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鑫



[摘 要]板書是每位教師應具備的基本功之一,在課堂教學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板書設計是否有效,往往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英語課堂中,板書既要有邏輯性,能清晰、準確地突出教學重點,又要有藝術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知識。
[關鍵詞]英語課堂;板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12-0038-02
板書,指教師在黑板上對教學內容進行高度概括,提綱挈領地反映教學內容的書面語言。同時,《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新穎的板書設計和生動、活潑甚至幽默夸張的簡筆畫創設情境,再現詞、語、句及課文的情境。”下面,筆者就英語課堂板書的有效設計談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體會,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板書設計存在的問題
1.師生對板書不重視
師生對板書不重視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課堂結束,板上無書寫”的現象屢見不鮮,導致教學重、難點難以在板書上體現,學生更難以從中獲取有效信息;二是板書設計過于簡單,缺乏對整個課堂教學知識體系的串聯,導致學生無法依據板書整體構建新知。
2.板書設計缺乏創新性和藝術性
板書不應面面俱到地將所有教學的知識點羅列在黑板上,這樣的板書設計沒有突出重點,易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的板書需要圖文結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板書設計與多媒體之間失去平衡
隨著多媒體在英語課堂中的廣泛應用,教師越來越依賴多媒體,認為傳統的板書設計缺乏PPT的表現力,而多媒體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課堂上多媒體的頻繁使用,使教學內容的呈現不具備持久性和整體性,導致教師無法預測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
二、板書設計的作用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板書有著重要的作用。
1.化繁為簡,突出重、難點
好的板書不會過于冗長、煩瑣,而是緊扣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構建整體的知識框架,起到畫龍點睛、強化教學的作用。
2.直觀生動,激發興趣
好的板書設計能夠以文字、簡筆畫等方式,將課堂教學內容系統地、完整地呈現出來,有利于創設語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啟發思維,發展智力
好的板書能夠通過巧妙的設計,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基于所學知識進行延伸拓展。
4.師生互動,提高效率
好的板書不應該是單向的知識灌輸,而應該是雙向互動,師生共同設計完成。完成板書的過程,可培養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板書設計的基本原則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板書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目的性和計劃性
板書是教師上課時在黑板上書寫的文字、符號,以傳遞教學信息,及教書育人的一種言語活動方式。因此,板書設計應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如書寫的每一個文字或符號是為了什么,都需要在板書設計的過程中深思熟慮。同時,板書應緊扣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難點,這就要求教師刻苦鉆研教材,依據學情進行板書設計。例如,教學小學英語3B Unit6《What time is it?》的“Story time”內容時,教師設計板書如下。
這樣的板書既可以直觀呈現本課時的語言特點,又有利于學生理解,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記憶深刻。
2.概括性和結構性
好的板書設計應是對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課堂上的板書,一般分為主板書和輔板書兩部分:主板書指本堂課的教學重、難點;輔板書一般為具有提示性的詞匯等。由于板書具有直觀性的特點,因此板書的設計需要注意布局是否合理、結構是否有條理、層次是否清晰。
3.藝術性和趣味性
教育家加里寧曾說:“教育事業不僅是科學事業,而且是藝術事業。”板書是一種教學藝術,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堂教學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1)簡筆畫。
板書設計因簡筆畫的加入呈現勃勃生機,因為簡筆畫易于理解,能取得好的效果。例如,教授小學英語6A Unit2《What a day!》中的詞匯時,由于cloudy,windy,rainy,sunny等詞難以用肢體語言進行表達,所以教師在黑板上勾勒
(2)色彩。
色彩往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運用色彩,能給予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學重、難點用紅色粉筆進行標注,圈畫關鍵詞,這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捕捉要點。但是,教師需要注意運用粉筆的顏色不宜過多,因為過度使用色彩會讓人眼花繚亂,導致板書的呈現缺乏美感,造成視覺混亂。
4.科學性和創新性
傳統意義上的板書為“黑板+白字”,在教學改革的大潮流下,傳統板書已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因此,設計板書時,教師應注意創新,摒棄公式化的板書,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思考板書的布局,考慮每個部分在板書上的去留以及空間排列,選擇不同的板書類型。小學英語課堂的板書,可依據不同角度劃分不同的類型。
(1)圖文結合式。
設計圖文結合式的板書時,教師需要輔以簡筆畫、板貼,豐富板書內容,同時注意布局與排版的合理化,給予學生美感。例如,教學小學英語4A Unit8 《Dolls》時,教師在黑板上用簡筆畫引出新詞,幫助學生認知與理解,同時呈現本堂課的重點句型。這樣直觀生動地呈現知識點,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
(2)表格歸納式。
表格歸納式的板書能夠將煩瑣紛雜的信息進行提煉歸納,使之清晰明了、一目了然。同時,表格中可以設計教學活動,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的信息提煉。例如,在寫作課《This is me》的教學中,教師出示一份郵件讓學生閱讀并尋找要點,如name,age,family,subjects等。教師將這些要點歸納在表格中,再根據這些要點向學生提問:“Can you find out the key words of each point?”問題提出后,學生再次閱讀尋找出關鍵詞、關鍵句,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His name is Jack.”“He is 1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補充表格,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What else can Jack introduce?”最后,教師根據表格中的關鍵信息,組織學生幫助Peter回信。板書如下:
這樣學生依據板書中的表格,可以知道這個主題的寫作需要涵蓋哪些方面,直觀有效地學習了寫作的方法。
(3)線索串聯式。
在英語語篇教學中,教師應通過鉆研教材,梳理故事發展順序,并以板書的形式將故事中的關鍵線索用圖和箭頭呈現出來。例如,教授小學英語3B Unit4《Wheres the bird?》一課前,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以小鳥飛行路徑為主線,設計“Watch and tick”的教學活動:“Where does the bird stay?”教師讓學生找出小鳥停留過的位置,并引導學生用本節課的重點句型進行表達。隨后,教師又通過“Read and order”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將小鳥的飛行路徑畫出來,并請學生在黑板上進行展示。板書如下:
這樣的板書,不僅能幫助學生對語篇的結構有整體認知,易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而且可以對學生起到提示作用,有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
(4)思維導圖式。
思維導圖式板書通過線性網狀結構緊扣教學主題,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能有效突出重點、簡化難度,使學生更為直觀的學習知識,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教學小學英語5A Unit6《My e-friend》一課時,教師通過“Discuss and ask”和“Read and underline”兩個教學活動,呈現語篇中的關鍵信息。如下圖,教師以e-friend為主題,在“Discuss and ask”活動中,讓學生圍繞主題對語篇自行提問,并以輻射狀的形式呈現。
盡管現代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上已廣泛應用,但是板書設計作為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其地位仍然不可撼動。因此,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板書,引導學生真正地參與教學中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