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芬
摘 要:在新中考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愈發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且初高中英語閱讀在篇幅、語篇結構、長難句、詞匯量上存在很大區別。這就要求教師認清當前初中英語的教育教學形勢,關注閱讀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完善,實現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銜接。文章探究影響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銜接的因素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新中考;初中英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4-0056-02
新中考改革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了明確的定位,即為學生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學習打下堅實基礎,這充分彰顯了開展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銜接工作的必要性。同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借助必修課程為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使學生逐漸提高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為他們升學、就業和終身學習搭建發展平臺。對此,英語教師應認真分析當前影響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銜接的因素及存在的問題,結合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及學生需求積極創新教學策略,在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的同時,為學生高中英語閱讀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影響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銜接的因素
1.學生因素
閱讀學習需要經過閱讀、理解、分析、判斷等步驟才能實現對閱讀內容的全面掌握,而這需要學生有扎實的學習基礎與持續、高漲的學習熱情。但一些學生的自制力較差,且因英語學習難度較高,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這也是學生閱讀量不大的重要原因。另外,“三長一短取一長”“選長句不選斷句”等毫無科學依據的做題方法在學生應試當中成為了“救命稻草”,這對學生良好英語閱讀學習習慣的培養造成了負面影響。面對中考題型向高考方向靠攏的趨勢,若在初中階段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意識與習慣,會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
2.教師因素
目前,部分英語教師仍未從傳統教學思維中解放出來,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也僅是講解一些詞匯與語法,這會使學生形成慣性思維,認為閱讀理解只需掌握語法及詞匯即可。同時傳統的教學模式單一、乏味,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久而久之便會導致學生喪失閱讀興趣。而部分教師很少在課上給學生保留固定的閱讀時間,課下也會安排較多的試題練習,這對學生英語閱讀興趣及能力的提升造成了負面影響。
二、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初高中英語在詞匯量、句型結構、文體等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在教學要求上差異較為明顯。因此,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銜接中要明確兩個教育階段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從實際情況來看,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課時設置較多,學生有充足的閱讀時間,教師可在課上對重難點知識進行反復強調。但受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的影響,初中生習慣于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課堂閱讀練習,缺乏自主總結規律與思考的能力。而高中階段設置的英語閱讀課時較少,且需要學生能夠及時、自主消化篇幅較長、內容豐富的材料。教師沒有充足的時間對閱讀材料進行詳細的講解,只能選擇性地講授一些重難點知識、典型例子或易錯點等,通過核對練習題答案幫助學生找出自己的易錯點及遺漏的知識點。這是不同教育階段教學模式的明顯轉變,因此初中英語教師不能僅采用適用于本階段教學目標與任務的教學方法,而應該逐步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轉變,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同時,實現初高中英語學習的順利過渡。
三、新中考背景下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銜接的有效策略
1.幫助學生積累知識
無論是初中階段還是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均需要學生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做到真正理解閱讀內容,并提升閱讀效率與速度。當然,這些知識可以是一些英語國家的社交習俗、生活經驗,也可以是科普知識、風土人情等,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排除歧義,做出正確的推理與判斷,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此,教師可嘗試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結合初中課堂時間充裕、教學內容簡單、學生表現欲強等特點,采用講故事、做游戲及表演等方式介紹閱讀材料背景,使學生感到輕松有趣,為高中英語閱讀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此外,教師應讓初中生主動搜集閱讀材料的背景知識,形成主動搜集背景知識的意識與習慣,使學生在初中階段便掌握快速了解背景知識并與閱讀內容進行有效聯系的能力。例如,在教學“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一課時,教師便可給學生布置查找環游世界相關信息的任務,包括所需的語言技能、準備物品以及可能遇到的事情,讓學生在吸收各方面知識的過程中提高閱讀興趣。
2.教授學生閱讀方法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存在因果關系,因此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使學生調動已有知識獲取新知識,并積極參與到交際活動中。對此,教師首先要意識到預習課文的重要性,對學生的預習過程進行系統指導,幫助學生對文章大意進行初步了解,并完成課后習題,增加思考深度,引導學生形成回顧舊單詞、查閱新單詞、發現疑難詞句、重點處做標記等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讀多練,不要將訓練內容局限于教材閱讀材料,而要搜集一些適合學生發展水平及學習興趣的多類型讀物,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訓練與指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讓學生在初中便形成做好筆記的習慣,使筆記成為未來學習的重要資料。教師要傳授學生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使學生學會抓重點詞句,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學“Amazing Science”一課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做好預習工作,認識、理解重點句型和搭配,如“What is it made of/from...?”“be used for doing”等,同時借助網絡技術搜集一些相同類型的文章進行練習,讓學生做好相應的筆記,以略讀、查讀、預測、猜讀等方式完成閱讀,獲得知識和技能。
3.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教師具備極強的人格魅力,能吸引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同時能更好地駕馭課堂與引導學生。首先,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加強閱讀教學中的初高中銜接意識,基于教材、教學大綱、學情等做好初高中閱讀教學內容的有效過渡。其次,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在致力于提升學生中考與高考成績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能力。再次,教師需轉變教學觀念,積極研究現代教育理論,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最后,教師要進行角色轉變,一方面從教育理論實踐者轉變為研究者,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不斷反思與改進,另一方面則要將課堂教學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課堂參與積極性,切實提升閱讀教學效率。
總之,在新中考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排除當前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中的影響因素,并發現當前教學中的問題,通過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教授學生閱讀方法、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等策略,實現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銜接,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楊玲莉.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銜接——基于羅杰斯的有意義學習理論[J].海外英語,2018(06).
[2]張志福.探討新中考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20(17).
[3]王鶴.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銜接現狀的調查研究[J].校園英語,2019(09).
[4]覃海濱.立足課堂與文本的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銜接[J].中學教學參考,2017(04).
[5]張玲俐.人教版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教學的研究[J].校園英語,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