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榮銘 李玉紅
安徽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安徽合肥 230601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道,預計到2030 年,抑郁障礙將成為疾病總負擔首位[1-2]。在中國,大約2600 萬人受抑郁癥影響,其中32%~51%的人曾嘗試自殺,而接受過精神治療的人<10%[3-5]。病恥感影響抑郁癥患者的求助行為,是抑郁癥患者接受治療的主要障礙[6-8]。病恥感是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種負性情緒,是內心的恥辱體驗[9-10]。44%的抑郁癥患者感到羞愧和尷尬,因此很少尋求專業(yè)幫助[11-12]。文獻計量學是指用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文獻并對某一領域發(fā)展做出客觀評價[13-14]。目前關于抑郁癥病恥感的國內外文獻逐年增多,該方向已成為學者們新的研究熱點[15-16]。本文分析抑郁癥患者病恥感相關文獻,為研究該領域提供參考。
Web of Science(WOS)是目前覆蓋信息最多的學術資源數據庫[17-18]。本文采用該數據庫檢索從建庫至2018 年11 月發(fā)表的抑郁癥患者病恥感相關文獻。
在WOS 核心合集數據庫的高級檢索框中輸入檢索式:“TI=(depress* )AND TI=(shame or stigma)”,篩查文獻題目并排除會議文獻、書籍、評述文獻和信息不全的文獻。文獻導出時選擇“保存為其他文件格式”,記錄內容選擇“全記錄與引用參考文獻”,文件格式選擇“純文本”到指定路徑。
運用HistCite 軟件和Excel 軟件整理數據并分析。
共檢索文獻442 篇。最早的文獻發(fā)表于1993 年。2009 年1 月—2018 年11 月,該領域研究文獻總量總體呈上升態(tài)勢,占總發(fā)文量的79.6%。見圖1。自1993 年以來,發(fā)表文章的國家共50 個。美國發(fā)文量位居第一,英國其次,中國位于第5 位。前5 個國家發(fā)
文量合計占總發(fā)文量的74.4%。其中2018 年發(fā)文量只統(tǒng)到11 月份。見表1。
圖1 抑郁癥患者病恥感文獻的年發(fā)文量趨勢
表1 抑郁癥患者病恥感文獻的發(fā)文量排名前10 的國家
排名前10 位的關鍵詞出現的總頻次為1212 次,見表2。
表2 抑郁癥患者病恥感文獻中出現頻次排名前10 位的關鍵詞
共1489 位作者發(fā)表文章,發(fā)文量第一的作者是Prasko,總被引次數最多的作者為Griffiths。見表3。
表3 抑郁癥患者病恥感文獻發(fā)文量排名前10 的作者
研究方向共有10 類,其中發(fā)文量最多的方向是精神病學。見表4。
表4 抑郁癥患者病恥感文獻的主要研究方向
共有205 家期刊、614 個發(fā)文機構收錄抑郁癥病恥感相關文章,刊登抑郁癥病恥感相關文章最多的雜志為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影響因子最高的雜志為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見表5。發(fā)文量排名前10 的機構均為大學,其中發(fā)文量最高的機構為耶魯大學。見表6。
圓圈大小代表文獻被引次數,箭頭指向的文獻是被引用文獻[19-21]。圓圈越大表明被引次數越多,即該文章是研究領域內的重要文獻[22]。本研究選取該文獻在當前文獻合集中的被引次數(LCS)排序編號,閾值為30。圖中左右兩個引文關系鏈之間沒有明顯關聯(lián)。左側引文鏈主要研究抑郁癥病恥感和求助意向,右側引文鏈主要研究抑郁癥和羞恥內疚間的聯(lián)系。左側LCS 最多的文章是54 號,共被引33 次。右側LCS 最多的文章是16 號和144 號,兩篇文章各被引16 次。見圖2。
表5 抑郁癥患者病恥感文獻發(fā)文量排名前10 的期刊
表6 抑郁癥患者病恥感文獻發(fā)文量排名前10 的機構
抑郁癥病恥感在國內外期刊上的年發(fā)文量變化趨勢可體現該領域的國際熱度[23-24]。本文共檢索相關文獻442 篇,發(fā)現從2009 年起該領域文章數量漸升,說明學者的關注度漸高。我國共發(fā)文23 篇,雖然發(fā)文量不多,但顯示了我國學者緊跟國際研究熱點。
在有未知國家的情況下,發(fā)文量排名前10 的國家中,70%為歐美國家,美國位居第一,英國其次。因此,歐美國家在抑郁癥病恥感領域發(fā)文量總體處于領先地位。文獻的被引次數能表明其重要性。本文中7 個國家在WOS 數據庫中的總被引次數大于我國,其中5 個是歐美國家。可見,歐美國家文獻受到的關注度較高。統(tǒng)計投稿期刊可反映該領域文章的研究水平和影響力[25-26]。本研究顯示,發(fā)文量排名前10 的期刊均來自歐美國家,可從高質量期刊中了解研究動態(tài)。發(fā)文量前10 的機構均為大學,90%的大學來自歐美國家,可見歐美國家大學的投入較多。
綜上,學者們可從歐美國家文獻梳理抑郁癥病恥感領域發(fā)展脈絡,積極投稿歐美國家高質量期刊。
從研究方向可見,抑郁癥病恥感領域正朝著多學科交叉方向發(fā)展,跨學科的研究方式可提高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27]。本研究列出的高產作者,值得我國學者參考,以了解國外最新動態(tài)。引文編年圖中高頻被引文獻是抑郁癥病恥感領域內有高影響力的文章,研究結果可影響該領域的走向[28]。學者在今后研究抑郁癥病恥感的過程中可借鑒引文編年圖,分析關注的熱點。
圖2 抑郁癥病恥感引文編年圖
我國在國際期刊上共發(fā)文23 篇。研究人群主要有肺結核、艾滋病和抑郁癥患者等[29-30]。研究方法均為橫斷面研究。我國抑郁癥病恥感領域研究人群正逐漸拓寬,成果不斷涌現,但目前研究方法單一,缺少干預性研究,今后可運用更多研究方法,深入研究該領域。
本文對抑郁癥病恥感文獻統(tǒng)計描述,未來可擴大檢索范圍并與臨床結合,形成完善的研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