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偉 買買提力·艾沙 卡合爾曼·卡德爾 迪麗胡馬·艾山 彭巧君
1.新疆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11;2.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54;3.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部,新疆烏魯木齊 830054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動脈壁因發育不良、動脈粥樣硬化或腦外傷等病因局部異常向外膨出而形成的囊狀瘤體[1-2]。臨床多見于未破裂動脈瘤和動脈瘤破裂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兩種。顱內動脈瘤瘤體破裂導致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病情緊急且危險,具有致死率和致殘率較高等特點,其病死率高達40%~50%[3-5];顱內動脈瘤患者多合并其他慢性疾病,需要終身服藥、控制血壓及定期復查等特點[6-7]。目前,國內外主要集中于腦卒中方面的研究,針對顱內動脈瘤患者疾病知識的研究較少。本研究編制顱內動脈瘤患者疾病知信行問卷工具,為了解顱內動脈瘤患者對疾病知曉程度,有利于醫護人員根據患者需求,有的放矢地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F報道如下:
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K20190503),從新疆某三級甲等醫院神經外科抽取20 例符合標準的患者對問卷進行測驗。納入標準:符合2016 年《中國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診療指導規范》[8],經DSA 或CTA證實至少存在1 個顱內責任動脈瘤,且為初次發病;入院時格拉斯哥(GCS)評分≥12 分;知情同意,能自己或通過研究者協助填寫相應問卷。排除標準:≥2次入院接受開顱夾閉或介入栓塞手術;車禍及其他外部因素導致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合并其他類型腦部畸形。本調查對象共152 例,其中男女各76 例;高血壓113 例、高血脂106 例、有吸煙史83 例;顱內動脈瘤位置:前循環83 例(54.6%),后循環68 例(44.1%),頸動脈系統和椎-基底動脈系統1 例(1.3%)。
1.2.1 初始問卷編制 以“知識-態度-行為”理論模式為理論指導依據,經查閱文獻、專家咨詢與課題組成員討論形成訪談提綱和知信行問卷各維度條目,在預實驗階段,對20 例患者進行半結構性深入訪談,依據訪談結果和專家咨詢給出的意見制訂具有顱內動脈瘤疾病特點的初始問卷,小組成員討論后確定最終問卷條目及評分等級。將問卷相關知識的Likert 評分等級為“非常了解、了解一些、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分別記1~4 分,共13 個條目;態度、行為Likert 評分等級為“非常有信心、比較有信心、不太確定、完全沒有信心”分別記1~4 分,共5 個條目;“總是這樣、時常這樣、有時這樣、偶爾這樣、從來不這樣”分別記1~5 分,共12 個條目。
1.2.2 專家咨詢 邀請8 名省三級甲等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對初稿問卷內容效度進行2 輪問詢,對問卷條目內容的完整性、信息的準確性、可讀性及科學性進行評價。其主任護師1 名,主任醫師4 名,主治醫師2 名,主管護師1 名;擁有本科學歷,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學歷分別為2、4、2 名。8 名專家均從事神經外科工作>5 年,按其重要程度分為Likert 4 個等級并賦值:1=不相關、2=弱相關、3=較強相關、4=非常相關,且對各條目給出相應的修改與刪除意見,經2 輪函詢刪除3 條,合并1 條,將條目整理后發放第2 輪專家咨詢表,第2 輪專家問詢結束后,專家意見趨于一致,故問詢結束,最終形成包含3 個維度,共30 個條目的問卷。
1.2.3 正式實施 調查員統一接受規范化培訓,進行考核;按照問卷條目的5~10 倍估算樣本量[9]。在調查前向患者和家屬解釋說明研究目的,解釋每個條目選項代表的含義,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發放給研究者自行填寫。問卷當場發放當場回收,并對其進行質量把控。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9 年7 月—2020 年5 月新疆某三級甲等醫院神經外科患者進行調查。本研究實際發放問卷155 份,收回有效問卷152 份,有效回收率為98%,且問卷平均完成時間控制約8 min。
