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實驗小學湖濱校區 朱正蘭
在數學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一些知識點具有抽象性,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就要對其進行轉化。教師教授學生轉化的方法,理解轉化的過程,讓學生在以后的閱讀中進行自主轉化,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學生在教師示范的過程中掌握轉化的方法,從而能夠在自己的數學閱讀實踐中自覺運用相應方法進行轉化,掌握這種轉化方法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數學與其他學科的不同點在于,數學是一門要求十分嚴謹的學科,這種嚴謹主要體現在精確性要求中。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消除誤差,突出數學學習中的精確性這一特點。
如在“小數的乘法和除法”這一節中,學生要學習如何對小數進行乘除計算,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突出精確性,消除誤差。教師首先向學生講述:“大家現在閱讀課本中小數計算的部分,觀察5.04 分別與10、100、1000 相乘,得到的結果有什么不同?”學生開始閱讀,發現當與10 相乘時,小數點向右移動了一位,與100相乘時,小數點向右移動了兩位。這種小數點移動位數的不同引起了學生的疑問,教師此時向學生講解:“我們在小數部分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小數點的移動,這是誤差的最大來源,雖然小數點移動是一個非常小的細節,但即使小數點只錯誤移動了一位,產生的結果也是10 倍的差別,這就要求我們注重對小數精確性的觀察。”教師再讓學生繼續閱讀,分別觀察小數與一位數、兩位數、三位數相乘時,小數點分別產生的變化,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就理解了如何在閱讀過程中消除誤差,突出數學學習的精確性。
通過這一過程,能夠讓學生更加注重數學學習中的細節問題,在對細節的精確性考量中實現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最終促進學生的數學能力整體增強。
實現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數形結合,這種數形結合不同于抽象轉化,它更側重于數學解題過程方面。通過數形結合,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
如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這一節中,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本中龍園小學體質健康測試的統計圖,然后詢問學生:“在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代表優秀、良好、及格三種類別的長方形的大小高低,這種大小高低代表了什么?”學生此時開始思考,圖表中的一個個條形代表的是男女生不同測試水平的人數,條形的高低就顯示著人數的不同。教師再讓學生閱讀條形統計圖左側的坐標軸,學生會發現其中標注著人數,教師讓學生據此將相應的人數寫在條形上方,學生通過標注就會發現優秀、良好、及格的男生分別有2 人、10 人、11 人,女生分別有8 人、9 人、5 人,教師接著向學生講述:“條形統計圖是一種完美的數形結合思想的體現,我們通過條形圖和上面的數字,可以很好地比較出各類數量的多少。”
通過這樣的過程,學生理解了如何在閱讀中實現數形結合,同時,這樣的方式也能夠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通過以上指導學生數學閱讀的方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未來期待有更多學者針對這一領域展開深層次的研究,探索出更加切實可行的方法,促進學生的數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