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軍
鄒城市中醫院檢驗科,山東鄒城 273500
原發性肝癌(PHC)是我國常見的、發病率較高、進展速度快、且預后效果較差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位居我國消化系統癌癥死亡原因的前列[1],目前PHC 的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病理學和醫學實驗室腫瘤標記物(TM)的檢查。 由于肝癌早期瘤體腫塊體積微小,影像學早期很難
發現,病理學檢查又有創傷痛苦,難以普及開展。 目前,腫瘤標記物對肝癌的早期診斷現已全面開展, 雖然得到社會廣泛認可, 但其檢測敏感性和特異性的問題也越來越
受關注。 為此,該研究對該院2019 年6—12 月住院的63例PHC 患者血清甲胎球蛋白 (AFP)、a-L-巖藻苷酶(AFU)、糖類抗原199(CA199)進行測定,旨探討其檢測結果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該院收治的原發性肝癌患者63 例,均符合中國抗癌協會肝癌業委員會原發性肝癌臨床診斷與分型標準[2],作為原發性肝癌組, 男性51 例, 年齡39~70 歲, 中位年齡54.6 歲;女性12 例,年齡41~69 歲,中位年齡53.5 歲。 隨機選取該院同期經實驗室檢查和臨床確診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6 例,作為慢性肝炎組,其中男43 例,年齡37~68 歲,中位年齡53.7 歲;女性13 例,年齡35~70 歲,中位年齡52.9 歲。 隨機選取該院同期健康體檢者56 名,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2 名,年齡38~67 歲,中位年齡53.8 歲;女性14 名,年齡37~68 歲,中位年齡52.8 歲;均無心、腎、肺、婦科等重要疾病,肝腎功能正常。 各組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已經報批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采血 早晨空腹真空采集受試者肘靜脈血3 mL 于促凝管,3 000r/min 離心15 min 后分離血清,2 h 內完成項目檢測。
1.2.2 儀器與試劑 羅氏E411 全自動化學發光分析儀測定AFP、CA199,試劑由羅氏診斷產品公司提供;日立7180 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AFU, 試劑由寧波瑞源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嚴格按照儀器和試劑說明書進行操作。
1.2.3 結果判定 正常范圍AFP 0~7.1 ng/mL,CA199 0~37 μ/L,AFU 0~40 μ/L,超出正常值范圍即為陽性。
該次研究采用SPSS 14.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HC 組的AFP、CA199、AFU 水平與慢性肝炎組、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PHC 組、肝炎肝硬化組與對照組各項指標檢測結果對比(±s)Table 1 Comparision of the test results of various indexes of PHC group, hepatitis and liver cirrhosi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s)

表1 PHC 組、肝炎肝硬化組與對照組各項指標檢測結果對比(±s)Table 1 Comparision of the test results of various indexes of PHC group, hepatitis and liver cirrhosi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與肝炎組比較*P<0.01
組別 AFP(ng/mL) AFU(μ/L) CA199(U/mL)對照組(n=56)肝炎組(n=56)PHC 組(n=63)3.96±2.17(7.3±4.08)#(376.6±86.7)*25.8±9.9(35.8±10.5)#(99.8±29.8)*19.5±8.7(31.6±10.5)#(199.3±48.9)*
聯合檢測性的敏感性、準確度同單項檢測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AFP、AFU、CA199 及聯合檢測PHC 的敏感性、特異性(%)Table 2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AFP, AFU, CA199 and combined detection of PHC (%)
PHC 是發生在肝細胞或肝內膽管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病死率高,危害性嚴重。 腫瘤標記物(TM)是指在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 由腫瘤細胞產生或分泌并釋放到血液、組織、體液中,能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和多胺等。 TM 檢測是一種無創傷性診斷,對腫瘤的輔助診斷、鑒別診斷、療效觀察都具有一定的價值[3]。
AFP 是當前診斷PHC 重要的腫瘤標記物,對PHC 有相對專一性,臨床診斷中廣泛應用[4]。 AFP 是胚胎發育早期的一種單鏈糖蛋白,其分子量為70KD,由胚肝實質細胞和卵黃囊細胞合成, 胎兒出生后不久AFP 濃度降至成人水平。 成人的AFP 由肝臟細胞產生,含量極其少,具有很強的免疫抑制功能。 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細胞合成AFP的基因又重新被激活, 原來喪失合成AFP 功能的肝細胞重新被激活后進而開始合成AFP,AFP 又可直接作用肝癌細胞或間接抑制免疫系統促進PHC 的發生和發展[5],威脅人的生命安全。
AFU 是存在于血清中的一種溶酶體酸性水解酶,廣泛分布于人體組織細胞、血液和體液中,以肝臟、腎組織內活性較高。 AFU 參與體內糖蛋白、糖脂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的分解代謝,當組織出現病變時,則引起血清中AFU活力增高。 肝癌時AFU 活性升高可能與肝癌細胞的酶蛋白合成增加、降解減慢有關,或與腫瘤細胞壞死、裂解、酶釋放過多有關[6]。 AFU 是PHC 診斷有價值的標志物,其在血清中的表達水平與AFP 的表達水平無相關性[7],但與AFP 在診斷上有良好的互補性, 對于AFP 陰性的肝癌病例中,AFU 陽性率可達70%~85%, 有助于PHC 及小肝癌的診斷。
CA199 是一種蛋白型的糖類腫瘤標志物, 為細胞膜上的糖脂質,在血清中以唾液黏蛋白的形式存在,主要在胎兒小腸黏膜杯狀細胞、胰膽管上皮細胞及成人胰腺癌、胃癌、結腸癌中合成。 CA199 是存在于血液中的胃腸道腫瘤相關抗原,在消化道腫瘤患者血清濃度明顯升高,在胰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患者中檢出率較高,是消化道惡性腫瘤檢測的良好指標[8]。
PHC 患者AFP 血清濃度極高, 與肝炎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AFP 在PHC 中敏感性76.2%,特異性73.2%,說明AFP 雖然是診斷PHC 最理想腫瘤標記物,但敏感性和特異性也有一定局限性, 可能造成臨床上漏診、誤診[9]。PHC 患者AFU 血清的濃度升高顯著(P<0.01),AFU 檢測在PHC 中敏感度71.4%,特異性80.4%。 PHC 患者CA199 血清濃度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但CA199 是胃腸道腫瘤相關抗原,診斷PHC 的敏感性為63.4%,特異性為66.1%,相對較低,單項診斷PHC 的效果差。 崔琦等[3]檢測結果示:AFP 在PHC 中敏感性65.98%,特異性89.23%;AFU 在PHC 中敏感性60.82%, 特異性90.77%;CA199 在PHC 中敏感性53.61%,特異性89.23%.多種聯合檢測敏感性90.72%, 特異性83.08%較單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該院檢測結果與之基本相符。
該實驗表明,PHC 組與對照組和肝硬化組相比,其AFP、AFU 和CA199 的水平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AFP、AFU 和CA199 聯 合 檢 測PHC 敏 感 性為95.2%,比單項檢測增高顯著(P<0.01),3 項聯檢的特異性為64.2%,診斷準確性為80.7%,存在漏診誤診的可能,對PHC 的確診臨床要近一步結合影像學或病理學。
綜上所述,聯合測定AFP、AFU 和CA199 的水平能夠進一步提高PHC 的陽性檢出率,還有較好的診斷效率,在PHC 臨床中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