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一芳
【摘 要】高一是高中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階段,很多學生在初中有不錯的成績,但是到了高中以后,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尤其是數學學科,學習能力不斷降低。那么,為何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和家長都百思不得其解。基于此,本文以高一新生數學學習障礙為研究對象,主要介紹了高一新生數學學習障礙的成因,而且提出了解決高一學生數學學習障礙的有效對策,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一新生;數學學習障礙;成因
高中數學難度遠遠高于初中數學,所以許多高一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存在障礙。因此,對于高一數學教師而言,必須要充分掌握學習障礙形成的主要成因,而且科學制定相應的解決對策,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對學習再次充滿信心,加強學習能力。
一、高一新生數學學習障礙的成因
(一)教材方面的原因
相對于初中數學而言,高中數學教學內容有巨大的改變。第一,高中階段數學難度比初中階段數學難度大,這就說明知識發展速度較快。第二,就內容表達來講,初中數學傾向于以符合實際生活的教學方法有效引進,所以并不復雜,語言容易理解,直觀生動活潑,容易迅速記住結論。而高中數學通常使用規范化的數學語言表達,并且高一數學剛接觸邏輯語言以及集合語言等內容時,教材敘述非常規范,具有相當強的抽象思維性,知識學習難度大,而且習題類型多種多樣,有很多解題技巧,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計算過程復雜。這樣一來,就難免會導致學生在高中階段不能迅速適應數學學習。
(二)教學方法方面的原因
一般來說,初中數學教材中沒有過多的內容,知識便于理解,教學要求不高,所以教師的教學進度并不快,就一些教學重難點來講,教師有許多時間用于講解,可以反復演練,以便于將所有的重難點都逐一擊破。然而進入高中以后,高一數學教材涉及到多方面的內容,有相當高的教學要求,而且教學進度也是比較快的,有大量的知識信息,題目更難,不管是知識重點還是難點,都不能反反復復講解,難以每個突破,而且高一數學通常采用設置陷阱以及設置問題等方法,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再要求學生學會自己解答問題,重點關注知識是如何形成的,這樣就導致高一學生對此教學方法有諸多不適應。
(三)學習方法方面的原因
首先,初中和高中教學與學習的不同。在初中階段,教師需要精細講解,全面總結歸納類型,練習多次,在考試過程中學生僅僅將數學公式或者數學概念記住,就可以獲得理想的考試成績,所以多數學生學習都只是跟著教師的教學進度走,無需自己思考,更加沒有必要學會歸納總結規律,學生已經習慣于處在被動的接受知識狀態,對學習沒有足夠的熱情。但是在高一,數學學習提出學生必須要善于思考問題,學會及時歸納總結,了解不同的數學思想方法,懂得如何舉一反三。但是多數學生在進入高一后,還是采用以往的初中數學學習方法,這樣就難以提高學習效率。其次,在思維方式上,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是不同的。就初中數學教學來講,通常在解決問題時采用統一的模式,比如:解答數學方程需要劃分成哪些步驟,如何證明線段等等。初中階段的學生主要是機械式的思維定勢,但是高中數學知識提出學生要改變思維方法,而且要求具備較強的創造性以及靈活性。因此,對于高一學生而言,要想迅速適應此對思維能力要求的變化,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且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
二、解決高一學生數學學習障礙的有效對策
(一)緩解學習壓力,提高學習興趣
現如今,學習數學容易受到很多因素影響,一是環境因素,二是心理因素。當前,不管是社會和學校,還是家庭,對學生都有相當高的期望值,尤其是很多學生缺乏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難度也相當大,造成他們沒有較強的學習積極性。那么,在該情況下,第一,教師必須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思想變化,多與學生溝通,掌握其在學習層面和思想層面上的問題,對原因進行深入分析,以促使學生對數學有濃厚的學習興趣。第二,在學生制定學習計劃時,教師需要適當的指導,盡可能將各種不良的心理清除,比如:緊張心理以及焦慮心理等等,要求他們在平時學習中碰到問題時先自己認真思考,再向教師或者同學請教,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二)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
為了可以營造出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高一數學教師必須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始終保持正確的行為,而且對于班級上的一些錯誤行為及時做出反應,合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創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課堂環境,使學生將學習當做一件有趣的事,而且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熱情。一般來說,高效的課堂管理方式有很多,比如:確保有良好的課堂導入,確定課堂程序以及課堂規則,而且需要將各項程序以及規則都介紹給學生聽,如果有需求的話,必須要立即使用。
(三)有效完成初中教學和高中教學的銜接
高中數學多數都是在初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延伸。作為高一數學教師,在剛開始教學時必須要對教學進度進行嚴格的控制,不能為了追求速度而盲目加大學習難度,應該注重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從易到難的指導理念,將教學難點進行細化,只要講到新的數學定理和數學概念,都必須要考慮到初中時期已經掌握的知識。在問題處理過程中,不同問題之間必須要防止出現脫節的情況,導致學生思維不能進一步發展。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對學習有較強的求知欲,使學生在現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經過不斷努力可以熟練掌握數學知識,而且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學會聯系各個知識點。要想讓學生不再局限于初中學習方法,更好的適應高中學習,高一數學學習整個過程需要認真遵循“直觀化”的基本原則,利用多種直觀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對抽象概念有良好表象,以免學生難以理解。這樣一來,不只是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還可以加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在教學中,以及對學生思維進行引導時,都需要劃分思維目標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漸過渡到抽象思維。具體來講,高一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要善于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成形象化的數學公式,使學生有一定的適應時間,這樣就能迅速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不再有各種障礙,提高學習效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一學生剛進入高中,學習數學不可避免有很大的難度,容易形成學習障礙。因此,作為高一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數學存在的障礙,了解障礙形成的原因,制定有效解決對策,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輕松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
【參考文獻】
[1]王丹丹.高一學生數學學習的障礙分析[J].大眾科技,2012,14(05):199-200.
[2]李紅艷.高一學生數學學習障礙轉化的實踐與研究[D].蘇州大學,2011.
[3]秦建永.高一數學學習的障礙和方法[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1(07):343.
[4]徐志杰.高一學生數學學習障礙成因及對策[N].上饒日報,2011-06-21(008).
[5]劉小林.高中數學學習中的障礙分析[J].科學教育,2010,16(0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