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少壯
【摘要】心理抗挫力是指面對逆境或遭遇挫折時的處理能力。如果一個學生的心理抗挫力差、心靈過于脆弱,無法正確面對挫折,這對于他以后的成長與漫漫的人生必將是一個消極的因素。面對抗挫力差的學生,教師要以充分的愛心與耐心,以及敏銳的觀察力,分析學生心理抗挫力差的原因,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對待環境中遇到的困難或者挫折,擁有一個健康的心靈。
【關鍵詞】心理抗挫力;班主任工作;個案;反思與啟示
一、案例解說
2012年,我新接手了剛剛升上四年級的班級。在與原班主任交談的過程中我記住了一個名字——小A。小A的特點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或遇到困難時會出現消極情緒和大哭的現象。原班主任在談及他時連連搖頭說這樣的學生很難教。
(一)問題發現:聚焦小A
小A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他便會一聲不吭、默默流淚,甚至出聲大哭,仿佛受盡了許多委屈,爾后叫他做什么他就偏偏不做什么,并以不上課等行為來發泄心中的情緒,并且要兩三個小時才能把情緒緩解過來。三年級的他還有過因做不出一道數學題而離開教室不上課,在校園里到處游蕩、讓班主任四處尋找的事件。是什么原因使得小A總不能積極面對困難和挫折呢?
(二)問題癥結:解讀小A
我與小A的媽媽面談了許久,小A的媽媽說:小A從小就受不了困難和挫折,每每遇到困難和挫折,他便會把家門一甩,獨自一人出去外面游蕩?;貋砗蟾改敢蚺逻@么小的他再次出走、擔心他的安全,便極力安慰,幫他解決困難,并且在生活中對他做出許多讓步,任何稍微有點困難的事情或者學習上的難題都不會讓小A做,更沒有對他出走的行為進行教育。近兩年來,小A的爸爸因下崗在家,情緒不好,有時小A犯了錯誤,爸爸便會以打罵相對,打罵后沒有對小A進行教育引導使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小A的媽媽也很擔心爸爸的教育會使小A的性格更加走向極端。
與小A的媽媽面談之后,我仔細地分析了小A的情況:教育的不當造成了孩子的心理抗挫力差。案例中的小A心靈過于脆弱,無法以積極正確的心態去面對困難和挫折,主要原因在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對他的一再讓步,讓他的意識里總有“我不想面對困難”;還在于父母在他犯錯誤之后沒有以正確的方式引導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其父親打罵而不加教育的做法讓他產生叛逆心理,繼而更加反感遇到困難和挫折;更重要的在于父母在小A出現鬧情緒時沒有及時轉移他的壓力,對其壓力的出現進行歸因。
(三)問題解決:增強抗挫力
1.對策與方案實施
(1)家校合作,增強抗挫力
我將對小A的分析與看法與小A的家長進行了交流,建議小A家長在小A的學習與生活中要特意設置一些小小挫折或者困難,當他面對困難大哭的時候要先讓其情緒緩解,冷靜處理,不要因為他鬧脾氣使性子就不停哄他。要讓小A意識到困難和挫折不會因為自己的鬧脾氣而改變。并向小A家長說明了教育在于耐心引導而不在于打罵的道理。建議其父母要通過強化目標的手段增強其抗挫力,在小A最想獲得的物品上設置晉級關卡,從最容易過的關卡開始,比如,接受父母的安排就是一關;遇到不會寫的字能用查字典解決又是一關;一天中遇到困難或挫折鬧情緒的次數不斷減少又是闖過一關。再者,切勿將家長自己的不良情緒附加于孩子的教育當中。在發現小A有出走的想法時要以嚴厲的態度及時制止,并在他情緒平緩后給他講明出走行為的危險。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找機會培養他的興趣愛好,引導他在遇到挫折時可以通過聽音樂、看書等他喜愛和感興趣的東西正確排解心中的不快。家長也可通過這樣的方式排解心中壓力,給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連成一線,才能使學生的心靈健康成長有更好的呵護。
(2)教師關愛,走進學生心靈
