性及高引用突顯詞它們之間不是成正向比例關系的,自1992年以來,我國健美操發展逐漸形成了以競技健美操(0.41)、健美運動(0.34)、體育教學(0.23)、大學生(0.23)、健身操(0.15)、高校(0.13)等關鍵節點。
另外圖六中“#+數字+關鍵詞”表示關鍵詞之間的聚類,Modularity Q值是評價網絡聚類模塊的指標,一般認為Q值>0.3意味著網絡聚類結構是顯著的。Mean Silhouette值是平均聚類輪廓值,一般認為S>0.5聚類結果是合理的,S>0.7則表示聚類結果非常顯著。可以看出國內健美操研究的關鍵詞共現網絡聚類(11個網絡聚類,Q=0.5976)相對比較集中、各主題之間的相關性程度較高,但研究熱點主題的聚類結果(S=0.4363)分布情況不是很理想。
2.3.2 我國健美操研究的主題變遷
為了進一步的把握健美操的研究主題,揭示我國健美操研究主題隨各時區發展的動態變化情況,將Citespace 5.6R3的顯示類型設定為“Timezone”,得到自1992年至2020年研究熱點變化時區可視化圖譜(圖七),對圖七和Citespace 5.6R3軟件中的數據進一步整理,點擊“Citation Burst History”生成高引用突顯詞(圖八),使更加清晰地展現出健美操研究熱點的發展歷程。
突顯詞(The 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表示的是某一個主題在某一個時間跨度內的波動程度,突顯值越大則越代表在這一時間內此主題活躍程度越高亦或是研究的新興趨勢。
經對我國健美操研究的關鍵詞進行突發性檢驗(前13位高引用突顯詞)以及隨時區分布發現可以將突顯詞關鍵詞按時間跨度及突顯性強度歸結成三大類:(1)群眾體育類:健身操、健美運動、健美操、群眾體育;(2)高校教學類:普通高校、趨勢、現狀、對策、健美操教學、成套動作;(3)競技體育類:競賽規則、競技體育、競技健美操。可以看出,我國健美操研究主要圍繞著高校教學方面進行探究,隨著項目運動的發展及時間的遞進,競技體育等類型研究逐漸受到重視,群眾體育等類雖是研究最早的,但受于運動人群的制約沒有得到充足的重視,運動人群仍以大學生及運動員為主。

圖七 我國健美操研究關鍵詞和主題詞共現時區圖

圖八 1992-2020年CNKI核心期刊健美操研究關鍵詞高引用突顯詞梳理(前13位)
本文主要運用科學信息可視化分析工具(Citespace 5.6R3),以CNKI數據庫在1992年-2020年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中收錄的1156篇健美操運動相關研究文獻索引資料為樣本,并借助科學知識圖譜相關的研究方法對樣本進行文獻計量分析,從我國健美操運動研究領域的發文量、主要研究作者、機構、來源期刊及前沿熱點與時區分布6個角度梳理,力圖展現出我國健美操運動的研究現狀,把握住當下健美操前沿研究熱點的動態變化,基于以上對我國健美操相關研究進行綜述,得出研究結果如下顯示:
1.從1992年開始,近30年來我國健美操研究的核心文獻發文量整體上呈現波浪式的上升趨勢,經歷了高速增長(1992-2008年)和緩慢衰減(2009-2020年)2個階段,核心文獻僅占全部文獻比例的1/10,缺少應用型的研究,科研論文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從作者和機構合作層面來看,健美操運動研究人員及科研機構之間缺少穩定的合作關系,各學術群體呈現相對分散的研究狀態。目前,國內研究者主要以張曉瑩、馬鴻韜、顏軍等學者為領軍人物,以北京體育大學、廣州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等為主要權威機構。科研力量主要存在于專業體育院校和師范類大學當中。
3.在健美操核心文獻的來源期刊中發現,各體育院校學報為主要學術平臺及載體,排名前三的《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和《武漢體育學院學報》就占所有核心文獻的56%,展現了對健美操研究領域的高度關注,為從事健美操研究的學者獲取高質量的文獻參考及期刊投稿提供了切實有效的信息資源。
4.我國國內健美操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健美操、競技健美操、健身操、健美運動、教學、大學生、高校、現狀、對策及功能等方面,并且以這些研究熱點為中心逐漸形成了以群眾體育、高校教學、競技體育三大類為主題進一步研究,且關鍵詞共現網絡聚類相對比較集中、各主題之間的相關性程度較高,研究熱點的分布情況具有顯著的可信度;活動人群主要以大學生、運動員為主;未來健美操研究將會圍繞著以競技健美操、高校健美操教學這兩個大方向向微觀層次繼續發展。
1.期望我國健美操研究學者、科研機構之間著重加強合作力度,構建高績效的健美操科研團隊,加大核心期刊文獻的學術研究及科研經費的支持,主動創新研究方法,拓寬研究視角,來提高科研論文的質量,力求在健美操領域中做出創新型的研究成果,促進健美操領域的發展。
2.建議健美操研究學者在以競技健美操、高校健美操教學大主題研究的基礎上向微觀層次的進行研究,這將體現健美操未來發展的趨勢。
3.本研究是建立在核心文獻分析的基礎之上對研究結果的進一步闡釋,對推動健美操領域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進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受實驗樣本的限制沒有進一步對(作者、文獻、期刊)共被引圖譜、基金資助、類別共現、文獻耦合進行分析,需要后續研究人員結合主題動態變化規律及具體的實踐需求對研究結果進行完善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