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貨與人的故事,先從2個數字說起。
177億元,來自于北京一家非常知名的商場SKP,它是中國最成功的奢侈品商場之一。在這里客戶簡直就像不要錢一樣不停地買買買,店慶一天的營業額能超過10億元人民幣。177億元是這家商場2020年的銷售額。
310.9億元,但不是哪個商場或集團創造的,這是一個人,或者說,一個IP帶來的,她就是薇婭。2020年她的直播帶貨銷售額是310.9億元。
每個人看到這2個數字可能都會震驚一下。一個個體IP,為何能創造出超過一個商場甚至是一家公司集團的銷售額?
薇婭是預示行業巨變的一個個案,未來這樣的案例會越來越多。
對于消費產業來說,從以往的渠道為王到內容為王,尤其是5G時代內容渠道和內容形式的多樣化,都會持續推動整個消費行業的變革。像薇婭這樣的例子會越來越多,這個趨勢已經顯而易見。
過去的線上交易渠道,這個過去,可能僅僅是兩三年以前,基本上只在以阿里和京東為主的幾大電商平臺,是以人找貨的模式發生,消費者通過搜索商品,去電商平臺直接購買。
現在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是交易場景不斷豐富,模式也從人找貨過渡到了貨找人和場找人,推薦和匹配的邏輯也因此發生了根本變化。
現在,在抖音、快手、B站、微博……用戶能接觸到商品的機會是無窮無盡的。即使是短視頻平臺這樣一個單一的渠道,每天用戶的平均使用時長也超過一個小時。而對于過去的電商來說,消費者往往是需要商品的時候就過來買,買完了就走。用戶使用習慣的巨大變化,標志著有巨大的機會隱藏在用戶每天超過一個小時使用的App中。
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新的趨勢和機會。因為用戶消費自己的時間、資源、精力的場景越來越多,當下的人、貨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消費空間時間也在不斷延展。
由于消費內容的豐富,現在的消費者獲得信息的渠道以及進行決策的依據也越來越多元,消費者變得越來越有主張,越來越有主權意識,也就是說消費主權時代已經慢慢到來。
在人、貨重新定義的基礎上,交易時間和交易空間也得到越來越大地延展,甚至可以隨時隨地交易。有人夜里12點還在看直播,一邊看一邊跟著主播下單;本意是看公眾號或短視頻,但看著看著發現“哎,其實是在介紹商品?”很多用戶順便就會買了,而在這一分鐘前可能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需求。這樣的交易場景在未來會越來越常見。
在這個“萬物皆媒”的時代,消費者接觸到的媒體實在是太多了,營銷邏輯就從原來的少平臺、大曝光變成了現在的短傳滲透,這種邏輯實際上越來越像自然界創新擴散的邏輯。比如雜交玉米、水稻以及一些醫學方法在自然界都遵循這樣的擴散邏輯。這對于營銷的啟示是不再大面積鋪開,而是通過一個個小小的群體做短傳滲透,從小眾到大眾。

舉一個這兩年非常知名的一個美妝屆的案例,花西子與李佳琦的深度綁定:在市場中活躍時間僅有兩三年的網紅爆品花西子,在2019年實現了從小眾走向大眾的“破圈”傳播。而其中關鍵的是,品牌和主播李佳琦的深度綁定。
它最早通過邀請李佳琦擔任首席推薦官,在直播間推廣產品,后續還帶動了其他主播推薦。使這個2017年才創立的公司,通過與李佳琦這一IP合作,變成了美妝領域著名品牌,第一次參加天貓“雙11”就銷售破億元。
一個新品牌在這樣一個重度紅海競爭領域里取得這樣的成績,歸功于它采取了全新的營銷模式。也就是爆品從小眾圈層擴散至大眾群體的過程中,品牌營銷的重點從對品牌聲量和曝光的簡單追求,轉變成對品牌目標消費者的精準觸達。
而想類似三頓半咖啡、王飽飽、自嗨鍋、大疆等新國貨品牌的迅速崛起,離不開他們對新國貨消費人群的精準觸達。
過去,“90后”常常被詬病,如今的90后、00后卻是敢于擔當、樂于擔當的一代,同時也是撐起國貨消費市場的主力。“Z世代”的新人群,消費心理與行為習慣已經全面“換代”。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時代特征,裹挾在互聯網浪潮中出生、在移動互聯網陪伴中成長的Z 世代,是第一代移動互聯網原住民。不管是信息內容的獲取,還是商品與服務的消費購買,幾乎全部在屏幕中完成,真正在數字化環境中生存。
過去,老一代人往往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印象:進口=好貨。相比于父兄一輩,年輕人們借助互聯網,能夠更快、更全面地了解世界,以平等視角,接觸和體驗全球文化,“進口=好貨”的概念,在他們這一代身上逐漸消失。
這個世代的人群,有著更強大的文化自信,和天然的民族認同感。
在這個背景下,90 后、95后們顯然更容易接受國產品牌,甚至對民族品牌有一種發自內心的驕傲感和依賴感。年輕的一代,喜歡彰顯個性,對國貨擁有更多自信,因此更喜歡為國潮買單。而年輕人的認同感,催生了一批有質感的中國品牌。
Z世代也是具備天生的屏幕社交能力的一代,他們不斷擁抱新生事物,并且去表達與分享,主動成為心之所向品牌的推廣者。90后、00后對互聯網的黏性更強,熱衷使用短視頻、圖文短視頻、圖文等新型內容平臺,消費決策路徑縮短的同時進一步釋放購買力,成為新國貨在新媒體中更容易影響到的目標群體。
其實,Z世代多為獨生子女,相對來說成長比較孤獨,渴望融入到特定的圈子里。所以,Z世代也為社交消費,通過朋友推薦和媒體“種草”了解品牌、產生購買,吸引同好,跟上圈內潮流,維系共同語言。
毋庸置疑的是,90后、00后作為國貨品牌的消費主力軍,是品牌、商家都應該重點關注的人群。把握這些年輕群體的消費趨勢和喜好,國貨品牌如何推陳出新,推出更多符合這些年輕群體的審美標準的產品,是品牌、企業要著重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