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飛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在科學實驗教學方面加大教學創新力度。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問題設計的漸進性、針對性、開放性等,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在實驗過程中注重結合學生的自身體驗,注重采用游戲方法,注重聯系實際生活,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自主探究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科學;實驗教學;興趣;科學游戲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4-0128-02
眾所周知,科學課程具備一定的實踐性和生活性,而科學實驗可以給學生呈現生動的科學知識。開展科學實驗教學對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都有很大幫助。良好的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重要意義。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在教學之前精細考量、認真備課,在教學中創新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興趣。本文對新課改背景下的科學實驗教學進行探討。
一、科學實驗教學要注重問題設計
科學實驗教學中問題的提出在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科學思維的培養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更好地發揮問題對于科學實驗教學的價值,教師應該不斷增強自身學識,開拓知識視野,把握問題的設計原則,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的探索分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優化科學實驗教學工作。
1.問題設計難度應循序漸進
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應注意問題設計的難易程度。如果一開始就拋出難度系數較大的問題,就會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自信心產生影響,不利于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教師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級增加問題難度,層層遞進,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科學實驗課堂的學習內容,培養學生清晰的科學邏輯思維,增加其對科學課程的興趣與信心。
2.設計問題要具有針對性
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一定要注意問題的針對性,比如問題是否與課本內容緊密聯系,是否可以直觀反映出本節知識的重難點。提問這一環節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使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與探尋,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增強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教師在提問時,首先要清楚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問,這樣問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可以突出這堂課的中心。同時,教師也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觀察學生能否很好地理解問題的本質,從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使問題充分發揮教學價值。
3.設計問題要具有開放性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問題是接生婆,促進新思想的產生。”這句話強調了問題對于思維創新的重要性。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國家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要設計較為新穎的問題,注意問題的開放性以及對學生的啟發性,確保學生可以在基礎內容的學習上發散思維,促進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這就要求教師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原有的課本內容上進行知識延伸,最好可以與當下社會熱點內容相結合,強化學生的科學思維,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對現實問題進行分析解答,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科學實驗教學要注重興趣激發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在實驗時不能只是盲目講解和操作,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科學課程中出現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教師不能忽略的地方,需要以此為切入點調動學生的科學探索興趣,使他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學習狀態,從而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科學教師要激發學生潛能和興趣,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教學中來。教師可以采用實物演示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講解磁鐵原理時,教師可以用紙板和別針演示一個“磁鐵魔法”實驗,來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在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后,教師可以把這個神奇的原理告訴學生:原來,魔法的秘密是在紙板后放置了一個磁鐵,別針被磁鐵吸引,不僅不會掉下,還會在紙上移動。這種趣味實驗可以在短時間內引起學生的興趣,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科學實驗教學要注重結合學生體驗
科學實驗探索,可以打開學生的創新思維大門,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在動手操作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使科學實驗教學過程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為了開啟學生智慧,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體驗,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通過問題探究發散學生的思維。比如,為了讓學生對聲音傳輸有更深的了解,教師可以讓一部分學生將耳朵貼在墻上,同時讓另一部分學生在遠處打墻,然后問學生是否可以聽到敲墻的聲音,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聽覺感受。因為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所以有些學生也許會感覺到他們聽到的聲音變大了,還有一些學生會問為什么他們聽到的聲音忽遠忽近。為了讓學生進行充分思考,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的體驗進行自由討論,提出各自的觀點,這樣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就會了解到固體中聲音傳播的具體特征。
四、科學實驗教學要注重結合游戲
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來說,游戲教學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教師可以把基本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個性特點結合起來,融入適當的游戲,這樣可以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在科學實驗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競爭性游戲活躍課堂氣氛,將科學內容融入到游戲中。比如,教師在講解杠桿原理時,為了調動學生對杠桿學習的積極性,可以開展“推門比力氣”游戲。在游戲之前,教師需要把學生分成兩個小組,要注意男女生力量上的差異性,分成一個小組男生多、一個小組女生多的兩組。首先,讓男生多的小組靠近門軸,用力向內推門;讓女生多的小組靠近門把手,用力向外推門。此外,教師還需要告知學生們在游戲過程中應遵守規則,不能夠越線。經過這樣的設計,比賽結果讓每個人都感到驚訝,因為獲勝者是女生多的小組。很多學生會對于比賽的結果感到好奇,而教師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加深他們對杠桿原理的認知。因為當學生產生好奇心時,他們一定會專心探究相關知識,這時教師可以把一些難點知識通過游戲環節展現出來,使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到科學原理,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五、科學實驗教學要注重聯系現實生活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青少年學生進行科學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科學知識了解自然界的奧秘,探索未知的科學世界,培養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科學教學時,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將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理論知識,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建橋梁”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橋梁設計作品,引導學生將科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使學生領會到橋梁建設的高標準和嚴要求,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科學知識。學生在完成橋梁設計后可以與身邊的同伴進行交流,介紹自己設計作品的特點,并積極借鑒優秀作品的長處,完善自己的作品,從而提升科學實踐能力。
總之,在科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極為重要,教師應在這方面加大教學力度。要注重問題設計如問題的漸進性、針對性、開放性等,注重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注重結合學生的自身體驗,注重在實驗中采用游戲方法,注重聯系實際生活,以逐漸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李陽.淺談小學科學課中學生實驗觀察能力的培養[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9).
[2]劉清軍.小學科學課中分組實驗的調控與管理[J].內蒙古教育,2019(32).
[3]徐亮.科學課翻轉課堂對小學生學習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4]冷冰.因地制宜上好農村小學科學課——淺議農村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學[J].菏澤學院學報,201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