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血管通路在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20年3月--2021年2月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并分為一組(采用長期深靜脈置管為血管通路)和二組(采用自體動靜脈瘺為血管通路)。結果:一組和二組Hs-CRP、IL-6對照中,二組情況較優于一組,兩組有差異,p小于0.05;一組和二組治療有效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對照中,一組分別為90.47%、23.80%,二組分別為97.61%、2.38%,兩組有差異,p小于0.05。結論:在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中采用不同血管通路都具有治療效果,但是自體動靜脈瘺為血管通路能夠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推薦使用。
關鍵詞:尿毒癥;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318.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118-01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20年3月--2021年2月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并分為一組(采用長期深靜脈置管為血管通路)和二組(采用自體動靜脈瘺為血管通路)。一組42例,患者在35--67歲之間,男25例,女17例;二組42例,患者在36--67歲之間,男24例,女18例。(p>0.05),兩組資料無差異。
1.2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經檢查屬于尿毒癥診斷標準;患者同意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精神狀態和意識清楚。
排除標準:患有其他器官性病變患者;患有家族遺傳病癥者;有其他惡性腫瘤患者;神經、精神類疾病患者。
1.3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同一型號的血液透析機進行透析治療,透析液為標準碳酸氫鹽,透析液流量為500毫升/分鐘,血流量為250--300毫升/分鐘,每次透析時間為4小時,一周兩次左右。
1.3.1一組
一組采用長期深靜脈置管為血管通路,一般選取患者的頸內靜脈或者股靜脈進行置管,然后采用雙腔導管,置管完成以后將導管固定,然后與透析機進行連接,以便能夠將體內的毒性物質和多余的水分清除干凈[2]。
1.3.2二組
二組采用自體動靜脈瘺為血管通路,首先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然后實施自體動靜脈吻合術,對患者的用手習慣進行掌握,選擇非習慣用手的一側進行造瘺,然后對患者的血管情況進行評估,首選前臂腕部橈動脈--頭靜脈內瘺,血管吻合的方式為動、靜脈端側吻合,構成皮下動靜脈內瘺,內瘺成熟以后,后期每次透析時就可以采取單曲穿刺,穿刺針采用16G艾貝爾穿刺針,將動脈血引導透析器中,再由靜脈端回流到患者的體內,術后給予患者3天抗菌藥物的治療,如果患者存在血壓較低和高凝狀態,就需要進行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干預[3]。
1.4統計學
采用SPSSI18.0軟件,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用t和x2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有差異。
2.結果
2.1兩組治療后微炎癥治療情況
一組和二組Hs-CRP、IL-6對照中,二組情況優于一組,兩組有差異,p小于0.05。如表1所示。
2.2兩組治療效果和并發癥情況
一組和二組治療有效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對照中,一組分別為90.47%、23.80%,二組分別為97.61%、2.38%,兩組有差異,p小于0.05。如表2所示。
3.討論
血管通路對于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血液透析這種治療方式在尿毒癥患者治療中的廣泛推廣,醫護人員對血管通路的選擇也更加關注和重視。根據相關研究發現,不同的血管通絡對于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以及對患者造成的并發癥發生率也不同,而長期深靜脈置管的使用年限為75個月左右,對于血管條件較差、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比較適用,但是長期地使用也會造成栓塞、感染、堵管等等并發癥。而自體動靜脈瘺為血管通路是一種永久性的通路,較之其他類型通路有明顯優勢,如狹窄發生率低、血栓形成率低、可反復穿刺、自行愈合、感染發生率低,并且使用年限高達10年以上,血流量能夠達到800毫升/分鐘。
為了獲得不同血管通路對尿毒癥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本次采用兩組對照分析,首先觀察兩組治療后微炎癥治療情況:一組和二組Hs-CRP、IL-6對照中,一組分別為15.71±2.89(mg/L)、135.68±17.64(pg/ml),二組分別為11.32±2.17(mg/L)、110.51±16.55(pg/ml),兩組有差異;然后分析兩組治療效果和并發癥情況:一組和二組治療有效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對照中,一組分別為90.47%、23.80%,二組分別為97.61%、2.38%,兩組有差異。
綜上所述,在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中采用不同血管通路都具有治療效果,但是自體動靜脈瘺為血管通路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體內環境,該方式可推廣。
參考文獻
[1]蔣利,王永春.不同血管通路對維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24(18):81-84.
[2]解長飛.兩種血管通路在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當代醫學,2019,25(06):51-53.
[3]李榮華,劉超.不同類型長期血管通路在尿毒癥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13):179-180.
作者簡介:劉思沂(1991-07-),女,漢族,本科,云南昆明人,住院醫師,研究方向:腎內科。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云南昆明 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