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秀
摘 要:傳統孝道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傳統孝道文化中蘊含的思想,對于當今小學生德育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傳統孝道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實現良好道德品質的構建,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從而促進德育教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德育 傳統孝道 德育教育 意義
1 孝道文化的內涵
如今提到孝道文化,大部分人能想到的是關愛長輩,尊敬父母,尊老敬老。傳統孝道指尊敬、關愛、贍養老人,在父母生病時盡心服侍,為長輩父母養老送終,做到為人子女應盡的義務。盡量滿足父母的生活需求,從物質上、經濟上給予他們幫助,讓父母衣食無憂,這便是報答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即為孝道。然而孔子對孝道的理解又有所不同,論語中提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認為的孝道必須要“敬”而單純的贍養顯然是不夠的,孝敬父母,一定要注重敬。因此,當今的小學生,不僅要承擔家務,幫助父母分擔家里的負擔,同時更要在思想意識上尊重父母,認真聽取父母的教導及建議,多與父母溝通。將自己的想法以及生活學習情況及時同父母進行交流。
2 傳統孝道文化對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意義
我國的孝道文化源遠流長,早在甲骨文時期就出現了“孝”這個字。而早在公元前一千六百年的殷商時代,我國就已經產生了孝的理念。“孝”是德育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根源。然而,在當今社會中,不善待老人、拒絕贍養父母的事情時有發生。因此,對小學生進行傳統孝文化的教育極其必要。德育教育通過傳統孝文化的引入使小學生重視孝道,養成尊老敬老的良好習慣,對于一名青少年來講,孝敬長輩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如果一個孩子,對自己的父母都無法做到關心、照顧、尊敬、愛戴,那有何談愛他人、愛祖國、愛社會。如果連對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都無法產生深厚的感情,又哪來的愛國情呢?因此,德育教育中弘揚中華傳統孝道思想,促使學生真正實現傳統美德的深入理解,從尊敬長輩、愛戴長輩為基點,真正實現良好道德品質的熏陶,實現優秀道德素養的培養,進而促進小學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標的達成。
3 傳統孝道文化對小學德育教育的作用
3.1 促進學生責任擔當意識的培養
責任和擔當,是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所必須具備的品格,縱觀歷史長河,任何一個時代對于青少年都寄托著濃厚的期盼。責任涉及的內容極其廣泛,例如,一個人對自己負有責任、對家庭負有責任、對國家、對社會、對民族、乃至對世界都應該擔負起屬于自己的那部分責任。而擔當亦是如此,每個人都應心存擔當之志,擔負起自己肩上的責任,做一個勤勞、簡譜、踏實、努力、奮勇拼搏的人。不斷的努力學習,提升自身素養,進而不斷超越自我。孝道中的擔當和責任,強調的是對家庭,對長輩以及對自己的責任擔當。對父母孝順,不單純是在物質上滿足父母的需求,還應重視父母心理上的感受,讓父母心情舒暢,少為子女操心。例如,儒家學說,對子女教育的側重點,在于子女要通過自身的努力,改善家里的條件,從而經營好家庭,對自己對親人負責。還有一種說法“父母在,不遠游”也是家庭責任孝道的重要體現,子女盡量不要遠離父母生活,不讓父母飽受對子女的思念之苦。當今的社會背景下,很大一部分孩子,不僅無法替父母分憂孝順父母。甚至還沉迷網絡,無心學習,傷害自己的同時也讓父母痛心疾首。這就是孩子責任、擔當意識缺乏的表現。因此,小學德育教育重點應在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及擔當。在德育中進行傳統孝道的融入,不僅能夠讓學生具備家庭責任感,培養起孩子的擔當意識。同時還能夠讓學生由對自身、對家庭、對父母的責任擔當,升華為家國情懷,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責任感及擔當意識。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實現良好道德品質的塑造。
3.2 培養學生感恩之心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墨子說過:“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人與人不相愛必相賊”“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傲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所以起者,以不相愛也”孝道是仁愛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情感建立的核心。孝道教育是引導學生像愛自己父母一樣去愛戴師長、幫助同學、回饋社會、感恩他人。這樣才能夠充分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逐步營造團結友愛、和諧共進的學習生活氛圍。學會感恩他人,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將會有足夠寬廣的胸懷,祛除了人性的冷漠和自私,逐漸培養起樂于助人、與人為善的良好品性。然而,在人際關系中,往往缺乏的便是寬容與諒解,尊重與友愛。按照傳統孝道的精神,應該由孝及悌,將對父母的敬愛之心,對兄長的尊重之義推及于人,進而促進其社會關系的處理,幫助小學生構建起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進而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4 結語
小學德育教育中,主要是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讓學生從小就擁有良好的道德價值觀念,擁有一顆與人為善、助人奉獻的心,走向社會在家庭及事業上能夠有更多的擔當及責任感。而通過傳統孝道的引入,能夠對學生道德品質的構建,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培養起學生對家人、對生活、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的赤子之心。
參考文獻:
[1] 吳月.淺論德育視域下的中學生孝道教育[J].中外交流,2019(17).
[2] 墨子·經說上[OB].中國古籍全錄網.http://guji.artx.cn/.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老隆鎮第一小學 (廣東省河源市 51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