小A媽媽提到,小A喜歡的人說的話比較樂于接受。我經常找小A聊天,和他聊聊他感興趣的話題,我還和小A的媽媽一起帶小A出去游玩,他十分開心,他漸漸像接受一個朋友那樣接受了我,并開始信任我,喜歡與我交談。在與他交談的過程中,我發現他的抗挫力差的原因有三個:首先是對事情的認識不理性。孩子對于錯誤的認識主要是停留在他自我評價的體系里;再次是解決問題能力的不自信。一個孩子對于挫折或者困難的出現,要有足夠的信心去解決,小A從小生活在贊譽聲中,他的自信完全來自于別人對他的肯定,一旦遇到困難,他便會擔心沒有能力解決,害怕失去別人的肯定;最后是問題歸因能力較弱。一個孩子有解決困難或挫折的辦法是來自于他對問題的歸因,找到最根本的原因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不斷增強自我的信心。
對于小A抗挫力差的原因分析,我用了以下三種方法對他進行心理矯正:
①用班會課增強抗挫力。團體心理矯正對于抗挫力的培養效果會更好,人在團體中會產生為團體爭取榮譽的沖動,我抓住這一點,在班會課上設置了增強抗挫力游戲,用勺子運兵乓球的游戲,運球勺子從大變到小,難度不斷晉升。小A在集體爭取勝利的目標下,從開始的退縮到后來的積極,不斷增強抗挫力。
②用故事增強自信心。我是一名語文教師,為了提高大家的表達能力,同時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我開設了課前講故事——名人勵志故事。每一位學生都要上臺講,用一個個故事感化小A,引導他向名人學習。輪到小A時,他講了孫中山如何面對挫折的故事,從他的講述和表情中,我看到了他的信心。
③用運動增強忍耐力。運動是一個人壓力釋放的好方法,也是鍛煉忍耐力的有效途徑,我經常利用下午第三節輔導課,帶領學生長跑,小A也在其中。我帶著他們跑,一跑就是十圈,開始小A只能跑兩圈,但看著同學們都能跑十圈,他也漸漸增加了跑步的圈數,對其后來的耐力體現有很大的幫助。
④用歸因法引導分析力。能正確歸因是一個人的能力體現,我經常在小A能尋找到方法解決困難或者不能尋找方法解決困難時,找時間與他一起歸因,找到最根本的原因,讓小A清晰地認識到為什么能找到方法解決困難或者找不到方法解決困難。這樣不斷訓練,對于小A面對困難與挫折后能順利尋找方法有很大幫助。
2.實施效果:增強了抗挫力
半個學期過去了,小A有了很大的改變,對于困難和挫折已不再以消極的態度去應對,而是會尋找方法解決,與同學間的相處也更加融洽。在期中考后的軍訓之中教官常會處罰一些做不好的學生,教官的嚴厲一開始讓我有些擔心小A接受不了,但讓我喜出望外的是小A進步了,他適應得很好,做錯了他就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官的處罰,不再鬧情緒。而是積極地去面對困難,可見小A的抗挫力增強了許多。
二、反思與啟示
人們常說:“孩子的心理素質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命運?!狈此夹這個案例,他從一開始的消極面對困難與挫折,抗挫力差,到后來能主動尋找方法解決困難,我得出了兩點啟示:
(一)教育要無微不至
學生的成長總會遇到一些問題,但問題的出現原因肯定是復雜的,作為家長或者老師,要學會認真分析問題,積極采取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家校雙方配合,從學習和生活雙方面無微不至地深入了解孩子,找到根源,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二)方法要豐富有趣
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豐富有趣。對于小A的問題,我采取了多樣化的方法,站在他的角度,用生動的故事、有趣的游戲、團隊的激勵等方法去訓練增強他的抗挫力。
(三)情感要真摯感人
對于小A的案例,我以最真摯的情感去接觸他的父母,了解小A的情況。用愛去感化小A,使他信任我,建立信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信任的基礎是情感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