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花
(甘肅省山丹縣經濟作物指導中心,甘肅山丹734100)
可降解地膜是傳統地膜的新型替代產品,既具有傳統地膜的增溫、保墑、除草、防蟲等功能,又具備自然降解的能力,使用后可在一定時限內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質,避免了傳統地膜回收難、回收不干凈造成的殘留問題,其主要分為2 大類,一類為全生物降解地膜,另一類為氧化生物降解地膜,其中全生物降解地膜更加符合農業種植需要。
為了驗證不同厚度和不同顏色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程度及對作物產量的影響,2019 年在山丹縣清泉鎮城北村進行全生物降解地膜試驗。
試驗設在山丹縣清泉鎮城北村,試驗作物為馬鈴薯,種植品種大西洋,采用壟作覆膜方式種植。供試地膜為蘭州鑫銀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銀環)生產的白色(0.01 mm、0.008 mm)、黑色(0.01 mm、0.008mm)全生物降解地膜,普通PE0.01 mm(白色、黑色)地膜,地膜幅寬均為110 cm。
不同厚度可降解地膜設4 個處理,不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分別為鑫銀環0.01 mm 白色降解膜7 壟、鑫銀環0.01 mm 黑色降解膜7 壟、鑫銀環0.008 mm白色降解膜7 壟、鑫銀環0.008 mm 黑色降解膜6壟,種植面積0.27 hm2。
不同顏色可降解地膜設4 個處理,不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分別為鑫銀環0.01 mm 白色降解膜7 壟、鑫銀環0.01 mm 黑色降解膜7 壟、普通PE 0.01 mm白色地膜7 壟、普通PE 0.01 mm 黑色地膜5 壟,種植面積0.33 hm2。
4 月 12 日覆膜,4 月 13 日播種,9 月 17 日收獲。將底肥用播種機均勻施入后,先起壟,再用覆膜機覆膜。壟距110cm,壟寬70cm,株距15cm,播種4 200 kg/hm2。

表1 不同厚度地膜降解情況調查 單位:d(覆膜后)
參試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有蘭州鑫銀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0.01 mm 白色、0.01 mm 黑色、0.008 mm 白色、0.008mm 黑色 4 種,均可以正常使用。
根據觀測結果,示范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作物生育期內均發生了肉眼可見的明顯降解,膜面強度隨時間逐漸下降,破裂首先發生在出苗孔附近。0.008 mm白色地膜覆膜后70 d 進入開裂期,104 d 進入碎裂期;0.008 mm 黑色地膜覆膜90 d 后進入開裂期,比0.008 mm 白色地膜進入開裂期遲20 d,之后一直處于開裂期;0.01 mm 白色地膜覆膜后86 d 進入開裂期,比0.008 mm 白色地膜進入開裂期遲16 d,之后一直處于開裂期;0.01 mm 黑色地膜一直處于誘導期,機械收獲時所有示范地膜被壓碎翻入土壤(見表1)。
從表2 可以看出,覆蓋地膜的馬鈴薯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在143~158 d,其中覆蓋鑫銀環0.01 mm 白色地膜的馬鈴薯生育期為150d,較覆蓋PE0.01 mm 白色地膜晚熟7 d;覆蓋鑫銀環0.01 mm 黑色地膜的馬鈴薯生育期為155 d,較覆蓋PE 0.01 mm 黑色地膜晚熟7 d;覆蓋鑫銀環0.008 mm 白色地膜的馬鈴薯生育期為153 d,較覆蓋PE 0.01 mm 白色地膜的馬鈴薯晚熟10 d;覆蓋鑫銀環0.008 mm 黑色地膜的馬鈴薯生育期為158 d,較覆蓋PE 0.01 mm 黑色地膜的馬鈴薯晚熟10 d。

表2 作物生育情況調查 單位:d(覆膜后)
經測產分析(見表3),覆蓋不同厚度可降解地膜獲得的馬鈴薯產量不同,覆蓋鑫銀環0.01 mm 白色全生物降解地膜馬鈴薯產量最高,為35 774 kg/hm2,比覆蓋鑫銀環0.008 mm 白色地膜馬鈴薯產量高。覆蓋鑫銀環0.01 mm 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馬鈴薯產量最低,為 34 774 kg/hm2。
不同顏色可降解地膜對比試驗表明(見表4),蘭州鑫銀環0.01 mm 白色降解膜較對照普通PE 0.01 mm 白色地膜增產3 046 kg/hm2,增產率9.1%;蘭州鑫銀環0.01 mm 黑色降解膜較對照普通PE 0.01 mm 黑色地膜減產2 500 kg/hm2,減產率7.6%。
相對于普通地膜,鑫銀環白色降解膜產量表現良好;所有全生物降解地膜都有不同程度地降解,建議在生產中小面積推廣應用。

表3 不同厚度可降解地膜對比試驗產量統計

表4 不同顏色可降解地膜對比試驗產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