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太
(甘肅省秦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秦安741600)
玉米是秦安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年均播種面積占糧食總播種面積的30%以上,產量占糧食總產的40%以上,玉米的豐欠在全縣糧食總產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隨著科技興農進程的推進,玉米雜交品種及其配套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玉米產量不斷提高。但秦安縣春、伏旱極為嚴重,人畜飲水困難,玉米產量低下,因此要擴大玉米種植面積,提高玉米單位面積產量,必須篩選出一批抗旱性、抗逆性好的新品種。鑒于此,于2020 年進行了玉米新品種的抗旱性、豐產性品比試驗。
偉隆 105、巡天 1102、吉祥 1 號、寶單 9 號、寶單918、金科 2 號、五谷 704、五谷 635、正成 018、登海3622、中種 8 號、福地 201、高玉 811、先玉 335(CK)。
試驗設在秦安縣王鋪鎮連灣村姜耀偉家承包地里,試驗地海拔1 870 m,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土壤為黃綿土,肥力中等。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重復3 次,小區面積19.8 m2(3.3 m×6 m),重復間及小區與保護行之間統一留50cm 走道。實行全膜雙壟溝種植,每壟寬110cm,平均行距55 cm,株距33 cm,密度5.7 萬株/hm2。保護行種植2 壟,與處理同密度,采用對照品種。
試驗于4 月6 日覆膜,4 月7 日播種,各處理均采用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模式,播深5 cm 左右。施肥量:優質腐熟農家肥45 000 kg/hm2、純N 138 kg/hm2、P2O5120 kg/hm2。農家肥覆膜前結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全部磷肥及氮肥的1/2 在小壟中間開10 cm 深的溝一次性集中條施,再按覆膜要求規范起壟覆膜;剩余1/2 氮肥于大喇叭口期提前1 周、在距離玉米基部12~15 cm 的壟溝中,打孔穴追施植株基部。4 月20 日左右出苗后勻苗、間苗、補苗,5 葉期定苗。5 月23日左右中耕除草,5 月26 日施尿素34.5 kg/hm2,追施拔節肥,6 月25 日施尿素34.5 kg/hm2,追施穗肥。
從表1 可以看出,巡天1102、吉祥1 號、金科2號、高玉811 的生育期最長,為151 d;先玉335 的生育期最短,為143 d;寶單9 號、五谷704、正成018的生育期都為150 d;偉隆105、寶單918、五谷635、福地201 的生育期都為148 d;中種8 號的生育期為147 d,登海 3622 的生育期為 146 d。
從表2 可以看出,寶單918 株高最高,為245 cm;福地201 穗長最長,為21.06 cm;參試品種穗行數介于14~18 行,金科2 號和寶單918 穗行數均為18行;登海3622 行粒數最多,為42.8 粒;金科2 號穗粒數最多,為728.46 粒。
由表3 可知,產量最高的是金科2 號,比對照增產5 171.72 kg/hm2,增產幅度62.59%;其次是正成018,比對照增產3 494.95 kg/hm2,增產幅度42.30%;其余品種除高玉811 減產外,均比對照有不同程度的增產,其中寶單918 比對照增產2 858.59 kg/hm2,增產幅度34.60%;登海3622 比對照增產2 767.68 kg/hm2,增產幅度33.50%;福地201 比對照增產2601.01 kg/hm2,增產幅度31.48%。

表1 各參試品種全生育期比較

表2 各參試品種經濟性狀比較

表3 各參試品種產量比較
由于2020 年7—8 月連續無有效降水,加之氣溫高,造成了一部分不耐旱品種嚴重減產。品種金科2 號、正成 018、寶單 918、登海 3622 和福地 201 在干旱條件下表現良好,產量均在10 500 kg/hm2以上,品種適應性強,病蟲害少,可在秦安縣干旱半干旱山區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