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字教育對于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所以現在很多學校在開展課堂教育的意見,對素質教育的內容極其重視,這有極大地改變了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模式,以及人們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開展有效的音樂課程教學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情商和審美,而且他作為一種充滿想象力地藝術,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幫助學生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同時也可以讓其在日益繁重的學業當中得到放松,讓他們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也可以使用更好的心態去面對繁重的學業。
關鍵詞:初中音樂欣賞? 互動教學? 策略
一直以來人們對于音樂的喜愛程度都比較高,而且不同類型的音樂也可以對人們的不同思想以及不同的情感有效地表達出來,因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更多繽紛的色彩。在初中階段展開音樂教學工作,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淺談初中音樂欣賞課的重要性
(1)可以培養學生的情商和審美能力。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學習壓力,所以在日常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如果使用傳統的灌輸司法教學方案,為其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還會讓其反感一切約束他們的規章制度。如果在該背景之下開展有效的音樂欣賞教學活動,那么就可以有效緩解學生存在的負面情緒以及釋放他們的學業壓力,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情商。
(2)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符合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當中通過欣賞音樂可以提高你們的審美能力,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嚴格培養正處于關鍵的階段,具有較高的可塑性,如果再進行現場音樂課程教學期間,教師利用該課程的特點對學生展開品德教育的過程,那么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但是一直以來學校都比較重視文化教育的內容,對其他類型的課程教育內容并不是重視,十分重視,所以在課業壓力十分巨大的背景之下,教師一定要利用有限的時間減輕學生在學業方面的壓力,從而有效推動素質教育的效果。
二、初中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策略
(1)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新課程標準提出之后,人們主要遵守的教學原則,它可以很好地促進初中生的教學效果。而初中階段的音樂欣賞課程,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欣賞音樂,而不是將教材當中所有的內容講解給學生,所以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案是無法達到相應教學目標的,在此背景之下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按照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按照學生的特點選擇他們感興趣的音樂,如何展開教學工作。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欣賞音樂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夠一味地占用課堂時間。鼓勵學生進步,給予他們充足的發展時間,對于學生而言可以養成他們的思考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2)開展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音樂欣賞課程并不是一門理論性的課程,而是一門具有實踐特點的過程,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激發起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其創造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因為這門課程是不需要考試的,所以教師應該充分給予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通過設置各類型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到有關于音樂欣賞的相關知識。
(3)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習氛圍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期間,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并且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其實很多學生對音樂欣賞這一門課程具有一定的興趣,是因為中考并不考這門課程,所以他們不會去有沉重的學業壓力,只需要以輕松愉悅的態度去了解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即可。所以在平時的教學活動當中,學生可以更加容易接受教師講解的,有關于課本知識點的內容,就是教師就更需要跟學生們說說心里話,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他們不僅喜歡上這門學科,還愿意與教師做朋友。對于教師而言,則是需要在與學生成為朋友之后,及時鼓勵和夸獎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自身的閃光點,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久而久之,也可以讓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音樂欣賞課程對于推動素質教育而言可以起到較大的積極作用,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欣賞美的能力,除此之外,開展有效的音樂欣賞課程,還可以讓學生激發起對學習的興趣,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整體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因為音樂欣賞課程與其他類型的課程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他更加注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在該類型的課程教學活動當中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互動性的方法展開教學工作,可以更好地建立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也可以整體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艷玲.學會欣賞,享受快樂--如何上好初中音樂欣賞課[J].學苑教育,2019,000(017):P.17-17.
[2]李路莎.淺析初中音樂教學中對韓國流行音樂欣賞的合理引導[J].戲劇之家,2019(16):163-163.
[3]王福成.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音樂欣賞有效性教學的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000(011):196.
[4]陳彤彤. 建國以來勞動教育的歷史演變與反思[D].海南師范大學,2015.
[5]紀維.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問題及對策[J].科教文匯,2014,(13):106-107.
[6]石艷紅,白尚勇.“紡織機械”課程教學中的多媒體教學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4,(18):140-141.
[7]傅冬梅,柯秀玲. 多發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的護理[J]. 福建醫藥雜志,2006,(0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