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清
摘 要:地理學科具有很強的區域性,這是地理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地圖是高三學生認識不同地理區域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解決現實地理問題的有效工具。然而,許多高三學生在地圖學習方面未能實現良好的效果,導致其難以提升區域認知素養。根據學科特性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師應當加強對地圖教學的問題以及策略的研究,以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三地理;地圖教學;趣味游戲;多媒體
地圖是高中地理學科的一大特色,其在地理教育中的應用不僅體現在教材內容上,也體現在高考試題上。在教材內容方面,地圖能夠幫助學生探究地理現象、了解地理規律;在高考試題方面,地圖是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重要的解題條件。高三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階段,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命運。因此,高三地理教師需要合理應用有效的地圖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對高三地理地圖教學的問題以及有效性提升的策略進行研究,以期提升自身教學的整體水平。
一、 高三地理地圖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地圖教學的過程缺乏趣味性
高三階段的教學任務比較重,教學時間比較有限,所以高三地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會更加注重傳授的知識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地圖教學的趣味性,使教學過程變得平淡、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在這種課堂教學背景下,學生難以對地圖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也就不會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較強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自身的學習效率。這一問題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教師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傳授給學生更多的地理知識,但是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等要素。例如,教師在講解“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的知識時,會引導學生學習“中國溫度帶分布圖”,但是在教學時往往按部就班地講解“我國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等的分布”,很少引入生活語言等趣味元素,導致學生對各個溫度帶的分布地區記憶不深刻。
(二)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分離
地圖是對現實地理區域信息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時效性。部分高三地理教師在進行地圖教學時,只注重帶領學生認識教材上的地圖,不注重探析教材內容以外的地圖,這就導致地圖教學內容難以隨著實際生活的變化與發展得到及時的更新,造成地圖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分離的問題。在此問題的影響下,學生難以及時有效地了解區域地理信息的變化,不能實現動態學習的效果,這不利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確立地理觀念、提升地理觀察力,這個問題的形成與教師缺乏生活化教學和地理綜合教學的意識有著直接的關系。例如,在教學“我國陜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礦的分布圖”時,教師往往還是結合教材上或者舊課件上的地圖進行教學,沒有考慮到煤礦的消耗、增加等情況,導致教學過程局限在靜態中、地圖內容缺乏時效性。
(三)學生在學習中缺少展示機會
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然而在當前的地圖教學中,許多高三地理教師未能切實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導致學生缺乏成就感。在開展地圖教學時,教師往往側重于自身教學的過程,未能合理設計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實踐過程,不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展示。在此情況下,學生未能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難以開拓自己的地理思維,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這一問題的原因是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未能形成積極轉變課堂角色的意識。例如,在學習“我國東北地區的地形圖”時,教師往往一邊展示地圖,一邊告訴學生“大興安嶺處于什么位置”“松嫩平原處于什么位置”等,很少讓學生根據地圖自主總結東北地區的地形特征,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得不到提升。
(四)高中生的答題能力有待增強
地圖是地理試題的構成元素,大部分的高中地理試題都需要借助地圖來展現某些必要內容。在當前的學習中,高三學生仍然缺乏解答地理地圖題的能力,存在地圖區域分辨錯誤、地理信息認識不全面等問題,這就直接降低了地圖教學與學習的效果。學生在日常學習與復習中缺少有效的習題練習環節是造成這一問題的直接原因,在日常學習中,許多學生只注重課上聽講的效果,未認識到課后練習的重要性,從而產生了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課堂教學內容的錯誤認知。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能學到了某些地理知識,但是不具備應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在解答與“南水北調路線圖”相關的習題時,學生缺乏結合地圖回答地形、地勢對調水線路的影響等問題的能力,往往依靠記憶來回答,容易出現東線、中線、西線相混淆的問題。
二、 高三地理地圖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一)通過課堂游戲增強教學趣味性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地圖知識的潛在動力,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發揮著重要作用。趣味課堂游戲能夠順應學生的心理特征,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因此,高三地理教師在開展地圖教學時,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適當設計一些具有教育價值的課堂趣味游戲,將地圖教學的內容通過趣味游戲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同時推動學生參與到游戲中,以此來踐行“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通過趣味游戲,教師不僅能夠創新教學形式,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
例如,在復習教學某些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時,教師可以設計“大家來找茬”的趣味游戲活動,通過游戲活動加強學生對等高線地形圖的一般規律的學習。在開展課堂游戲活動時,可以向學生展示兩幅等高線均向上凸并且分布密度均相同的地圖,在第一幅圖中按照由小到大的順序標注等高線數值,在第二幅圖中按照由大到小的順序標注等高線數值,然后讓學生找出兩幅地圖不同的地方并闡述兩幅等高線地圖代表的地形以及原因。通過這樣的一個趣味游戲活動,教師就能將學生對游戲的興趣轉移到地理學習上,提升學生對地圖的興趣。
(二)借助多媒體更新地圖教學內容
在當前的高中教育中,多媒體設備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發揮著拓展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等多方面的作用。針對地圖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分離的問題,高三地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的信息交互功能,搜索一些新穎的地圖素材,通過這些地圖素材更新地圖教學內容,以此來加強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結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展現一些實時更新的地圖,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某些地理信息的變化,同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地圖內容的變化規律預測某些地理現象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