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敏 程潔蓮 譚仕紅 陳雙麗
1.陽江市衛生學校護理教研組,廣東陽江 529500;2.廣東省陽江市人民醫院內科,廣東陽江 529500
慢性胃潰瘍是消化內科最常見疾病之一,因其病理機制較為復雜,且具有高復發率、病程長及短期內難以治愈等特點,常使患者飽受周期節律性疼痛的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其生活質量。大量臨床研究[1-4]發現,在慢性胃潰瘍治療過程中,護士僅更多關注傳統消化內科常規護理效果,而往往忽視指導患者的自我護理功能(自我照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顯著的康復效果。因此,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的。近年來,Orem 自護模式已廣泛應用于心力衰竭、肝硬化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5-7],其核心是發揮患者自護能力,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鑒于此,本研究通過對慢性胃潰瘍患者自護能力和生活質量影響的對比分析,以探討Orem 自我護理干預模式的護理應用價值?,F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2 月—2019 年12 月收治于廣東省陽江市人民醫院慢性胃潰瘍患者174 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胃鏡及病理學診斷為慢性胃潰瘍;②病程0.5~11.0 年;③自愿且能夠完成本研究。排除標準:①有消化性潰瘍相關并發癥(穿孔、出血等),有心、腦、肝及腎等嚴重慢性疾?。虎谟芯窦膊∈?。采取樣本方便抽樣法將上述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7 例。對照組中男47 例,女40 例;年齡23~76 歲,平均(42.15±3.86)歲;病程3~10 年,平均(5.56±3.44)年;大專及以上16 例,高中或中專42 例,初中及以下29 例;個人月收入>3000 元13 例,1000~3000 元53 例,<1000 元21 例。觀察組中男49 例,女38 例;年齡21~79 歲,平均(43.57±3.25)歲;病程2~11 年,平均(5.75±3.21)年;大專及以上19 例,高中或中專41 例,初中及以下27 例;個人月收入>3000 元11 例,1000~3000 元57 例,<1000 元19 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文化水平及個人經濟狀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研究對象和/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給予傳統常規護理指導,包括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生活護理及用藥指導等。觀察組則采取Orem 自護模式,即患者自我照顧模式[8-10],通常是指護理團隊根據患者不同階段病情變化進行實時評估后采所取有針對性的具體護理干預措施。其主要包括完全補償護理系統、部分補償護理系統及支持教育護理系統三部分組成。①完全補償護理系統,一般患者潰瘍伴出血、穿孔等并發癥入院或術后,其日?;顒用黠@受限,同時也產生憂郁、焦慮等不良情緒。此時期應及時啟動完全補償護理系統,具體根據患者病情制訂個性化合理食譜,鼓勵并幫助其重建戰勝疾病的信心,以緩解不良情緒。②部分補償護理系統,經過一段時間完全補償護理系統培訓后,開展對患者進行護理技能培訓,指導患者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并協助患者進行合理的功能鍛煉。③支持教育護理系統,當患者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并能學會自理活動時,護理團隊應積極地轉變護理系統模式,著重指導或幫助患者在健康飲食、心理護理、生活習慣等方面樹立自我護理的價值觀,著重提高患者依從性。并提醒患者定時來院復查,以便能夠更好地評價患者治療情況與病情控制狀況,為下一階段治療做準備。
在患者入院時和出院時分別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11-12](ESCA)和生活質量量表[13](SF-36)對兩組護理干預進行效果評價。①ESCA:是Orem 自護模式金標準,效度系數為0.97,信度系數Cranach’s α 值為0.88。該量表內容包括自我概念、自護知識、自護技能及自護責任感4 個維度共43 個條目,每個條目分數為0~4 分,其中第11 個條目為反向評分,總分為0~172 分。根據得分結果將自我護理能力狀態分為高水平(117~172 分)、中等水平(57~116 分)及低水平(0~56 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自護能力水平也高。②SF-36 量表:該量表主要反映在過去1 個月內胃潰瘍患者的生活質量變化狀況,主要包括生理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8 個維度共36 個條目,每個維度總分均為100 分,分數越高則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PSS 19.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入院時,兩組自我護理能力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出院時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入院時,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0.01),且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各維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0.01)。見表1。
表1 兩組入院時和出院時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入院時和出院時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分,)
注:t1、P1值兩組入院時比較;t2、P2值兩組出院時比較
入院時,兩組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出院時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入院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或P <0.01),且觀察組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0.01)。見表2。
Orem 自護模式是患者在胃潰瘍治療階段采用心理、生理及自理三位合一的一種護理方式[14-16],旨在不斷督促患者積極參與到自身護理計劃中來,發揮其自理能力,有利于加速疾病康復進程,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護理團隊在實施Orem 自護模式過程中,堅持“以患者自理為核心”理念,根據患者自理能力來選擇合適補償護理系統來引導或幫助其進行個性化的自我堅持和自我調節。有關研究[17-19]表明,基于Orem 自護模式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認識胃潰瘍相關知識,能有效地降低潰瘍復發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出院時觀察組ESCA 各維度評分不僅均高于對照組,還比入院時也有顯著提高。與傳統常規護理比較,具有以下特點:①把握患者的心理特點,開展個性化的心理治療及護理干預,逐漸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并指導患者掌握自我心理調節方法,增強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②注重患者生理健康,針對患者胃潰瘍病情發展不同階段制訂相應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并對患者反復強調良好飲食習慣對胃潰瘍治愈及預防復發的重要性。③提高患者自護能力,制訂個性化自理能力培訓計劃,通過微信端或健康平臺發送健康宣教知識,進一步增強患者對胃潰瘍疾病的認識和預防,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患者對健康宣教內容掌握情況,強化患者自護概念的認知;在護理技能干預方面,護士通過親自示范操作和現場監督,指導患者熟練掌握自護操作方法,有助于提升其自護技能水平。毛娟娟等[20]對老年慢性胃潰瘍采取Orem 自理干預研究結果顯示,實施Orem 自護干預,不僅能有效提升患者自護技能和責任感,還增強患者他們對疾病自護概念和知識,這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
表2 兩組入院時和出院時生活質量量表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入院時和出院時生活質量量表評分比較(分,)
注:t1、P1值兩組入院時比較;t2、P2值兩組出院時比較
Orem 自護理論認為,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其生活質量呈正相關[21-23],即胃潰瘍患者的自護能力越強,其生活質量越高。在本研究SF-36 量表評價中,一方面綜合表現為患者生理功能,在Orem 自護模式指導下,患者接受相關自護技能訓練,學會生活自理,有助于患者軀體生理功能的恢復,比常規護理更具有針對性;另一方面綜合表現為患者心理功能,護理團隊更具有目標性,制訂個性化的心理治療方案,堅持長期維護患者心理舒適,消除不良情緒,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功能。相關研究表明,Orem 自護模式能積極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增強其自我護理能力,達到改善生活質量目的[24-28]。本研究結果顯示,出院時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整體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提示Orem 自護模式有利于促進慢性胃潰瘍治愈,較大地降低復發率風險。
綜上所述,基于Orem 自護模式下,讓胃潰瘍患者在個性化護理中,逐漸學會自理,增強其自護能力,最終達到改善生活質量目的,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