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蕓
(川北醫學院體育部 四川南充 637000)
2016年6月23日,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1](簡稱《計劃》),《計劃》中指出全民健康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全民健身是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幸福生活的基礎保障。2019年9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2](簡稱《綱要》),《綱要》對照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階段,對體育強國建設2020年、2035年、2050年分階段提出了奮斗目標,對體育強國的戰略任務進行了安排,首次從政策層面回答了什么是體育強國、如何建設體育強國。從國家政策制定與公民健康等方面都能發現運動鍛煉、運動干預等體育領域的蹤跡,體育已經完全融入了國家建設層面和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在促進培養國民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該文選擇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庫(CNKI)“體育”學科下的文獻為研究對象,限定分類為“體育”,檢索主題為“運動干預”,檢索2000—2018年的研究文獻,對檢索出的文獻進行去重和篩選,剔除與此次研究無關的文獻記錄。
通過圖1分析得出,2000年以來,運動干預研究的發文量總體出現上升趨勢,從2009年開始年發文量超過30篇(《全名健身條例》發布),上升趨勢愈發明顯,2015年出現第一個峰值,達到141篇,2018年再次出現研究高峰。
統計分析刊載文獻的期刊,此次研究涉及234種期刊,如圖2所示。其中發表20篇以上的期刊有12種,共398篇,占論文總數的39%。
表1 高頻關鍵詞列表
關鍵詞是對文章主題的高度概括。共現分析理論認為,如果一組關鍵詞在同一組文獻中同時出現,就代表其具有共現關系,并且共現的次數越多,表明文獻的研究主題越相近[3]。利用NoteExpress對文獻進行統計得到關鍵詞4362個,其中詞頻為1的有1445個,占比33%,詞頻≥10的有52個,占比37%,表1所示為詞頻高于20的關鍵詞。
根據系統聚類與閱讀原始文獻分析,基本能了解到國內運動干預領域研究焦點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聚類一包含關鍵詞12個,主要關鍵詞為運動處方(55)、心理健康(39)、體質健康(47)、體質(39)、女大學生(27)。侯廣斌等人以《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為標準,對照研究超重和肥胖的女大學生,通過實施減肥、運動處方的實驗研究,探討運動處方對超重、肥胖女生的身心影響[4]。魏強通過研究來了解不同體育鍛煉模式對弱體質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自我效能感的干預效果,為提高在校弱體質大學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理論支持,發現中等強度的運動處方鍛煉和契約鍛煉均能提高弱體質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提高自我效能感方面契約鍛煉模式優于運動處方鍛煉模式[5]。王玉秀研究認為采用應激系統論的觀念,以系統心理干預技術與運動處方相結合的綜合干預方法減緩學生的心理應激反應,以達到增強大學生體質的目的[6]。大學生改善體質健康和心理健康選擇運動方式是有一定幫助的。
聚類二包含關鍵詞12個,主要關鍵詞為有氧運動(104)、太極拳(31)、老年人(27)、胰島素抵抗(27)、身體成分(21)、Meta分析(21)、糖尿病(20)。張秀華的研究說明了中國老年人的健康現狀,表明了合理的體育鍛煉對老年人的健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太極拳、健康秧歌舞及克服自身重力的力量運動等已成為老年人安全而有效的健康與康復手段。谷燦、何國平認為適當負荷強度和負荷量的體育鍛煉會使人體各器官系統的生理功能加強,機體抵抗力提高,減低各種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并能延緩衰老和促進心理健康。
圖1 2000—2018年運動干預年度發文情況
圖2 統計分析刊載文獻的期刊
此次研究對1014篇文獻所含關鍵詞、來源期刊等數據進行了分析,通過VOSviewer聚類關鍵詞了解到運動干預研究主要集中運動減肥效果、心理健康影響、網絡成癮改善、慢性病防治這4個方面,涉及的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青少年和女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