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海門中等專業學校 李國健
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實踐性強,而數學學科又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貫徹“教學做合一”思想,完善課堂準備工作,處理好教、學、做三者的關系,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邊做邊學,寓教于樂。教師要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入手,合理組織探究活動,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各項能力與數學核心素質,達到專業發展的目的。
興趣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要秉持“教學做合一”理念,課前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設計前置任務,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或親自實踐的過程中產生學習欲望,點燃學習熱情,為后續教學做好準備。
比如,在講解“函數的實際應用”時,教師設計了以下前置任務:“你有過坐出租車的經驗嗎?主要涉及哪兩個量?自變量和因變量分別是什么?你能寫出表示二者關系的函數解析式嗎?試著繪制函數圖像。”經過不同方式的調查后,學生得出:出租車起步價是5 元(不超過3公里);超過起步距離后按1.6 元/公里計價(7 公里以內);超過7公里則按2.4 元/公里計價。按公里計價時,不足1 公里也按1 公里算。學生分別針對三種情況列出了函數關系式:當0<x ≤3 時,y=5,當3<x ≤7 時,y=5+1.6(x-3),當x>7 時,y=5+1.6(x-3)+2.4(x-7),并繪制了以下圖像(如圖)。如果直接講解分段函數,學生很可能難以理解,不懂分段的意義,而參與實踐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法能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課堂之中,有效吸收知識,提升學習效率。教師要創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打造生動的數學課堂,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問題,使其認識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系。

在“教學做合一”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做”,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要融入實踐性內容,讓學生在實踐中有所收獲,實現教學的拓展延伸。

綜上所述,教師要基于“教學做合一”理念進行中職數學教學,增加“做”的元素,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在課前設計前置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中創設教學情境,開展小組合作探究;課后合理布置作業,實現教學的拓展延伸,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學習體驗,提升各項能力,為學生的專業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