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倩倩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 山東青島 266000)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僅把線上資源和教學平臺看作傳統課堂的補充和輔助。手機作為傳統課堂中避之不及的電子產品還曾在課上集中管理。開展線上教學以來,手機、平板、個人電腦等電子設備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成為了在線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這也為教師和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技術進行多元化立體式教學提供了便捷。
二外日語教學在2020年春季學期主要采用直播+慕課方式,另外依托超星學習通進行教學資源的發布和課后作業的收集。超星平臺提供了很多教學資源和圖書資源,便于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先將知識點進行檢索和分類,優化傳統教學內容。
傳統教學以講授式為主,保證了授課過程的完整性和教學進度的可控性,但對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來說,無半點用處。線上教學有利于打破原有教學模式,通過鼓勵學生利用線上線下、小組討論或頭腦風暴等多種途徑解決學習中出現的難題,幫助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新單詞、新句型和新知識點內化于心。
二外日語教學一直以來都因為課時不足導致進度過快,大部分學生認為每周2課時的第二外語教學時長不足以使其更好地沉浸于日語學習環境之中。線上教學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時空限制,在直播授課結束后,也能讓學生通過回放進行復習和反思,完全滿足互聯網新生代隨時隨地、想學就學的學習習慣,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實時的日語學習環境。
線上教學打破了原有的教學秩序和教學手段,突如其來的線上教學任務更像是一只燙手的山芋,使部分教師想做好卻不得其法,被迫做出改變。無論是內在驅動還是外部助推,自開展線上教學以來,作為一線教師,我一直與同事們致力于探索更有效的授課方式和更精準的教學設計。以二外日語課程為例,為了更好地開展線上教學,我已將教學內容由原先的講練結合逐步向課前自學+課上答疑+實踐應用能力提升的方式過渡,教學方法也由之前的講授式向任務式和小組合作式轉變。這種方式受到了80%以上二外日語學生的認可。
傳統課堂是師生面對面,對于課上出勤率、抬頭率、點頭率,教師能夠做到了然于胸。線上教學面對的是電腦屏幕,為保證直播網絡穩定,教師通常會選擇關閉攝像頭、只開啟麥克的直播授課模式。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無法看到彼此的表情,教師也很難判斷學生是否真正弄懂了課上所學內容,效果也遠不及傳統課堂。再者,雖然線上教學平臺提供了很多師生互動方式,如手勢簽到、搶答、隨堂練習、問卷等。但是,如何有效督促屏幕后方的學生按時認真、保質保量地聽課,還是亟待一線教師解決的難題之一。
雖然線上教學能夠有效利用碎片時間,但是“學了”不等于“學會”,“看了”不等于“看懂”。傳統課堂可以隨學隨問,對于不懂的問題,大家可以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溝通討論,教師可以通過表情和聲音實時有效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線上教學只能通過學習數據對學生的線上學習時長和學習內容進行把控,教師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學生學了、哪些學生沒學,但對于學習效果,遠不及傳統課堂那般了如指掌。
學院每年都會進行優良學風班的評比。我們走在學校的林蔭道上也經常會聽到趕著上自習的學生們互相打氣說到:“大家一起學,會更有動力。”我認為這種大家一起學的學習氛圍便是線上教學較之傳統教學最大的弊處所在。雖然有些課程已開設線上自習室,方便直播課后在線集體學習、集體答疑,但是隔空相望的效果遠不及傳統自習室。
傳統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情感狀態很容易相互影響:老師激情澎湃地上課;學生會受到教師情感狀態的感染,一起進入高效學習狀態。線上直播卻全然不同,教師熱情飽滿地上課,但能傳遞給或者感染到班里多少學生,我們不得而知。即使老師課件制作得再精美、課程設計得再有趣,也無法完全達到傳統課堂中引領學生、把控課堂的效果。教師的教學感染力在透過電腦屏幕傳遞給學生的時候,或多或少總是打了折扣。
本學期線上課程結束后,我以學院2019級英語和商務英語(本)專業選修二外日語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發放了問卷。在收回的74份問卷中,對于“回歸傳統課堂教學后,你還希望繼續保留線上學習環節嗎?”這一問題,其結果如下:

?
在“希望利用線上方式完成的學習環節”這一問題中,我采用了多選題的形式,結果如下:

?
通過調查對象的回答,我們不難看出,作為互聯網新生代大學生,他們對于線上學習形式,接受速度較快、認可程度較高。
然而,回歸傳統課堂后,如何設置線上和線下學習時長比例,如何劃分好線上和線下的教學內容,利用更科學、高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是值得我們每位一線教師思考的問題。
在2018年6月份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上,教育部陳寶生部長第一次提出了“金課”的概念,隨后“金課”被寫入教育部文件。
2018年11月24日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大學教學論壇”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作了題為“建設中國金課”的報告。二外日語課程作為學生零基礎的入門課,如何向“兩性一度”的標準看齊,在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該把重點放在何處。通過下面的調查問題,我們可以窺探一二。

?
要向“兩性一度”的標準靠攏,就要把重點轉移到學生能力的提升上來。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并不滿足于通過傳統的講授式學習新知識,對于提升第二外語的應用能力也滿懷期待。因此,今后的課堂教學,我們要努力營造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升能力、面向未來的訓練營,而不是我講你聽、被動接受的大講堂。
線上教學作為保證“停課不停學”的重要手段,為我們解決了無法面對面授課的難題。然而,無論何種事物的出現和成長,都有其兩面性。我們在理性分析線上教學利弊得失的同時,更要積極探索適合互聯網新生代大學生的教學模式,按照“兩性一度”的金課標準,用心打造面向未來的大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