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琳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體育系 廣東廣州 510520)
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指面向全社會所有學習者開放的課程,簡單說就是一種新型的網絡課程[1];小范圍私有在線課程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指面向某學校某課程班學員開放的課程,它是對MOOC的發展和補充,可簡單理解為“SPOC=MOOC+課堂”;“MOOC+SPOC”指的是學校、教師選擇在某門MOOC課程的基礎上建立專屬的、特色的在線開放課程SPOC,是一種基于MOOC的大規模同步SPOC實施模式,它結合了MOOC和SPOC的優勢,這是將慕課整體嵌入到SPOC中的一種教學形式,既繼承了所引入慕課的特性,又能在SPOC中體現出本地化、差異化特性,是線上與線下學習相結合的一種混合式教學模式[2]。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化技術快速融入到教學中,改變著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線教學目前具有豐富的多媒體資源、便捷實時的協同交流等優勢,但針對高校瑜伽課而言,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課堂教學,這樣便會缺乏教師的參與,存在對于一些高難度動作的學習效果并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等問題[3]。混合式教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它是指在適當的時間,通過應用合適的技術手段,提供合適的學習資源和任務,讓適合的學生習得相應的能力,從而取得最優化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4]。
瑜伽是一項新興體育項目,深受高校學生的歡迎,但由于瑜伽教學在高校開展尚屬于初級階段,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模式單一,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這種情況不利于實現瑜伽的教學目標,較難培養出身、心、靈全面健康發展的學生。
針對上述問題,戰德臣教授認為可從正確選擇課程教學內容、合理運動現代化教學方法等方面著力解決[5]。“MOOC+SPOC”混合式教學應用于高校瑜伽課的本質是借助MOOC平臺海量的優質教學資源或者是教師自己錄制的相關教學資源、SPOC線上教學設計管理與線下實體課堂授課的優勢互補,目的在于變革高校瑜伽教學中傳統的教學結構,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這樣既可以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又可以啟發學生并提高學習主動性、積極性[6]。
在該環節通過教師教學資源準備、學生前置知識學習等方式完成,目的是引導和啟發學生開展問題的探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7]。
3.1.1 教師教學資源準備
教師根據學生情況、教學目標在此環節借助中國大學MOOC平臺建立屬于自己的同步SPOC課程,在SPOC課程中教師提前1周公布教學視頻、學習要求等。
3.1.2 學生前置知識學習
學生通過SPOC教學平臺在線學習理論、觀看視頻、個人或小組練習等形式完成課前學習,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結合瑜伽動作原理自行進行模仿練習。教師通過線上課程管理平臺了解學生課前學習情況,為線下授課集中解決或個別解決問題提供依據。
課中教學是基于“MOOC+SPOC”混合式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該環節主要分為教師教學組織管理、學生課堂知識內化2個方面。
3.2.1 教師教學組織管理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分析課前學生學習情況,為后續開展優質的教學提供數據依據。課堂中教師利用學習通讓學生簽到;針對學生自學中遇到的普遍問題集中講解來解決;對于個別學生或小組出現的問題進行個別指導,對于難度系數較大的動作可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進行討論后再采用小組互助練習。在課后的小結部分,教師可以按小組為單位展示學習成果并由任課教師和其他小組成員進行互評[8]。
3.2.2 學生課堂知識內化
通過教師的指導及學生參與學習實踐活動,學生的瑜伽理論知識、瑜伽體式技能得到進一步的內化,同時,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得到了進一步深化,這些都十分有益于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后是在一次教學活動完成后,教師在對教學內容和效果進行回顧、評價、總結的基礎上改進教學方案,組織學生配合教師進行教學效果評估,總結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再進行課后知識鞏固[9]。這樣,一方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建議采用的“MOOC+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MOOC+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
“MOOC+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很好地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使用傳統教學手段完成要求的教學內容的單一教學形式,使傳統體育教學由靜態的單向灌輸向互相評價、互相反饋的動態模式過渡,促進了教學相長。教師和學生在該教學模式下都受益匪淺,具體表現在:(1)教師可利用線上資源引導學生完成前置學習,這樣就可以使線下課堂得到延伸和補充;(2)教師通過對學生前置學習的情況進行分析,在線下課堂教學中做出有針對性的講解和示范,這樣可使課堂時間教學更有效果;(3)教師在“MOOC+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從課前選擇MOOC建立SPOC、分析教學內容、制定學習目標、確定教學活動流程到課內探討、講解示范、師生交流、評價總結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對新教學體系的認知;(4)教師把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術同現代化信息技術相結合,大大提高自身教學組織能力;(5)學生在參與該模式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培養團隊合作學習的精神。
雖然“MOOC+SPOC”混合式教學的優勢不少,但在教學改革的實施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下。
5.1.1 “MOOC+SPOC”在線學習平臺的功能尚未完善
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隔著電子屏幕交流不暢,另外還有學生反映提交不了作業、教學視頻播放不順暢等情況,教師和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體驗不佳。
5.1.2 學生負擔加重
教師在高校瑜伽課教學設計中增設課前線上學習可提高學習效果,與此同時,學生反映此舉壓縮了他們的業余時間,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負擔。
5.1.3 師資力量不足
教師在開展“MOOC+SPOC”混合式教學時不僅要線上答疑、維護信息、在線監督,還要組織學生線下教學活動,進行課后評價,這些都需要花費教師的業余時間。
針對“MOOC+SPOC”混合式教學在高校瑜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的建議如下。
5.2.1 改進平臺系統
一方面,完善升級MOOC、SPOC學習平臺,增加平臺的穩定性;另一方面,通過技術優化課程設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2.2 調整教學學時
學校教務處領導根據教師教學設計調整課堂教學學時,與此同時,教師告知學生課前線上前置學習表現將會影響成績,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線上任務。
5.2.3 建立教學保障機制
在“MOOC+SPOC”混合式教學中可通過以下3點挖掘培養高素質助教團隊:第一,通過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培養一批高素質助教;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組織管理能力的學生委員并邀請他們加入教學管理團隊協助教學;第三,建議學生毛遂自薦,之后教師核查并對其進行業務培訓后邀請他們加入教學團隊。
綜上所述,筆者依托中國大學MOOC上的名校名師的優質教學資源,結合所在學校的現實狀況,在超星平臺建立自己的小規模同步SPOC私有課程,把“MOOC+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到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的瑜伽課程教學中,并取得了初步的運用成效。該模式的教學方法是信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它可以使傳統體育教學由靜態的單向灌輸向互相評價、互相反饋的動態模式過渡,優化任課教師對教學的組織流程,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最終實現提升線下教學效果的目標。最后,通過該研究可以為廣大教師在“MOOC+SPOC”混合式教學應用中帶來啟發,與此同時,也可以促進高校現代化教學改革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