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語文教學已經逐漸地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模式,而教學力求讓學生有好的發展,讓同學們能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自身的語文能力,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教學實踐模式主要分為七個步驟:創造情境、確立目標、自主探究、精講點撥、精選練習、課堂小結、課后作業。按照基本的步驟開展語文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上學習的內容,更加注重自身綜合能力的培養,實現語文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關鍵詞】七步教學法;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具體操作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0-0029-02
【本文著錄格式】張立萍.淺談初中語文七步教學法的應用[J].課外語文,2021,20(10):29-30.
一、創造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上給同學們創造情境能夠讓同學們快速地經過幾分鐘的課間休息之后進入緊張的學習狀態。在給同學們創造導入情境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特征:首先要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在學習課文《真正的英雄》時,教師可以先給同學們展示出一幅圖片,然后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了解猜出圖片上的人物,而后利用人物故事進行課堂的導入。其次,應該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例如在學習《看云識天氣》這篇課文時,中國有一句老話:天有不測風云。也就是說天氣也有不能預測的時候。接下來我給同學們引入了這樣一個問題,是不是天氣都不可以預測呢?一般情況下都是用什么方法來預測天氣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通過看云識別天氣的有效方法。其實,這只是一些比較簡單的創造情境的方法,同學們的實際學習情況有所不同,教師在給同學們做情境導入時也應該選擇不同的方式,總之要結合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和實際的學習能力,這樣才可以真正達到課堂上創造情境的目的。
二、確立目標
教師在給同學們進行知識傳授時還應該確立一定的教學目標,有目標才有教學發展的方向。教學目標在日常的實際教學當中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讓同學們在繁雜交錯的知識當中明確發展的方向。而教師的教學也會更加有目的性,整個課程的發展都是按照一個預設的思路進行。在確立教學目標時,需要注意:首先,目標應該多元化,不僅要讓同學們學到一定的知識,還要讓同學們能盡快地調動自己的注意力參與到課程教學的環節當中,同學們也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確定學習的目標。如果目標的內容比較少,在創設情境進行課堂導入的環節當中就應該幫助同學們確立更加廣闊的發展目標,可以以口頭敘述的方式直奔主題,也可以讓同學們根據課程的學習來慢慢地思考。其次,目標的設定要精確。語文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有很大的不同,知識并非是呈現螺旋式上升的發展狀態,有時候從一篇課文當中的某個詞語、某個主題甚至是語言表達的方法和寫作的手法都有很多值得學生學習的知識點。如果在課堂當中做到面面俱到是很難的,反而不會突出重點。所以針對不同的課程教學設置,教師應幫助學生確定一個不同的學習目標,每篇文章都應有不同的側重點,這樣才能讓同學們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當中更好地消化知識。
三、自主探究
這里提到的語文課堂上的自主探究,并不是讓同學們獨自一人完成知識的探究過程,可以先讓同學們對知識點進行自主研究,也可以讓同學們把自主研究的過程,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呈現出來。自學的階段同學們的思維發展有限,而且學到的總體內容基本上是一樣的,同學們在語文的自習當中只能整理出一些生僻的字詞和作家作品,對即將學習的文章的主要內容和發展思想進行研究,把自己在學習當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羅列出來。而這些自學任務完成之后,就需要同學們拓展思維進入小組合作學習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當中主要是以同桌形式或小組形式來進行的系統的學習,而學習的主要內容就是把學生依靠自己的個人力量完成的知識學習和遇到的問題困惑逐一解決。其次就是語文書上的課后習題,也是需要同學們進行自主探究的,并且還需要對相關的知識進行細致的批注。在這個階段教師主要需要完成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同學們能夠在思維的發展之下激發自己的創造能力,讓同學們能夠通過自學的過程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并且促進同學們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的養成,而這一階段也能夠有效地保證學生學習效率的發展,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問題點撥,這不僅能幫助學生明確問題的答案,也可以讓同學們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在今后的學習當中遇到類似的情況都能更快更好地解決。
