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環(huán)
摘 要:閱讀是語文科目中的關鍵內(nèi)容,更是學生未來學習與生活的基礎。新課標改革內(nèi)容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閱讀效率,通過引導小學生進行有趣的思維活動來拓展閱讀訓練,提高其課外閱讀能力。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應主動推行課外閱讀教學,開展小學語文的課外閱讀對于拓寬小學生的語文知識與眼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閱讀能力起關鍵的作用。文章主要分析目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困境與對策,以期通過課外閱讀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表達、寫作水平,促進其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困境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5-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5.013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同時也是課內(nèi)閱讀活動的延伸,更是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水平的重要部分。高效的課外閱讀活動能夠使課內(nèi)語文閱讀活動達到事半功倍之效,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充分重視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充分明確課外閱讀面臨的困境,并結合班級內(nèi)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創(chuàng)新的課外閱讀策略,從而提升小學語文實際課外閱讀效率,促進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能力提高。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困境
(一)學生學習壓力大,閱讀習慣差
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小學階段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而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在學校的學習壓力與家長漫無目的地為其報興趣班的影響下,小學生的課余時間幾乎被全部剝奪,根本沒有時間靜下心來認真閱讀課外文章。又因為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師與家長不注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與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工作,使學生喪失了對長文字、深內(nèi)涵文章的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從而造成小學生課外閱讀效率較差,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與閱讀水平的提升。
(二)教師對閱讀教學認識不清
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師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做題能力,在組織學生進行閱讀時通常只選取教材或參考書中的文章進行閱讀教學與講解,但此種枯燥無味的閱讀教學方式根本無法充分調(diào)動小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文章表面,并未掌握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小學語文教師同樣忽視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對課外閱讀認識程度較低是影響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效率的重要原因,使得學生僅被動地參與閱讀活動,缺乏主動思考與理解的過程,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實質(zhì)性的提升。
(三)閱讀教學觀念與方法落后
閱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讀者的思考與揣摩與作者進行內(nèi)心的對話,從而實現(xiàn)情感的共鳴。不論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還是閱讀理解題目都是想讓讀者與作者進行深入的心靈溝通,實現(xiàn)靈魂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作者所描述的場景,傾聽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師的閱讀觀念與閱讀教學方法過于傳統(tǒng)、落后,教師認為學生閱讀僅僅是為了應試,在日常教學中將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而把學生作為課堂的旁觀者,語文教師所采用的閱讀教學方法僅僅是單純的提問與講解,這不但與新課程改革要求不符,同時還大大打擊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影響學生閱讀主動性與思考性的培養(yǎng)工作。
(四)網(wǎng)絡媒體的影響
隨著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信息爆炸的網(wǎng)絡媒體已經(jīng)對我們的生活與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由于小學生抵制力較差,又缺少教師與家長的良好監(jiān)督,他們的注意力極容易被網(wǎng)絡信息吸引,大多數(shù)小學生選擇將時間浪費在短視頻或網(wǎng)絡游戲中,使得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活動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實,從而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教師發(fā)揮好引導作用
1.以身作則,起到示范作用。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應當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經(jīng)常閱讀課外文章,以此來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此外,教師也應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文章的閱讀,在引導學生閱讀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2.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引導。對于語文課外閱讀這部分教學內(nèi)容來說,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課外閱讀的方法與技巧,這些方法主要有精讀、略讀和巧讀三種方式。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正確地引導學生閱讀文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關內(nèi)容。對于巧讀這種閱讀方式來說,一部分學生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無法掌握這種方式,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引導學生利用巧讀這種方式進行課外閱讀,合理地利用一些相關故事或人物,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體會文章要表達的情感。例如《三國演義》這部名著,出現(xiàn)了近百個成語,教師可以將這些成語按照一定的順序連接起來,使學生既能夠理解名著的內(nèi)容,又能夠掌握相關成語,提高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效率,提高學生的文學水平與綜合素養(yǎng)。
3.鼓勵學生做閱讀筆記。現(xiàn)階段的小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學生自認為己熟練地掌握了知識,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又會忘記。這就需要學生認真做筆記,對于課外閱讀也需要做一定的筆記,這些筆記可以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也可以是自己的心得體會。做筆記的過程能夠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方便學生在課后進行復習,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習效率。
(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的動力源泉,閱讀興趣則可以推動小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閱讀,從而便于教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與閱讀方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效率,首要的任務就是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點燃學生的閱讀主動性與求知欲望,從而支撐學生進行深入的閱讀與思考。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具備極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性格特點來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式,充分調(diào)動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紅樓夢》的課外閱讀時,可以充分借助書中人物名字的諧音隱喻,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名著的學習主動性,例如“甄士隱” 的含義就是將真事隱去;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與惜春” 的含義則是“原應嘆息”,嘆息她們短暫的青春,暗指四人悲慘的結局,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快速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給學生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閱讀,例如薛寶釵與林黛玉有怎樣的性格差異?通過問題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推動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綜合素質(zhì),促進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