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中琛 張麗晶
摘 要:柔性管理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方式,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輕松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可持續發展。因此,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班主任應該對工作模式進行創新和升級,通過柔性管理模式,搭建師生互動的平臺,增強班級凝聚力,讓學生在班級里健康成長,推動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柔性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3-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87
班主任是學校里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班級教育教學的組織者和承擔者,需要管理好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活動、行為習慣等,可以說是班級的“靈魂”。在班主任工作中滲透柔性管理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這種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師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對班級產生歸屬感。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班主任工作方式弊端凸顯,沒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沒有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也沒有走出應試化管理的怪圈,導致學生對班主任產生抵觸情緒,不愿意配合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工作。因此,為了更好地管理學生,班主任工作要體現人文關懷,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想學生之所想,充分發揮柔性管理藝術,促進班主任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柔性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注意角色置換,學會理解學生
有些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采用剛性管理原則,以自己的權威去震懾學生,不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凡事都要聽班主任的話,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對班主任的誤解,使班集體出現不和諧因素,導致班級渙散。而運用柔性管理就會改善這種狀況,柔性管理具有持久性,打破了傳統以教師為主的管理模式,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此外,班主任要注意角色的置換,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學生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養成的習慣和樹立的價值觀念將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言行和心理,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學生心理出現的問題,那么容易讓學生走上歧途。班主任還要理解學生,不做學生的敵人,而是做學生的朋友,讓學生對班主任敞開心扉,經常與班主任交流生活和學習的感受,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二)樹立平等意識,尊重全體學生
有些班主任缺乏職業道德,經常會區別對待學生,如對優等生和顏悅色,給他們提供學習的幫助,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而對學困生則漠不關心,一旦學困生犯錯誤,就會嚴厲的批評,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在柔性管理中,班主任要一視同仁,統籌兼顧,讓優等生和學困生處于平等的地位,在班級中都具有話語權。學困生可能學習成績稍差一些,但是他們在其他方面具有較強的天賦,比如體育、音樂等,班主任可以挖掘他們的天賦,讓學困生也有展示才華的機會。當學困生產生了存在感和歸屬感,他們就會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同樣,班主任要尊重每一名學生,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必須得到應有的尊重,班主任不要在課堂上佯裝威嚴,企圖通過這樣的方式震懾學生,讓學生害怕自己,便于班級管理。要想贏得學生的愛戴,班主任必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真心對待學生,久而久之,學生也會更加喜愛班主任。
(三)加強情感交流,激發學生潛能
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內心感受,他們渴望得到班主任的認可和表揚,希望班主任會與他們有深入的交流。因此,班主任應該確保學生的人格是平等的,引導學生自覺遵守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而不是強制學生去執行,學生對班主任的態度會有新的轉變。柔性管理重在實行自我管理,班主任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讓學生把班級當成一個大家庭,激發學生的潛能,學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從另一個角度看,情感交流也是最能打動人心的方式,所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就是這個道理。當學生在集體活動中表現出色,班主任要用激勵性的語言表揚學生,分享學生的喜悅。當學生在學習上退步時,班主任要安慰學生,幫助學生查找原因,從而對癥下藥,提高學習成績。當學生不注意班級衛生時,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看到地上有垃圾及時撿起,帶頭與學生一起做值日,這樣就會改變學生內心的想法。
二、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策略
(一)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把握學生個性差異
