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笑枚
摘 要:差異化教學是指教師針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等差異進行分類教學,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均能獲得成長的教學模式。合理運用差異化教學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且滿足他們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文章探討差異化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價值及應用策略。
關鍵詞:差異化教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意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8-0088-02
差異化教學是指教師針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等差異進行分類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均能獲得成長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引入差異化教學法,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討差異化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價值及應用策略。
一、差異化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1.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差異化教學的本質是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特點、興趣、需求等制定教學方案,確保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相較于傳統灌輸式教學法,差異化教學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更重要的是,學習目標不再是“遙不可及”,而是“近在咫尺”,所以,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差異化教學理念下,教師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能夠聽得懂,學得會,做得好,即對學優生提出高要求,對學困生提出低要求,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實現學習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收獲了知識與技能,還收獲了成就感、滿足感,尤其是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他們不再否定自己,相反,因為達到了既定目標而對自己充滿信心。因此,差異化教學法對增強學生自信心具有積極作用。
3.有利于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個性,在學習上體現為不同的學習需求。有的學生學習能力有限,數學基礎薄弱,他們的學習需求是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而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強,對數學知識有強烈的學習興趣,數學基礎扎實,他們的學習需求更高一些,不僅要掌握教材上的概念、公式,還要具備遷移應用能力,能夠用這些知識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差異化教學的實施可讓教師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開展教學,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
二、差異化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1.教學目標差異化
教學目標即教學方向,直接影響教學實效,也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目標過高,學生明知道努力也不可能實現,就會打擊學習自信心,因此,這樣的教學目標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相反,教學目標過低,也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所以,制定教學目標是大學問,教師可在制定目標之前,對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再根據具體情況認真研究。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加法”時,教師可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第一,強化組的學生基礎薄弱,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只要求他們理解有理數的加法法則,能夠聯系加法法則進行簡單的有理數加法運算。第二,提高組的學生學習能力、數學基礎都一般,所以,除了要求他們掌握強化組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外,還要求他們能夠運用有理數加法法則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用有理數加法法則列出“先向左運動再向右運動”的式子并計算出答案,并結合生活實例解釋有理數加法法則。第三,拔尖組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數學思維、數學基礎方面都具有優勢,因此,除了要求他們達到提高組學生的學習目標外,還要讓學生自主探索有理數加法法則的形成過程,并在此基礎上歸納、總結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能夠做到自由轉化,如看到“-6+9=( )”這個式子,就能夠直接畫出數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教學目標,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數學課堂的學習中。
2.教學方法差異化
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基礎、思維能力、興趣愛好不同,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確保每一個學生在具有針對性教學方法的引導下輕松且高質量地進行課堂學習。例如,教師可按照學生的興趣,將熱愛數學的學生分成一類,而將學習興致較低的學生分成一類。在教學中,對于熱愛數學的這一類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常規教學方法,而對學習興致較低的這類學生,教師則可采取趣味教學法,通過有趣的教學方法讓數學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另外,對強化組、提高組和拔尖組的學生,教師可分別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以“畫軸對稱圖形”教學為例,在教學前,教師可先將微視頻發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結合微視頻提前預習,掌握畫軸對稱圖形的方法與技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針對不同組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第一,要求強化組的學生自主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題,對于不理解的知識點以及課前預習階段的困惑,可直接向教師請教。強化組的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存在的問題較多,因此,教師可進行針對性的輔導。結合微視頻以及教材上基礎性練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適合這個小組的學生。第二,提高組的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數學基礎扎實,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所以適宜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通過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實現共同提高。對于這個小組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問題,然后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例如,給學生布置一些關于軸對稱圖形繪制的練習題,讓學生歸納總結繪制軸對稱圖形的具體方法。第三,拔尖組的學生自律性強,學習能力也比較強,所以教師可以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即給學生安排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學生獨立完成。如給這組學生提供線段、等邊三角形、圓等元素,讓學生利用這些元素設計一個班徽,要求設計出來的班徽具有對稱美。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符合每個層次學生的認知差異,不僅能讓他們的學習過程輕松、愉快,也可以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3.課堂提問差異化
課堂提問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一方面,能夠起到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在提問時可對問題進行差異化處理,以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作用。例如,在教學“平方根”的內容時,對于強化組學生,可以提出簡單的、基礎性的問題:5的平方根是多少?化簡■的結果是多少?對于提高組學生,可提出難度適中的問題:假如a2=25,|b|=4,則a+b的值是多少?對于拔尖組的學生,可提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已知一個正數有兩個平方根,分別是2m-15和m+3,這個正數是多少?它的平方根是多少?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通過課堂提問的差異化能夠有效提升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結語
差異化教學法應用于數學課堂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滿足他們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課堂提問等環節進行差異化處理,不斷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軍武.差異化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內蒙古教育,2020(14).
[2]何洪波.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中的運用對策探析[J].天津教育,2020(06).
[3]張淑玲.巧用分層教學策略,促進初中數學教學[J].數學教學通訊,2019(32).
[4]沈紅星.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1).
[5]秦晉波.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8.
[6]朱接光.分層異步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研究[J].江西教育,2017(21).
Abstract: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refers to the teaching mode in which teachers classify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level, fully respect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make every student grow up. Reasonable use of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can strengthen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enhance their self-confidence and meet their personalized learning nee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strategy of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Key words: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significance;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