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輝
摘 要:足球作為一項競技體育項目,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較高,包括身體協調能力、組織能力、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等。在校期間,小學教師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開展足球訓練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實踐,有助于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全面發展。在本文中,筆者圍繞“在課外足球訓練中發展學生思維與觀察能力”這一主題,展開具體的分析研究,旨在幫助教師尋找到可靠的訓練方法,增強訓練效果,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關鍵詞:課外足球;思維能力;觀察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3-01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82
在眾多體育項目中,足球是比較有趣并且深受歡迎的一種運動。在小學教育階段,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進行足球訓練,對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和素質水平的提升非常有利。高質量的足球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發展。對此,小學體育教師應該重視組織學生進行足球訓練,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引導學生實現全面、健康發展。
一、小學生課外足球開展現狀
圍繞小學生目前課外足球運動開展狀況展開調查分析,我們可發現:在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地區的中小學都開始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而足球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也被納入了義務教育階段課程體系中。可見,小學生課外足球開展形勢有很大的改觀。但從細節處來看,雖然不少學校會給學生安排足球訓練,但基本局限于體育課堂,幾乎沒有注重開展課外足球訓練,如此就導致學生參與足球訓練的時間不夠充足,影響到學生體育素質的發展。此外,足球運動通常由體育教師負責組織開展,而部分地區的小學體育教師,其自身的專業素質水平不高,導致開展的課外足球訓練活動不夠專業,缺乏針對性,對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的發展很不利,影響到了足球運動價值的發揮。針對這些狀況,各地區小學都應該積極采取措施,改進課外足球訓練方法,同時保障學生參與足球訓練的時間,如此才能夠將足球運動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二、小學階段開展課外足球訓練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水平
任何階段的學生,其身心素養的發展,都離不開各學科的系統性教學。體育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其教學質量不僅關系到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而且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通過參與體育鍛煉,一方面,能夠增強個人體質;另一方面,還能夠形成團隊合作意識,促使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強化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因此,通過有序開展課外足球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身心素質水平,為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有助于實現素質教育教學目標
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強調:各階段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狀況,而且需要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體育作為影響學生身體素質狀況的重要課程,應該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而足球作為一種常見的體育項目,將其引入小學階段的教育體系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倘若能夠突破課堂的限制,讓足球成為一種課外活動項目,則能夠保障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的發展都非常有利。
(三)有助于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
素質教育理念下,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素質狀況和國家的未來。現階段,在“全民運動”等思想的影響下,針對小學生開展課外足球訓練活動,符合時代發展需求,同時也是實現“體育強國”目標的重要舉措。可以說,小學階段開展課外足球訓練,有助于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為學生思維和觀察能力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利用課外足球訓練,發展學生思維與觀察能力的策略
(一)積極引導,激發興趣,發展思維與觀察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足球這項運動產生興趣時,自然而然就會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活動中,并且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和課外引導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游戲活動充滿了興趣,教師為了激發學生對課外足球的興趣,就可以采取游戲教學的方式,給學生營造輕松、活躍、充滿趣味性的活動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外足球訓練活動中。通過游戲的方式組織課外足球訓練活動,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心理特點,滿足了學生玩的需求,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與觀察能力非常有利。但教師在借助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參加足球游戲訓練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注意思考動作要領,發揮出游戲教學的作用,指導學生在玩游戲的同時,觀察細節,提升體育專業性。具體而言,小學體育教師在負責組織安排課外足球訓練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組織學生通過玩游戲的方式,感受到足球運動的樂趣。需要注意的是:在組織課外足球訓練活動的前期階段,教師不能過多進行技術啟蒙和戰術指導,而應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從內心接受足球這項運動,為后續展開更加深入、專業性的訓練,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安排“護球”游戲環節:首先,安排一組學生負責傳球,另外一組學生負責奪球;其次,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傳球與奪球規則之后,組織學生參加“障礙傳球”和“障礙奪球”游戲活動,適當增加訓練的難度,循序漸進,增強學生參與課外足球訓練的自信心。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對學生思維與觀察能力培養目標。