四、精講點撥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之后,同學們可能還有一些問題無法得到解決,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針對學生這些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細致的講解,緊緊圍繞著學習目的和同學們產生的共性問題進行點撥,讓同學們的思維得到開闊。而精講點撥在課堂的七步教學法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重點是幫助同學們解決不重復、不能理解的問題,教師在點撥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要把新知識和舊知識交替在一起給同學們進行點撥。例如,在《愛蓮說》這篇文章的學習當中,我們讓同學們了解了托物言志的基本寫作手法,而在其他文章的學習當中也有使用托物言志的表達手法。雖然語文這門學科不像其他學科一樣可以快速地舉一反三,但是這樣的知識也能在學科當中反復出現,可能中間會相隔很長時間,同學們的記憶會變得不夠真切,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幫助同學們建立起知識的聯系,稍加點撥就可以讓同學們的印象重新變得深刻。其次,點撥的時候應該注重重點難點問題的解答。在學習《皇帝的新裝》這一節課時,文章當中提到的故事每個人都在撒謊,而只有那個孩子說了真話。同學們仿佛在學習當中快速地得到了這樣的結論:大人都是虛偽的,只有小孩是真誠的。那么針對這樣的反應,教師就可以向同學們追加問題:為什么在文章當中渴望真誠卻選擇了一個孩子說出真話呢?這樣的問題可以引導著同學們對于當時的社會風氣進行思考,而只有孩子是沒有受到社會黑暗風氣的熏陶,只有孩子是真誠的,這也能夠看出作者期待真誠、期待讓世界都保有一顆童心的態度。有一個問題給同學們提出的點撥,就能讓同學們的理解變得更加全面和深刻。
五、精選練習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同學們只是注重習題的練習,而教師也并沒有給同學們提出更加形式多樣的練習方法,還是無法完全達到好的鞏固知識點的效果。所以練習題目的選擇一定要精細,這樣才能保證練習的精準。在選擇練習題目時,可以圍繞著教學的目標進行選題,能讓同學們明白課堂教學的宗旨。其次還可以在練習題目當中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例如上文提到的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的學習,學生理解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之后,就可以讓同學們圍繞著這樣的想法對這個故事進行續寫,這個小孩子說出了真話之后會受到怎樣的懲罰,又會有怎樣的命運呢?還有就是教學練習的選擇也可以適當地結合考試大綱來進行,把這樣的目的帶到課堂上,可以讓同學們在選擇練習題目時與中考接軌,讓同學們能夠早一點熟悉中考練習題目的題型,讓同學們能在考試中更加如魚得水。
六、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的環節是語文教學當中必不可少的,課堂的總結是教師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一種反饋,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表現給予鼓勵,方便教師在未來實施教學活動時,更好地采取符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教學策略。課堂小結的環節既可以由教師概括,也可以由學生來做主,以師生互動搶答的形式突出教學的目標,讓學生對課堂環節進行重溫,掌握理解的難點和重點,并且把課堂上的問題重新呈現出來,在課后的時間進行更加深刻的思考。如果同學們在一節課程之后仍然覺得自己的學習存在問題,還可以在課后的時間以命名的形式把問題反饋給教師,讓教師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中所想,選擇更適合學生的教學形式,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提供良好的保障。
七、課后作業
語文的課堂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之上,課后時間也應該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把握課后時間能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一般來講,教師會選擇給同學們布置課后作業的形式,然而作業的布置往往非常的簡單,只是讓同學們背誦課文當中的重點語段或者是讓學生重復地書寫文中的重點字詞,很少會對作業內容進行認真的思考,這也體現出教師布置作業的盲目性,而作業的目的不夠明確,就會讓之前課堂上教師做出的所有努力都功虧一簣。首先教師應該明確作業布置的目的,圍繞著課堂教學內容進行作業的選擇,幫助學生鞏固學習目標。其次還應該豐富作業的形式,可以以書寫的形式布置,也可以讓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來選擇口頭完成或其他的完成形式。而最重要的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能力的體現,教師應該注意把握學生實際學習水平的發展,給同學們設計分層次的作業練習,讓難易程度更加適中,能讓每一個同學都在課后作業的完成中有所收獲。
總而言之,希望在語文的教學中,各位教師能按照基本的步驟來設計課堂教學的形式。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讓語文教學收獲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陳玉蘭.初中語文教師家庭作業布置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9).
[2]趙中艷.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優化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6(11).
[3]郭吉成.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與課堂教學走勢[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7).
作者簡介:張立萍,女,土族,1980年生,甘肅積石山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