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菊
摘 要: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學生思維品質及關鍵性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但是在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應對以往的淺層次教學進行一定的改革,使學生在教師的深度引導下,實現自身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由此可見,深度學習是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改革需求。這需要教師充分地進行深度學習,認識小學數學的內涵及特征,并通過多個角度的深度改革增強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深度學習;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5-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5.029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及核心素養理念提出的教育形勢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已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學生只有在科學的教學目標指引下,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和探究,才能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引下,樹立深度學習的教學意識,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整個教學過程,對以往小學數學的淺層次教學進行顛覆式的改革與創新,實現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策略的有效實施,以此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
一、深度學習的內涵及特征
(一)深度學習的內涵
深度學習是相對于以往淺層次學習而言的一種新型教學理念,主要指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進行表層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知識內在邏輯形式與知識內涵的挖掘,以此實現學生更為良好的發展。由此可見,深度學習是一種以促進學生知識體系構建、能力培養及核心素養形成為目標的教學形式,與核心素養的理念具有良好的時代契合度,更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思想價值觀以及理性精神的培養。
(二)深度學習的特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深度教學與傳統的淺層次教學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集中體現了深度學習的特征。
1.教學目標方面更加全面、多維。在深度教學中,知識層面的深化只是教學目標中最為淺層次的目標,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思維以及情感方面的引導與培養,使學生在三維教學目標的指引下獲得更為全面的發展。
2.教學內容更為深入。深度學習中的教學內容已不限于知識層面,還涉及邏輯層面,數學思想、數學思維的形成與培養更為重要。
3.教學方法更為多元化。深度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機會,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4.教學評價更科學。在深度學習中教學評價的標準更加科學,評價主體也更加多元化,學生在這種全面、科學、客觀、動態化的教學評價中,更能獲得核心素養的培養。
5.教學反思更具深度。教學反思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深度學習中的教學反思更加全面、深刻,能促使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實施策略
通過對深度學習內涵及特征的分析,不難發現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深度學習并不是單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從更加系統的方面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深層次的創新與優化。因此,可從以下方面促進深度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
(一)制訂深度化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是最為重要的一項教學因素,同時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起點。只有制訂好教學目標,教師才能有指引性地設計與實施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才能進行更為高效的教學。因此,在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教學目標的深度化制訂是非常重要且關鍵的環節。
1.應將數學思想滲透到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中。數學思想是對數學事實以及數學理論進行概括、總結后形成的本質認識。在小學數學深度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數學思想的滲透,深入講解數學知識,使學生在具備一定數學思想的基礎上,更加靈活地進行數學知識的運用以及數學解題思路的探究,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過程中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2.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加強價值觀方面的引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是三維教學目標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目標。通過將價值引領納入小學深度學習教學目標的范疇,能使學生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感受到數學教學的內涵與真諦,從而能夠結合生活進行數學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實現數學知識實踐性運用意識以及學以致用思想的形成。
3.應注重學生思維深度及廣度的凸顯,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小學階段正是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由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小學數學深度教學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將思維能力的培養納入深度學習的教學目標,使學生的問題意識、質疑意識以及創新意識得到培養,使學生的思維發展更具個性化。
(二)積極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深度挖掘
在小學數學中教學內容的深入化是對深度教學的狹義理解,這種理解雖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從側面集中反映了教學內容深度化在深度教學中的核心地位。因此,需要教師積極地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深入挖掘,在知識廣度及深度的拓展中,實現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有效實施。
1.應注重對教學內容進行橫向拓展。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制定與深度學習的理念高度契合,倡導教師應“從學生既有的知識基礎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設定、重組以及遷移等多方面的深度加工”,利用數學知識邏輯性、系統性強的特點,在知識的銜接點中進行教學內容的橫向拓展,實現教學內容廣度的深化。
2.應注重對教學內容進行縱向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具有高度的系統性和邏輯性,一些新知識點的講解是建立在舊知識基礎之上的,是對舊知識的深化。因此,在小學數學深度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數學知識體系的這一特點,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縱向性的挖掘與構建,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體系的有效構建,以此實現深度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3.應注重對教學內容進行變式轉化。在以往傳統的淺層次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傳授的數學知識只是原理、概念性的東西,并沒有涉及知識的本質,很多數學問題也是知識本質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小學數學的深度教學中,最重要的是需要學生進行知識本質的感知。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地圍繞知識本質進行多種變式的呈現,使學生在知識的變通和思維的發散中,獲得深層次的學習效果,實現深度教學的有效實施。
(三)實施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深度化創新
在小學數學深度教學中,教學模式的深度化創新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舉措,不管是多么有效的教學理念,都應通過具體的教學模式實施。也就是說,教學模式的深度化創新是促進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重要著力點。因此,需要教師結合核心素養理念的教學需求,積極地對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有效、深入的改革與優化。
1.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實現情境教學模式的深化改革。情境教學模式是一項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課堂氛圍的改善、學生學習效果的增強發揮著重要的教育價值。但是以往的情境教學模式表現形式單一,無法使學生產生更加強烈的學習體驗。而現代信息技術形象生動、直觀、動態,通過與情境教學模式的整合,能發揮出更為顯著的教學優勢,有助于教師進行深層次知識的講解和能力的培養,能有效地促進深度教學的實施。
2.通過學生個性化差異的尊重,實現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深度教學最為理想的狀態應是一對一的狀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獲得最具針對性的教育與引導,實現學生個性化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需要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深度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化差異,通過學習層次的劃分,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從比較現實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深度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四)對課堂評價體系進行深度優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評價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發揮著重要的教育功能。而在對小學數學進行深度教學的改革過程中,課堂評價體系的深度優化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需要教師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改革。在小學數學深度化課堂評價中,教師不再是唯一的評價主體,應積極鼓勵學生通過發揮自身的學習主體地位,參與課堂評價活動。通過自我評價、同學間的相互評價等,更加深刻地認識自身學習能力、學習過程中的不足與缺陷,使學生在獲得正確自我認知的基礎上,促進深度教學的有效開展。教師還應積極地調整評價標準,實現價值評價的多元化構建。以往學習成績、考試分數是評判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指標,在這種不科學的評價標準下,滋生了很多具有片面性的教學行為,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這就需要教師在正確教育價值觀的引領下,制訂多元化的評價標準,以此對學生開展更為客觀、全面的評價。
(五)積極開展教學活動的深度反思
教學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小學數學深度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反思意識,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及方法進行積極的總結、分析,通過對其中經驗及不足的發現、改善、解決,來提升數學教學方式的優化以及教學過程的調整,使小學數學教學在不斷“反思—調整—反思”中得到深化與優化,促進深度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綜上所述,深度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施完全符合新課程改革精神,與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也完全契合。因此,需要教師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引下,通過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等多個環節的深化改革,實現深度學習理念的深入貫徹與實施,以此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為學生今后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敬海鋒.變“錯點”為“亮點”[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9(11).
[2]劉英.培養學生的道德辨析能力的思路[J].小學教學研究,1998(2).
[3]朱淑麗.順錯更題 提高辨析[J].小學教學研究,2005(1).
[4]樊金芳.樹立三大意識提升寫字能力探析[J].成才之路,2017(22).
[責任編輯 張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