(二)內外結合,保障時間,發展思維與觀察能力
在現如今的小學體育課程體系中,足球逐漸成為熱門運動,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升。但受課程和教學安排的限制,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能夠真正參與足球訓練的時間比較少。為了保障學生能夠通過足球訓練,提升思維和觀察能力,教師就需要注重課內外教學的結合,一方面,保障學生參與足球訓練的時間;另一方面,能夠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同時,強化各項技能。課內外教學的結合還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和能力的遷移,幫助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點。具體而言,小學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足球訓練時,可以將課內訓練延伸到課外,即利用課堂時間,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戰術理論、籃球技巧等,然后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安排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引導學生積極發散思維,認真思考戰術理論實踐方法,仔細觀察動作要領,讓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課外時間活動中。
(三)技術啟蒙,專業訓練,發展思維與觀察能力
足球作為一門講究戰術的體育運動項目,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技術啟蒙就顯得至關重要。當完成某階段的理論知識講解之后,教師就需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技術啟蒙訓練活動,讓學生接受專業性的足球訓練,以此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在每次組織課外足球訓練活動時,教師要給學生示范正確的動作,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并且思考要領,把握精髓,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與行動,掌握足球專業技術。此外,學生要想成為優秀的足球運動員,就必須擁有敏捷的思維能力,同時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而該目標的實現,一方面,依賴于長期訓練;另一方面,也依賴于教師的技術啟蒙和專業指導。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組織開展課外足球訓練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明確技術啟蒙和專業訓練目標,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
例如,顛球對于運動者的身體協調能力要求較高,教師需要讓學生通過思考領會到如何放松膝蓋,同時注意腳踝關節不能松弛;顛球過程中,雙腳不能站著不動,而需要小碎步移動起來,注意調節中心,這樣才能控制好足球。針對這些技術要領,教師需要采取邊講解、邊示范的引導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和實踐,發展思維能力與觀察能力。
(四)動作練習,提升水平,發展思維與觀察能力
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外足球訓練的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不僅需要進行動作示范,講解動作要領,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練習,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對動作要領的感悟,提升專業化水平。事實上,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需要進行反復的練習,否則運動員們無法完全掌握動作要領。足球這項體育運動也不例外,小學體育教師應該重視這一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課外時間,組織開展動作練習訓練活動。同時,在指導學生進行足球短傳技術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腳弓傳球等動作要領,引導學生反復思考與練習。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法,組織學生進行足球技能訓練,安排學生展開具有針對性的訓練,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訓練,提升足球運動技能。在具體選擇訓練方法的過程,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特征和教學要求,確保教學方法的可行性。
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兩人一球,間隔5—15米,來球停穩后再用腳弓或腳背傳出”的練習方法,引導學生掌握“停短傳球”技能,發展思維與觀察能力。如在指導學生進行顛球技術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如下方法,組織學生反復訓練,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和移動,提升學生的足球運動專業化水平,發展學生的思維與觀察能力。即:帶領學生嘗試使用不同的部位顛球,如左右腳的腳背正面、腳內側、腳外側,左右大腿等,可以單部位練習停球,或者多部位同時練習停球。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安排兩名學生為一組,交替顛球。顛球平穩之后,一腳踢高,然后想辦法把球停下來,盡量一次性停穩,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練習,從而達到鍛煉學生思維、觀察能力、專業技能水平的目的。
四、結語
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參加足球運動,還應充分利用課外時間調動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同時組織具有針對性的足球練習活動,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動作要領,提升專業技術水平,讓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發展,思維與觀察能力得到提升,促進素質教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劉陽平.淺談小學低段課外足球活動及其意義[J].體育師友,2017(4).
[2]楊世春,張小婭.巧用微視頻規范練足球——微視頻在農村小學足球訓練中的應用[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6).
[3]陸曉東.對小學生如何進行足球訓練的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29).
[4]王麗霞.小學課堂足球和課外足球配合實施的策略[J].名師在線,2016(6).
[責任編輯 薛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