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 齊玲 唐恬 文剛 李曉蘭
摘 要:自動化改革后,縣級觀測業務重心依然包括觀測裝備維護維修。《儀器技能實踐》課程因實用、操作性強等特點深受學員喜愛。關于該門課程,干部學院帶領各分院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面對5G時代、氣象教育培訓改革新形勢,本文針對《儀器技能實踐》課程出現的一些問題,做一個初步的探討,并提出應對策略的,以期能夠提升儀器技能與實踐教學培訓能力。
關鍵詞:儀器技能實踐;混合式教學;SPOC;5G
1 背景
2012年開始,干部學院及8個分院陸續開展觀測業務上崗培訓班已超過90期,在考試大綱和教學計劃的制訂過程中,充分考慮了觀測員組織需求、崗位職責和個人需求。統一考試大綱、統一教學計劃、統一實習實訓環境、統一教材、統一考試。隨著業務改革進展,儀器技能實踐課程依然非常重要。
目前,氣象教育培訓面臨如下嚴峻形勢:第一,由于氣象教育培訓改革,氣象教育培訓面臨收費問題,很多業務學習以壓縮授課學時,以減少經費問題;第二,面授培訓,會暫時減少培訓學員擔任的工作;第三,5G信息技術新時代的到來。
2 存在的問題
在干部學院領導下,目前,《儀器技能實踐》課程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新形勢下依然反映出一些問題,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學習資源儲備不足。地面氣象裝備保障雖然已經有部分網絡學習資源,也有一些虛擬實訓系統,但是,學習內容沒有推陳更新,沒有跟進綜合氣象觀測改革的步伐。
第二,授課方式單一。目前授課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網絡授課,另一種是現場課堂授課。面對新形勢下氣象教育培訓,網絡授課質量難以保證,現場授課經費是巨大挑戰。
第三,人工智能在教學中應用不足。5G時代的到來網絡信息層爆炸式增長目前,地面氣象裝備教學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教學課程非常少,亟待開發人工智能相配備的技術。
第四,設備老化,沒有跟進改革步伐。
2020年3月,《中國氣象局關于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指出:“調整縣級觀測業務職能,推進縣級觀測業務重心向觀測裝備維護維修和現場核查、標校或檢測、質量管理等轉變。”[1]觀測裝備維護維修依然是新形勢下的觀測業務重心,但是,四川分院目前沒有跟進儀器的改革步伐,比如:還沒有安裝多溫、多雨、天臉等設備,但這些業務已經在氣象業務當中普及展開。
3 應對策略
在新形勢下,針對四川分院《儀器技能實踐》課程出現的問題,提出如下解決方案:(1)籌備豐富的教學資源。(2)多措并用教學方法。(3)多管齊下師資培養。(4)跟進氣象業務改革步伐。(5)跟進信息爆炸時代新技術。
3.1 籌備豐富的教學資源
(1)錄制視頻課程。錄制視頻課程包括,45分鐘的常規課程和短視頻微課。在5G時代,同時為了符合成人教學的特點,短視頻更受青睞。微課可以幫助講透知識點技能點,在技術運用上應該遵循適度原則。[2]微課目標要明確,選題要合適,內容科學成系列。
(2)尋找優質教學資源。除了錄制視頻課件,應該充分運用各類平臺,諸如慕課、精品課程、云平臺等,尋找優質教學資源。各種課程優缺點如下表,我們可以量體裁衣,結合課程本身特點,挑選適宜的優秀課程。
3.2 多措并用教學方法
針對氣象教育培訓面臨的新形勢,重點加強對“遠程+面授”混合式培訓方法研究。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氣象教育培訓也應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多種教學手段并駕齊驅。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慕課、智慧教學、雨課堂、遠教平臺、微信公眾號、抖音平臺及其他的網絡平臺。學習研究多種混合式教學方法:
(1)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把老師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課堂,翻轉為學生以“學”為中心的學堂,從而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前,線上自主學習,課內實際操作,答疑解惑,課后線上鞏固復習。[4]
(2)抖音微課+課堂實訓+課后鞏固。抖音微課特點:短、頻、快,互動留言區,開門見山,不浪費1秒等特點。[5]
關注后手機移動端隨時可以翻閱,針對某個知識點隨時留言區互動,符合成人教育特點。
《2019抖音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4億。[6]《2019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7.25億。[7]中國氣象局于2019年3月入駐抖音,借助公眾喜聞樂見的新形式、新手段,更好地傳遞氣象信息、普及氣象知識、講述氣象故事。2019年8月24日,41歲的《新聞聯播》入駐抖音和快手,讓人們大呼接地氣,可見短視頻平臺的影響力有多大。[5]
