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數學課程是培養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同時還強調,要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
針對7~9年級階段的學生,要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在克服困難、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作為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智力水平、生活經驗、家庭背景等,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采取相應的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堅定克服困難的勇氣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通過耐心地鼓勵和引導,使學生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不輕易退縮和放棄,堅定其克服困難的勇氣。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和發揮,將有助于培養其意志品質。教師要從實際出發,找出影響學生學習的問題和困難,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選擇與思維方式,嘗試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幫助他們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引導他們勇敢地直面困難。
如在學習“平移”時,很多學生會混淆“平移”與“對稱”的概念,他們堅持認為,平移后的圖形與平移前的圖形是軸對稱關系。其實,這也是圖形變換的學習難題。
針對這個難題,可以選擇讓學生自己動手來驗證,在他們發現自己的想法錯誤并對“平移”的學習產生退卻的時候,教師要充分肯定他們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時引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空想,而是要和動手實踐結合起來;還要鼓勵他們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設想。這樣,原本心灰意冷的學生經過教師的引導和鼓勵,就會意識到數學知識的創新需要大膽地猜想和假設,這樣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即使再遇到難解的問題,也不會退卻。
二、指導學生巧用數學錯題集,養成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
教學中,堅持集錯、改錯,不僅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有效策略。不管是平時的作業,還是單元測驗、學業考試,很多學生都會有題目做錯。在這些錯題的背后,有些學生習慣以“馬虎”為自己開脫。實際上,失分的原因往往都是由于知識漏洞和方法不當造成的。因此,應指導學生建立錯題集來解決出現的錯題,要加強個別指導,讓學生觀察錯題的本質及錯題之間的相互聯系,從中發現條件與結論的差異,進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此外,對于學生的不同錯題,還應從多個方面進行理解,補充多種解法,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這樣,當同一問題變換出現時,還可以使學生避免再犯錯。發揮錯題集的作用,還要指導學生經常拿出來復習,體會其中的方法。這種經常溫故知新,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如在“應用等式的性質解決問題”時,有的學生在判斷若a=b,則ac=bc和若ac=bc則a=b的對錯時,經常會混淆不清,進而出錯。通過積累錯題,學生對比著去做,就能慢慢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及出錯的原因。
同樣,在“計算線段長度”的題目時,題設中往往會給出某兩條線段的比例關系,此時,通過設未知數會使問題變得非常簡單。但是,很多學生剛開始時總是不會使用,通過堅持練“錯”,他們就能夠熟練地解決相關問題,而在這個糾錯的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的意志品質。學生有了意志品質,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不再因遇到困難與失敗而退卻,而是憑借堅定的學習自信推動自己不斷向前,數學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三、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奠定未來的數學學習基礎
中學階段只是學生漫長學習生涯中的一部分,學生還要學習更深奧的知識,見識更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阻礙。擁有了意志品質,他們就不容易被困難所打倒;意志品質會給他們提供不斷前行的動力,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初中數學教學之所以要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是因為有的學生因為屢屢遇到問題和阻礙而喪失了學習的自信心,此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使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堅定信心、直面挑戰。
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競賽,按照進階的方式提升每一輪問題的難度,并且鼓勵學生挑戰自己的極限。通過這樣的競賽,學生能發現自己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這樣的活動中,他們的自信心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也會得到磨煉。
如在學習“相交線”時,很多學生對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概念很是模糊,而且怎么也弄不明白,便心生退意,不愿意繼續學習下去。這個時候,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并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鼓勵他們從最簡單的找出四邊形中的同旁內角開始,再逐步拓展到其他角。學生有了自信心,就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
四、啟迪學生的智慧,應用數學原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源于生活,同樣也服務于生活。一方面,我們可以應用數學的概念、原理、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另一方面,現實生活中也蘊含著大量的數與形的問題,我們可以將這些實際問題抽象成為數學問題,進而應用數學的方法加以解決。在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總是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引導與啟發,最終協助學生解決問題,收獲新知。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做到了學以致用,更重要的是習得了堅毅的學習品質。
在初中階段,學生已經掌握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一知識,其在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如要在四個小區間建立一家醫院,使其到四個小區之間距離的和最短。這個問題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是有困難的,他們可能會受到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無法下手。這時,教師需要適當引導,使學生意識到可以將小區、醫院抽象成點A、B、C、D、E,通過應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來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即連接AB、CD,他們的交點就是醫院E的位置,進而戰勝困難,學以致用。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通常會遇到利潤最高、最省錢、最優等問題,如某服裝店某款童裝每件售價60元,每星期可賣100件,為了促銷,決定降價,每降價1元,每星期可多賣10件,已知每件童裝成本30元,當每件售價定為多少元時,可使利潤最大,最大利潤是多少?此類問題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非常困難,以至于很多學生看到后就直接放棄。此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引導學生應用二次函數來解決此類問題,并對其進行建模。同時,也要使學生熟練掌握二次函數的圖像、性質、特點,并能夠應用圖形來解決數的問題,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進而樹立起信心克服困難的勇氣,培養意志品質,最終解決問題。
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能幫助學生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不斷進取、永不放棄,實現人生奮斗目標。
(責任編輯: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