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超 張學科
摘 要:金工實訓是應用型高校工程類專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但傳統金工實訓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針對應用型高校金工實訓教學面臨的問題,文章提出幾點建設性建議。要注重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借助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及時添置新設備;調整實訓安排,適度開展課外教學;注重差異化教學,發揮學生能動性。
關鍵詞:實踐教學;金工實訓;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1-0016-02
金工實訓是高校理工科專業一門重要的實踐性技術課程,其開設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機械加工生產過程,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基本的工程素質。當前,部分應用型高校往往對實訓重視程度不夠,受實訓室條件簡陋及課時數量少等方面的制約,一些金工實訓課程教學只能保證基本的訓練,很少涉及難度較高的綜合訓練,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下面分析應用型高校金工實訓教學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
一、應用型高校金工實訓教學面臨的問題
(1)所授內容較為陳舊,學生學習興趣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機械加工制造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部分學校的金工實訓教學還停留在以鉗工、車工為主的基本機械加工操作上,教學內容較為陳舊,科技含量較低,導致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2)實訓室條件簡陋。傳統金工實訓教室配備了臺虎鉗、鉆床、銼刀、鋸弓、卡尺等較為簡單的工具設備,僅能滿足普通機械加工訓練要求,不利于學生認識新事物、掌握新技術。部分工程訓練中心的高科技加工設備數量少,滿足不了學生實訓所需數量的要求。(3)實訓時間安排不夠合理。當前,大部分高校的金工實訓課程安排在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一般為第二學期或者第三學期。金工實訓課程結束之后,當學生接觸到專業課程,想要進一步學習機械加工技術時,沒有機會開展實踐。此外,學校安排的總課時數量較少,一般介于30學時到50學時之間,導致教師難以開展完整的實踐教學。(4)評價機制不夠完善。傳統的金工實訓教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難以準確反映學生的實訓情況,也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要求所有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完成某一工件的加工任務并撰寫實訓報告,教師則依此進行評價,這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
二、應用型高校金工實訓教學的具體策略
1.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不斷更新教學內容
當前,金工實訓教師隊伍一部分來自企業退休工人,其理論水平往往不高,不能結合學科知識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也很少了解現代機械加工技術,一部分來自高校畢業生,缺乏系統嚴謹的工程訓練,動手能力普遍不強,其實踐教學水平較差。因此,高校要注重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指導教師結合先進技術,及時更新和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組織授課教師參加形式多樣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使其掌握過硬的實踐操作技能。要注重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和進取心,督促教師不斷豐富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學習更先進的加工方法,并且使用標準術語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此外,高校工程訓練中心應該定期檢查,加強對教學質量的監督,并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2.借助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及時添置新設備
當前機械制造加工技術發展迅猛,但受時間、成本、場地等因素的限制,高校難以將這些先進的設備全部引入課堂。為了讓學生及時了解這些加工技術,運用多媒體教學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它可以方便地展示設備及相關功能,因此教師應當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豐富實踐教學內容。此外,高校工程訓練中心應盡量結合學校情況,適度購置新設備,并適當增加現代加工教學時間,為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提供一定的幫助。例如,當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數控車銑、線切割、電火花成型、激光雕刻、3D打印等拓展訓練。要鼓勵學生自主完成信息收集、方案確定、工程圖紙繪制、材料和方法選擇、加工裝配、功能測試等任務,提高實踐操作技能。
3.調整實訓安排,適度開展課外教學
為了達到理想的實訓效果,教師可以將實踐教學分為兩個階段,即一、二年級學生進行基本操作技能訓練,三、四年級學生進行拓展課程訓練。這樣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漸進式的學習過程,讓學生了解傳統加工和現代加工之間的關系,對實訓有更深的體會。此外,高校工程訓練中心應當適度開展課外教學,讓教師組織學生成立興趣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興趣教學,為省級和國家級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選拔人才。
4.注重差異化教學,發揮學生能動性
不同專業的課程和知識結構不盡相同,因此教學目標是不一樣的,教師應根據不同專業特點改變教學內容,注重差異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針對汽車維修專業學生,教師可以適當介紹汽車零部件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自主組隊并加工某汽車零部件。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項目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調控能力,幫助學生提高個人素質、人際交往能力和工程技術水平,也可以強化學生的成本意識和質量觀念。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引入需要學生設計或思考的主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建議和意見,并通過這些建議和意見找到學生最感興趣的教學內容。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討論一些具有個性化的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以及興趣布置實訓任務。此外,要關心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從傳統的注重結果評價過渡到注重過程評價,這樣可以有效地發揮學生能動性,提高實訓教學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金工實訓有利于學生了解機械加工生產過程,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基本的工程素質。因此,應用型高校應當充分重視金工實訓教學,不斷完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管理制度。要注重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借助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及時添置新設備;調整實訓安排,適度開展課外教學;注重差異化教學,發揮學生能動性。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實訓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廉杰,吳犇.應用型高校金工實習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國網技術學院學報,2017(04).
[2]梁海洲.金工實訓創新教學方法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05).
[3]何理瑞.“新工科”背景下的金工實訓教學改革及評價體系構建[J].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9(04).
[4]俞建峰,錢陳豪,于小健,沈堅,盧立新.高校金工實訓教學體系改革的探索性研究[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