愛是師生關系的根本,班主任如果沒有愛,就不可能與學生融洽相處,更不可能進行有效的教育。時代呼喚和諧,社會提倡和諧,班級更離不開和諧,在班級中如果一味追求班主任的權威,那么會造成師生之間的不平等,因此班主任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與學生互相關愛,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讓班集體充滿希望。心胸豁達、一視同仁的班主任會得到學生的認可,以坦誠獲取信任。教育界流行著這樣一段話:把學生當天使,那么你就在天堂;把學生當魔鬼,那么你就在地獄。因此,班主任要重視學生的學習困難,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在課后幫助學生復習功課,改變學生對學習的畏難情緒;正視學生的頂撞冒犯,對于缺乏自控能力,容易沖動的學生,要冷靜的對待,幫助他們端正心態,健康成長。此外,班主任要把握學生的個性差異,給學生提供展示個性的平臺,幫助學生自己優勢去彌補劣勢。
(二)發揮教師人格魅力,潛移默化感染學生
柔性管理就是讓學生通過班主任的言行和素質去感受班主任的高尚人格,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受到啟發和教育,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班主任是學校里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可是說是學生的慈父嚴母,那么必須要無微不至的關懷學生,春風化雨,循序善誘,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對此,班主任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品性,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如要想學生上學不遲到,自己必須要遵守時間;要想學生保持正確的坐姿,自己必須要儀表莊重,言行得體;要想學生熱愛勞動,自己必須要帶頭勞動。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日常工作中把學生放到首位,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應該掌握詳細的信息,就能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排憂解難。班主任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學識淵博的班主任更能吸引學生,讓學生產生崇拜感,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在這樣的感召之下,學生都充滿了朝氣,塑造了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三)注重新生入學引導,形成民主自由氛圍
新生在入學階段會出現一些問題,如在集體生活中的適應情況,學生的心理容易產生波動;班級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學生容易忽視課堂紀律;進入學習狀態的速度慢,學生成績出現下滑。一般來說,新生入學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這就需要班主任加強對新生的入學引導,發揮柔性管理的作用,構建民主、自由的班級氛圍,讓學生融入進來,展開新的體驗。班主任要及時了解新生的情況,包括學習水平、家庭情況、個性愛好等,落實好貧困生和孤殘學生的情況,建立起學生的檔案,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確保入學教育工作,以及今后各項學生工作順利開展。新生入學后,班主任要在班會上組織學生進行自我介紹,讓師生之間互相了解,有特長的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特長,這樣有利于加深印象,活躍班會氛圍。班主任還可以帶領新生一起為班級做好事,如一起領教材、一起打掃班級衛生等,使入學工作獨具特色。
(四)創新班級管理模式,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頭戲,傳統的班級管理重成績、輕管理,把成績作為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把很多學生的優點都置之不理,管理問題層出不窮。在推行柔性管理的今天,班主任應大力創新管理方式,使班級管理細致化和規范化,可以采用獎懲并施的方式,當學生對班級發展做出貢獻的時候,要給予獎勵,無論是物質獎勵還是精神獎勵,都將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當學困生犯錯誤時,要堅持正面教育,擺事實、講道理,并給予“懲罰”,如抄寫一首古詩,學生既受到了教育,又強化了知識,培養自律的行為意識。班主任還要發揮班委會的作用,使其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和智囊團。對于班干部要進行民主選舉,只要有意向擔任班干部的學生都可以到講臺上陳述自己的想法。同時,班干部實行輪流制,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搭建班級組織架構,經過班主任的指導和培養,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五)構建家長交流平臺,實現家校聯合教育
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應該是常態化的,而不是只有學生犯錯誤了才去聯系家長。要把家校溝通放到重要的位置,班主任和家長共同教育學生,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少走彎路,家校聯合教育。班主任要定期舉辦家長會,邀請家長到學校一起探討學生的教育問題,請家長建言獻策,根據家長的提議適當改變教育方式。建立家長微信群,給學生家長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家長之間或者家長和班主任之間都可以在群里溝通,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應及時將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學校的政策等發到班級群里,做好對家長的傳達工作。班主任還可以開展“家長課堂”活動,向家長進行親子關系、學習陪伴、飲食安全等方面的指導,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學生家長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可以邀請家長到學校參加親子活動,拓寬家校聯系渠道,帶領學生到戶外去做游戲,通過比賽的形式展現出學生的精神風貌,培養拼搏精神。
三、結語
總而言之,加強柔性管理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作為班主任,必須要積極倡導柔性管理,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真正走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并給予幫助。此外,班主任還要創新工作方式,建立系統化的班級管理體系,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尊重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趙金龍.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z1).
[2]朱若冰.淺談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21).
[3]李素春.淺析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4).
[責任編輯 胡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