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清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教育的創新發展,教育教學模式也呈現多樣化,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也隨著教學模式創新不斷地改進和提高。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新教育理念的發展迫使初中物理的教學模式不斷改進。初中物理課程的學科素養比較強,所以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比較強的物理學科素養,而學生的物理學習開端大多是從初中開始的。為了能夠培養好學生的物理思維,廣大教師必須要不斷更新和完善物理教學的方式,實現物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3-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14
進入近現代以來物理已經成為人們研究自然科學所不可缺少的一個科目,而物理作為一個客觀研究物質運動的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需要非常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嚴密的邏輯能力。在初中教學過程中物理這門學科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進一步對自然科學進行深入探索的學科基礎之一,甚至在對學生思維能力開發方面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學生本身的成長背景和個人智力水平的差異在學生邏輯思維差異以及理解能力、知識運用能力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所以在實際對物理知識進行掌握時存在著明顯的差距。物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對教學進度進行合理安排并且采用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都能對物理知識進行掌握,同時也培養學生互相幫助的好習慣。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的優勢
物理知識不只是存在于課本上,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物理知識存在于生活中的每個角落,這樣最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度理解,活學活用,融會貫通。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兩面性的,有利就會有弊。在生活中,我們發現的物理知識也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我們生活中看到的物理知識都是淺顯的表面知識,這對于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是有些許不利的。當今時代,聚合性思維成為主流。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放在一起就是兩個蘋果。同理,你有一個想法,我有一個想法,一交流就有兩個想法,體現在生活中就是頭腦風暴,體現在學習上叫合作學習。對于學生來說,通過合作性學習可以讓思想得到碰撞,助力學生全方位對知識點的理解,也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一改往常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這不僅僅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共贏,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共贏。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一)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
對于現代的教學來說,單個的學習總是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則更加注重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個體的發展。在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小組成員之間交流合作在提高學生溝通能力的同時也彌補了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問題上的缺陷,通過小組內探討和學習知識的方式,將難以解決的問題共同探討和研究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熱情,提升學生們學習物理的自信心,也能使一些不善言辭的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良好的鍛煉,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知識水平和交流能力。
(二)加強交流合作,培養團隊意識
初中物理實驗絕大部分需要多人共同協作完成,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每一個問題并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多個人的力量共同協作完成,這就要求小組內的每一個成員都要學會和其他成員合作,培養每一位學生的團隊意識,更好地提升學生內在的集體榮譽感,也能進一步促進同學之間的關系,使班級氛圍更加和諧。
三、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合作學習重在形式,缺乏實質性的開展
合作教學雖有很多的優勢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是很難被掌控的,需要物理教師具有極強的把控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把握不足主要表現為初中物理教師對開展合作探究教學學生能夠收獲什么認識相對不足,學生能夠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體會到什么的認識也相對缺失。除此之外,物理教師在實際進行物理實驗課時對課堂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導致有些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相互嘻嘻打鬧,對組內其他人員開展實驗活動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二)實驗教學中目標不明確,合作學習分工不清楚
物理教師在進行合作探究教學時并沒有積極主動地對學生的實驗活動進行指導,導致小組內的分工不明確,實驗的具體實施方案不明確,總的實驗任務完成的不到位。學生無法全身心地投入物理實驗教學中去,根本原因在于教師教育理念更新速度慢,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比較深,所以合作實驗教學的開展效果出現不良情況。
四、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踐
(一)分組科學有序,分工合理明確
在學生分組方面,物理教師要注意按照學生的能力以及物理知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進行合理搭配,主要表現為學生思維模式和性格上存在差異。如果強強聯合、弱弱組合那么合作學習的初衷和目的永遠得不到體現,也會影響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和學習效果,從根本上對物理教學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物理教師在進行小組分工時一定要明確學生小組分工,確保小組實力均等,確保小組成員之間能夠相互配合,極大地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四人一組的實驗小組,組內可以分為組長、實驗現象記錄員、實驗結果發言員、實驗過程監督員。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和發展組內角色,應該定期進行輪換,每一位成員能夠在小組實驗過程中體驗小組內不同角色,在實驗中保持充足樂趣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科學引導,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水平
很多教師在應用小組合作教學的模式時只是拘泥于形式而未貫穿其實效性。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在開展小組活動時應積極地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應科學地對學生的小組活動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排除認識上的盲點,使學生能夠對物理實驗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全面、綜合性的思考,改變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各自為政的局面。比如,在對物態及其變化的相關知識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分析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以及讓學生判斷不同衣服的干濕快慢情況,同時讓學生深入探究其原因。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提問,如在進行實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相同材料布質、大小的衣服在同等溫度下進行實驗所產生的狀況是否相同,使學生合作學習水平得以顯著提高。
(三)激勵性評價,充分挖掘學生的合作潛能
物理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時要重視激勵的作用,通過激勵性的評價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在遇見困難時能夠迎難而上。教學評價體系是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的。現階段的激勵評價體系對教學評價來說作用并不是很好,要積極地對評價方法和評價理念進行革新和完善。在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貫徹落實學生正面激勵性評價的作用,鼓勵學生踴躍地參與到小組合作互動活動之中。
(四)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感官認知,加強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互動
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夠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強烈情感,使其獲得直接生動的感性認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恰當使用多媒體,可以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優化教學過程,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以“探索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為例,要在課堂上進行實驗則需要很長時間,這導致課時增加,甚至一個課堂實驗都難以完成,所以大多數教師不在課堂上做這個實驗,只是講授理論知識。有了多媒體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這個實驗的視頻,學生自己觀察實驗過程,分組討論總結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分析實驗現象,收集實驗數據,最后得出實驗結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充當指導者的角色,學習過程完全由學生自主完成。這大幅縮短了實驗時間,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觀察能力、總結歸納能力,進而加強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互動。
(五)利用課堂實驗激發學生的實踐欲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基于觀察和實驗的自然學科。做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加強課堂互動、交流與合作。演示實驗是物理教師課堂教學的最佳助手。當談到大氣壓力時,我首先演示了用瓶子吞下雞蛋的實驗。當雞蛋從瓶口掉下來時,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立刻高漲起來。然后,在演示罩杯實驗時,我添加了一個交互式鏈接。我讓學生猜測這張紙是否會掉下來,并讓一個學生拿著杯子,把它放在不同的方向,這樣其他學生就可以觀察這張紙是否會掉下來,同時思考是誰舉起了它,從而引入大氣壓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充分利用實驗加強課堂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簡而言之,初中物理課堂的合作互動教學模式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交流和合作討論探索事物的本質,研究物理規律以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從不想學習走向快樂學習,熱愛學習。
綜上所述,合作探究式的物理教學模式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物理課堂枯燥的現狀,增加課堂活躍度,從而進一步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和調整,使物理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提高,讓學生更加樂于學習物理課堂知識,更好地對初中物理知識進行掌握和把控。希望本文對物理合作探究的學習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有著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桂珍.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10).
[2]韋廷來.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教育觀察,2017(22).
[3]賴松飛.淺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3).
[4]梁波.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地理,2015(3).
[責任編輯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