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雙側髂內動脈預置球囊在完全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20例經B超或者MRI檢查確診為完全性前置胎盤的產婦開展研究,對產婦進行剖宮產術前實施雙側髂內動脈預置球囊術,剖宮產術中進入產婦子宮及分娩初胎兒的同時,將產婦的雙側髂內動脈血流臨時阻斷,觀察產婦的出血情況及新生兒狀況,手術后4小時將產婦的雙側髂內靜脈球囊導管拔除,手術后24小時將產婦的動脈鞘管拔除,觀察產婦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20例產婦的雙側髂內動脈阻斷平均時間為(16.23±5.19)min,術中平均出血量為(700.12±20.65)ml;術后24h平均出血量(401.23±2.53)ml;所有產婦手術后恢復狀況良好,沒有出現明顯出血,沒有出現嚴重并發癥。結論:在完全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使用雙側髂內動脈球囊預置術,能夠有效挽救產婦的生命,減少產后出血,保障胎兒生命安全,值得推薦。
關鍵詞:雙側髂內動脈預置球囊;完全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816.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113-01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例本院經B超或者MRI檢查確診為完全性前置胎盤的產婦開展研究,產婦年齡22歲到38歲,平均年齡(28.59±3.47)歲;平均孕次(2.61±0.51)次;平均孕周(36.52±1.56)周;20例產婦中,有18例合并胎盤粘連,16例合并胎盤植入。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①符合完全性前置胎盤相關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③產婦與家屬都對本次研究目的了解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2排除標準
①既往存在造血系統、心腦血管疾病、凝血系統功能障礙疾病者;②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并發臟器出血者;③對造影劑過敏者;④生命體征不穩定、病情危重者。
1.3雙側髂內動脈預置球囊術
首先在20例產婦下腹主動脈中預置球囊,以此阻斷其血流,之后再實行剖宮產術。手術步驟為:手術前,檢查產婦是否存在介入治療禁忌癥,若無,給予產婦注射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麻醉生效之后,穿刺產婦的左右股動脈留置血管縫合器,將12F動脈血管鞘置入產婦體內,在導絲引導下,將碘克沙醇造影劑經髂總動脈推注進入,對產婦的髂內動脈直徑、長度等進行準確探測,經動脈鞘引導球囊導管緩慢進入產婦的髂內動脈,將球囊充盈達到阻斷血流目的。進行造影復查,觀察產婦的雙側子宮血動脈是否閉塞,不存在活動性出血之后,固定管鞘和球囊導管;之后開始實施剖宮產術,胎兒安全娩出之后,剝離產婦的胎盤前先使用生理鹽水將球囊充盈,實施縫扎、壓迫,做好止血處理。產婦在剖宮產術2h,觀察其是否存在活動性出血,如果沒有將其預置球囊取出。
1.4觀察指標
(1)出血情況觀察:采取稱重法、容積法、血色素法綜合法等計算產婦的術中出血量、產后24h出血量,如果產后24h出血量超過500mL則表示發生產后出血。(2)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并發癥包括子宮切除、產褥病、新生兒窒息等,同時對20例產婦實施2到6個月的隨訪,觀察產婦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絕經、發熱、動脈血栓、供血不足等。
2結果
20例產婦的雙側髂內動脈阻斷平均時間為(16.23±5.19)min,術中平均出血量為(700.12±20.65)ml;術后24h平均出血量(401.23±2.53)ml;所有產婦手術后恢復狀況良好,無子宮切除、新生兒窒息情況發生;術后2~6個月隨訪中,有2例發熱,3例供血不足,無嚴重并發癥發生。
3討論
產婦出現完全性前置胎盤時,其第一次出血的時間比較早,一般在妊娠28周,隨后出血較為反復、頻繁、量多,有時發生一次大出血便有可能導致產婦陷入休克狀態。完全性前置胎盤通常會伴有胎盤粘連及植入等情況,是一種高危前置胎盤,屬于產婦分娩期發生的一種嚴重并發癥,同時也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3]。因此針對完全性前置胎盤的治療重點是在較短時間內及時、有效為產婦控制出血情況,降低產婦的子宮切除風險,臨床傳統的止血方式包括注射止血藥物、使用縮宮素、動脈結扎等均具有較高的風險,或者止血效果不佳。
近年來,臨床逐漸采用介入治療方法來減少完全性前置胎盤產婦剖宮產術中以及產后的出血量。介入治療阻斷方式的原理主要是通過球囊阻斷或者顆粒栓塞等阻斷產婦的動脈血流,防止因大量出血限制手術視野或者導致產婦的生命體征不穩,可以避免多次搬運產婦,同時還能夠根據產婦的出血情況及時調整球囊的充盈程度[4]。
本研究中,對完全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產婦實施雙側髂內動脈預置球囊術,在術前先置入球囊,但不讓球囊充盈,在固定后轉移進行產科手術,胎兒娩出前馬上將球囊擴張,以此快速阻斷產婦的盆腔出血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20例產婦的術中出血量、產后24h出血量等均較好,沒有發生產后大出血情況,無子宮切除、新生兒窒息等情況。術后對20例產婦實施隨訪觀察,有2例發熱,3例供血不足,無嚴重并發癥發生。這表明了雙側髂內動脈預置球囊能有效預防全性前置胎盤產婦術中出血,避免產后出現大出血,同時母嬰結局良好,產婦無需進行子宮切除,產后沒有出現凝血障礙、絕經等嚴重并發癥。
綜上,在完全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使用雙側髂內動脈球囊預置術,能夠有效挽救產婦的生命,減少產后出血,保障胎兒生命安全,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李軍.兇險性前置胎盤行雙側髂內動脈球囊預置剖宮產術產婦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31):147-148.
[2]董春蕾.雙側髂內動脈球囊阻斷術在前置胎盤剖宮產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9,16(1):170-171.
[3]黃梨.雙側髂內動脈球囊臨時阻斷術在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的應用[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2019,3(1):29-30.
[4]李娜,賀泉,秦川,等.球囊導管術前封堵雙側髂內動脈聯合術后血管栓塞術在完全性前置胎盤并植入產婦剖宮產術中及術后出血中的預防價值[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3):52-53+56.
作者簡介:和智琴(1988-03-),女,白族,本科,云南大理人,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產科。
大理市第一人民醫院 云南大理 6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