(3)SPOC。與MOOC相比,SPOC更加強調“小規模”和“特定人群”。SPOC是教師帶領學生,利用MOOC的在線視頻、資料、習題、評價、討論等功能,將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混合教學模式,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靈活、更有效率、更有針對性。哈佛、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清華大學等名校均已開展SPOC這種小而精的課程類型。[9]
3.3 多管齊下師資培養
(1)加強專職教師現代教育方法。結合5G技術,加強專職教師移動通信技術與現代教育培訓方法學習研究。結合現代教育培訓方法,定期舉辦名師講座,加強專職教師現代教育培訓理念學習,引導專職教師注重氣象教育培訓規律研究。多渠道指引專職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
(2)加強專職教師氣象業務知識和技術學習。安排專職教師定期輪訓制度,到基層臺站、市局氣象信息與裝備保障中心、省局氣象探測數據中心實習,熟悉縣級綜合氣象業務、省市級綜合氣象觀測業務,掌握綜合氣象業務流程,掌握新型觀測設備相關知識和技術,提升綜合氣象觀測教學教研的知識和能力水平。
(3)教研相長,加強專職教師教學科研能力。設立科研課題,強化教研科研。定期設立氣象業務培訓重點科研課題,在經費上予以傾斜,鼓勵專職教師研究解決氣象業務培訓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同時,大力開展教研活動,營造良好研教研學氛圍。
3.4 跟進氣象業務改革步伐
關注氣象業務現狀和發展趨勢,瞄準氣象業務短板弱項,對接氣象業務發展需求,提前預購氣象業務新設備和新儀器,開發具有針對性的培訓項目,有力助推氣象業務服務質量提升和業務新技術推廣應用。
3.5 跟進信息爆炸時代新技術
2019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的主題為“智能互聯”,大會從5G、AI、Big data等方面進行了討論。5G時代,通過VR、AR技術進入虛擬教室。虛擬現實(VR)可對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場景進行模擬;增強現實(AR)是創造出虛實融合的場景;混合現實(MR)是創建出新的可視化場景的技術。[10]
圍繞提升培訓實效,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氣象觀測業務《儀器技能實踐》課程,大力推進實踐操作式、虛擬仿真式、情境模擬式、體驗式、研究式、案例式等培訓方式方法,實現教學相長。積極探索混合式培訓模式下培訓教學組織和管理的方式方法,強化教學管理,狠抓培訓質量,切實提升培訓質量和效益。
4 結語
對于大部分教師而言,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授課模式,面對氣象干部教育培訓的新形勢,考量著各位氣象教學工作者。氣象干部培訓管理者和教師如何抓住機遇、迎難而上、科學培訓,不斷推進氣象在職教育培訓教學改革,是亟須解決的問題。就目前而言,混合式氣象教學培訓仍需繼續,如何保障“網絡+面授”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混合式教學質量,還需要所有的氣象培訓教學工作者共同去思考和探索。同時,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在新形勢下,《儀器技能實踐》課程需要跟進改革步伐,規范教學質量分析,切實解決培訓面臨的各種問題,才能保質保量地培養出符合氣象業務需求的氣象裝備保障人員。
參考文獻:
[1]中國氣象局關于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
[2]胡小勇.設計好微課[M].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23.
[3]“抖音”微視頻在線上教學平臺中的優勢與實踐[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9,37(6):185-187.
[4]汪曉東,張晨婧仔.“翻轉課堂”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8):11-16.
[5]呂白.人人都能做出爆款短視頻[M].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97-99.
[6]2019抖音數據報告.
[7]2019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
[8]中新網,zhong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08-25/8937254.shtml.
[9]張繼芳.5G智能技術在網絡教育中的應用[D].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161-162.
[10]宋長青.面向程序設計類課程的MOOC+SPOC混合教學模式[D].科研教育,2020,43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