運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采用內容效度指數(CVI)進行內容效度檢驗,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碎石圖進行結構效度檢驗,采用Spearman-Brown 折半信度、Pearson 相關性分析及Cronbach’s α 系數進行信度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1 內容效度 對專家咨詢結果進行數據分析[10],問卷S-CVI/UA 分別為0.92、0.90、0.84,平均為0.87,各條目I-CVI 值為0.75~1.00。
2.1.2 結構效度 以因子載荷≥0.4 作為選擇標準,刪除在各個因子的載荷<0.4 的4 個條目[11-13],最終形成30 個條目的問卷。對30 個條目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顯示,當P <0.05,KMO 值>0.7 時適合做因子分析[14]。該問卷KMO 為0.919,且3 個維度知識、態度、行為KMO 值分別為0.854、0.894、0.895;Batrlett’s 球形度檢驗值為4175.566(P <0.01);自由度為435,可進行因子分析。采用提取主成分法,按照特征值>1 的標準提取公因子,提取3 個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3.216%(表1)。因子分析結果見表2。碎石圖可以幫助確定因子數量,以第3 個因子為轉折點,此后曲線接近于平緩(圖1),提示問卷結果與初始構建設計相一致。
2.1.3 問卷信度分析 采用Cronbach’s α 系數對問卷和各維度信度進行檢驗,問卷總Cronbach’s α 系數為0.966,知識、態度、行為分別為0.941、0.913、0.936;折半信度為0.899,知識、態度、行為分別為0.925、0.893、0.871。
在我國,顱內動脈瘤發病率為3.6%~8.0%,僅次于高血壓性腦出血和腦梗死,在腦血管意外中居于第3 位[2]。Kang 等[15]研究顯示,高血壓是大腦后循環動脈瘤形成的唯一危險因素,提示顱內動脈瘤患者有效控制血壓極為重要。同時,顱內動脈瘤患者多合并慢性疾病、不良生活習慣及疾病知曉度缺乏,導致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質量低下[16-18]。中國有關顱內未破裂動脈瘤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19],動脈瘤患病率約為7%,高于歐美其他國家。但對于防治效果和篩查缺少科學、便捷及信效度較高的評價工具,本問卷的編制可以為臨床健康教育提供支持;問卷的編制可用于了解顱內動脈患者的知信行狀況、健康教育效果,為臨床干預措施提供理論依據。所以,問卷的編制非常必要。
表2 探索性因子分析與共同度
圖1 因子分析碎石圖組件號1~30 代表30 個條目
信度即問卷測量結果的可靠性、穩定性和一致性,反映測量的精確度。一般指同一種測定方法對同一對象重復測量,由隨機誤差引起測量結果的變異程度[20]。問卷回答時間約8 min,有效回收率為98%,提示該問卷具有可接受性。知識、態度、行為各維度的折半信度分別為0.941、0.913、0.936;總Cronbach’s α 系數分別為0.941、0.913、0.936。一般認為對于一個新研制的工具,信度達到0.7 即為可接受,>0.8 為較好[21]。本問卷各維度的折半信度和內部一致性均>0.8,提示本問卷信度較好。
內容效度指問卷測量的內容與調查目的和要求的符合程度。按照CVI 判斷問卷的內容效度時,一般要求S-CVI≥0.8,I-CVI≥0.78;I-CVI 為0.75~1.00,S-CVI 至少應達到0.8[22-23]。經2 輪函詢最終問卷內容效度為0.92、0.90、0.84。因有3 名專家認為K14、P31和P32,條目有3 名專家對同一個條目打出3 個弱相關,導致這3 個條目的內容效度為0.625,其他I-CVI 均為0.75~1.00。將行為維度中的術后戒除抽煙喝酒合并為一條,遵醫囑用藥改為醫生交代認真服藥,對相關知識維度中:您了解同型半胱氨酸是屬于什么檢查,可以誘發顱內動脈瘤嗎?因現有文獻結論不明確,其刪除,最終形成30 個問卷條目。通過多個臨床專家協商,確保其條目不再繼續使用。結構效度提示問卷的測量正確地驗證設計者理論構想的程度。經Bartlett 球形檢驗和KMO 值計算后,本問卷適合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檢驗問卷的結構效度,設特征值>1 時,3 個維度累計解釋變異量分別為25.501%、47.463%、63.216%,一般認為各條目因子載荷>0.4,且公因子累計解釋變異量>40%較好[24-25]。本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從知識、態度、行為3 個維度全面涵蓋了顱內動脈瘤的評估內容,能客觀地反映患者的知信行水平,可對顱內動脈瘤患者疾病知信行掌握程度進行評估。
本研究編制的顱內動脈瘤患者疾病知信行問卷以知信行理論為指導,覆蓋內容較全面,編制過程符合量表編制流程。經檢驗,量表信效度較好,可以用來調查顱內動脈瘤患者對疾病知識、態度、行為知曉程度。然而,本研究僅調查了1 所三級甲等醫院顱內動脈瘤患者較多的科室,可能存在偏倚,需在今后的研究中擴大樣本量、醫院范圍,對問卷的信效度進一步驗證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