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慶娟 王媛媛
【內容摘要】課堂管理質量是決定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們要結合當地教學實際情況制定高效課堂管理對策,將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為此,我們教師不僅要研讀教材內容,同時還要深入了解學生,掌握學生最新動態;不僅要從教學策略上進行優化調整,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實際需求,做到教學工作面向全體學生,保障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 課堂管理? 策略
教學是由“教”和“學”共同組成,既離不開“教”,也離不開“學”,只有“為學而教”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廣大教師要保護好課堂這塊教學的主陣地,精心經營,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養成主動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打造高質量課堂教學,提高課堂管理的質量水平。
一、制定科學教學目標,保障教學順利開展
教學目標具有指向作用,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選擇上教學目標起到了決定性影響,因此,我們教師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1.分析教學本質,明確教學方向
在制定教學目標前教師要對教材知識內容核心內涵有一定的認識,結合學生發展需求和時代發展的要求確定教學的基本方向,為教學目標的制定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在教書的同時完成育人的目標。想要實現深度教學首先就要提高教學的豐富性、嚴密性和關聯性,挖掘知識內涵,回歸教育本質,滿足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求,打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其次,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完成對教材內容的深度探索,保證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
2.完善教學體系,與目標相統一
為了實現深度教學,要積極完善教學體系,在課程、課時、活動教學以及單元學習幾個方面都要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做到要求與目標相統一,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掌握科學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一,制定課程目標,課程目標具有綱領效果,是教育教學的整體方向;第二,單元學習目標是階段性學習計劃的總結,具有銜接前后知識點的作用,是學生構建知識框架的重要基礎;第三,課時目標和活動教學目標是日常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新課程要求最主要的實踐途徑,要確保目標具有可實施性和可行性,保證課時活動順利進行。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預期教學任務,實現預定教學目標,一方面需要教師全面分析教學內容,把握教學進度和教學節奏,另一方面需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綜合素養。
另外,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跟進學習進度、加快知識吸收三個方向考慮,既要確保目標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時又要突出教學的重點以及核心任務,完善教學體系,實現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相互統一。
3.突出學生主體,確保目標明確
由于不可預期原因,教學目標一般都是動態變化的,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研究課程內容,將教材內容吃透,用動態詞匯陳述教學目標預期結果,確保目標清晰明確,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圍繞學生發展開展教學計劃。根據國家教育部門的要求,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遵循對應的標準要求,確保教學過程的體驗性和可行性,體現國家對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心和新課程標準的堅決性。
二、整頓課堂紀律環境,打造良好課堂氛圍
紀律性是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想要維持好的教學的環境,提高教學的質量效率,就必須有紀律約束。初中生性格活潑,但教師在學生的心中還是具有一定威懾力的,教師提出的要求學生也會選擇服從,所以,教師要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定課堂規范,用紀律規則嚴格要求學生,學生的行為活動要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嚴于律己,明白在課堂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自己需要遵守的規則是什么,進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其次,規則的面向對象是全體學生,教師要制定嚴格的懲罰和獎勵措施,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大家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執行規章制度,該獎勵的學生要給予獎勵,該懲罰的學生要接受處罰,不偏不倚,一視同仁,這樣才能使課堂規范快速成型,獲得學生們的支持和信任,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嚴格遵守課堂規范,嚴于律己,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打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堂是一個縮減版的公共環境,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維護,課堂環境的好壞不僅會影響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同時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也跟課堂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想要維持好的課堂環境合理懲戒是必不可少的,對于敢于挑戰規則,破壞規矩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實施懲戒,避免個人不良行為影響到大家的公共利益,還其他同學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教師要分清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先后順序,發生利益沖突時個人利益為集體利益讓步,這也是公平公正原則的重要體現。
三、拉近師生之間距離,給予學生人文關懷
教師是課堂的管理者和執行者,想要讓學生主動配合并支持教師工作首先就要贏得學生們的信賴和歡迎。通過日常教學觀察不難發現學生如果喜歡任課老師,那么學生就喜歡這位任課老師教的課程,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配合教師工作,課堂氛圍積極活躍,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如果任課老師不受學生們歡迎,課堂教學工作就會百般不順,嚴重的話還會影響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因此,師生關系是影響課堂管理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的過程,師生關系和諧才能打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為此,教師要多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給予學生人文關懷,拉近師生距離,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信任老師,喜歡老師,積極配合老師開展課堂管理工作,打造積極向上的課堂環境,提高課堂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四、創新教學組織方式,提高課堂管理質量
個體差異是集體團隊必然存在的問題,公平公正原則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個體發展的要求。因此,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師要承認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根據學生個體需求的不同創新教學組織方式,使教學管理更加靈活,形式更加多樣化,滿足各層次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做到教學因材施教,管理公平公正。分層教學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采取的一種公平公正教學策略,體現了教師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尊重,兼顧各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和發展需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擁有更多的收獲,獲得更大的進步和成長。
首先,教學內容分層,按照學習難度劃分不同的幾個層次,讓學生分配到適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學習內容,保證全體學生都能學有所獲,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其次,課后作業和隨堂練習也要分層設計,兼顧各層次學生的要求,保證學習任務難度在學生能力范圍以內,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完成對應的學習任務,獲得更大的進步空間。
五、借助課堂生成資源,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已成為時下教學的重中之重,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進行創新,變革學習方式,滿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需求。為此,廣大教師要不斷在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自我追問,養成敏銳的洞察力,抓住教學過程中的生成資源,發揮教育資源的優勢和價值。教學就是在一段未知方向上行進的旅程,不能遵循固定的路線,而要不斷去發現欣賞沿途的風景,探索未知的通道,享受旅程的激情。比如,在沉寂許久后學生突然發表了一段精彩的演講,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某位同學突然有了一段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都可以轉化為優秀的教育資源,教師要及時抓住,讓課堂因為不斷未知的生成而充滿激情。
六、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制定目標的第一步,之后還要對學生深度學習的進度、成果、收獲、表現進行信息搜集、記錄、處理等相關工作,全面了解學生深度學習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對教學策略進行優化調整,改進教學目標,打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因此,要積極完善評價體系,及時掌控目標完成的進展情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評價
評價的核心內容就是目標完成進度情況,所以,教師在評價環節中,要緊扣教學目標進行,與教學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根據學生反饋的深度學習情況提出寶貴意見,優化調整教學策略,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學習的進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探究方向,保證深度學習的有效性。
2.緊跟教學進度全程評價
評價要緊跟教學進度,做到貫穿全程,在需要的時候及時檢測深度學習情況,全面了解學生的最新學習動態,指導學生做好階段性總結,反思學習過程,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保證學習的質量。
3.評價主體要保持多元化
評價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此,要保持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堅持小組互評、學生評價、教師評價、自主評價相結合,打造平等、民主、科學的評價體系,關心學生發展需求,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在評價激勵下,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4.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根據學科標準和階段性教學目標的差異,評價方式也要呈現多樣化的趨勢,保證評價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比如,使用檔案袋記錄學生的成長經歷,通過走訪談話的方式給予學生關心和鼓勵,使用問卷測試的方式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等等,借助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為學生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總之,高質量的課堂教學需要有效的課堂管理作為基礎,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規范意識,規范自身的行為,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在良好教學氛圍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能力,提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阮新興. 初中教學管理的優化策略探析[J]. 名師在線,2020(21).
[2] 應小和. 隱性教育在初中教學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14).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楊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