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輝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我想到了用小作文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方法,一開始只讓學生寫短短的幾句話,隨時訓練,后來拓展寫作內容,寫作時盡量選取生活中的題材,讓學生觀察生活,更好的寫作。小作文的訓練能夠讓學生不再厭煩作文,從而慢慢地喜歡作文,進而達到了完成全篇的目的。相信這樣的訓練一定會讓孩子們逐漸的喜歡寫作,愛上作文。
關鍵詞:小作文;隨時訓練;鼓勵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一直以來,學生大多數不會寫作文,從選材、組織語言到表達中心,步步荊棘,讓語文老師頭痛不已。因此,作文教學受到了家長、學生的普遍重視,但是,大多數學生對作文談之生畏,感覺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對作文產生了畏難心理。怎樣在語文作文教學中進行作文教學呢?針對這種情況,我采取了用片段作文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方法。
片段作文就是小作文,一個片段作文短的可能只有幾句話,長的也不過是百字左右,因為短而淡化了學生的畏懼心理,看到下雪,用幾句話描寫雪景,寫出感受;看到行人,描寫場面,分享心情;遇到考試,寫寫體會,談談收獲......話不多,但感情真摯,有感而發,有話可說,同時也便于學生隨時寫作,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慢慢地,學生寫的話越來越多了。
后來我擴展了寫作內容,加入了更多有指向性的內容,讓學生寫有目的性的小作文:明確要求寫一件事,記一個人,繪一種景等等,每次小作文我都會提出具體要求,如使用兩種以上修辭、使用特定的寫作手法、用事件來塑造人物的某種性格特點等,一開始,學生寫的內容達不到要求,還有的學生生拼硬湊完成要求內容,但寫出來的短文中心不明,表達不清楚,甚至驢唇不對馬嘴,一時間,小作文“五彩紛呈”。盡管這樣,我在批閱作文時,第一句話一定是表揚:你的字有進步!文中的比喻句很新穎!最近表現不錯! 簡單的表揚卻讓孩子們心情愉悅,鼓勵是最好的催化劑,孩子們為了一句表揚都努力表現自己,寫作的興趣慢慢濃厚了。
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有指向性的作文訓練后,我開始注意選材問題,我盡量選取生活中的題材,讓學生有感而發,這樣學生感到有話可說,自然就能寫出來。比如我留的第一篇片段題目是《自習課上》,當老師開會,班級上自習課時,大家的表現怎樣呢?可以描寫,可以記敘,可以議論,把自己的所見所感寫下來,因為貼近學生生活,學生的片段作文就有內容可寫。在學生的筆下我們能看到自習課上有認真寫作業的,有四處觀望的,有偷偷嘮嗑的......雖然有的同學內容空洞,但是最起碼不會無從下筆,而心思靈巧的孩子的作文,或描寫生動,或記敘得當,或引人深思,都有可圈可點之處。這樣我邁出了片段作文訓練的第一步。此后,我還留了《放學后.....》《掃雪》《上課遲到》《媽媽的嘮叨》等等和學生生活學習有關的題目,這些題目學生深有感受,學生會覺得寫作并不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任務,慢慢減少對作文的畏難心理。而隨著這樣潤物細無聲的練習,學生的表達能力逐漸增強,片段作文寫得越來越好。
此外,作文教學要求我們寫作與生活要緊密相連,于是,我教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生活,學生對作文懼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看到題目后,腦中空空如也,這樣就需要我們教導學生平時多觀察,多積累,多思考,多動筆,每周留一篇自主片段作文,自選內容,自定體裁,比如寫落葉,引導學生可以寫落葉的樣子,將落葉放在手中認真觀察,葉片,葉脈,葉柄是什么樣的,一枚落葉給人的感受是什么,一地落葉給你帶來的感觸,再將視野擴大,看看樹林在輕柔的風或猛烈的秋風吹過時是什么樣子的,可以寫景,可以抒情,甚至可以寫與落葉、與傷感有關的故事,逐漸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天長日久,學生養成隨時觀察,認真思考的習慣后,作文題材就不再是問題了
在作文教學中,表揚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方法應該多樣。批作文時,對學生的優點多做點評,缺點指出,但不要苛責,而是提出希望或要求,不打擊學生的信心。作文點評時,我將片段作文中的有優點的同學都表揚一番,比如小標題擬寫得好的有哪些同學,過渡好的有哪些同學,句子優美或有哲理的有哪些同學......尤其表揚寫作有進步的同學和通篇精品的同學。課堂表揚后,表現突出的同學,我還會和班主任溝通,讓班主任在恰當的時間再表揚一次,或者和家長溝通,告訴家長學生的進步。這樣多方面,多方式的評價,讓學生有成就感。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作文教學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一點點培養,一步步引導,才能慢慢取得成績,以短文訓練,以觀察輔助,以修改促進,以表揚鼓勵,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能提高上來。只要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就是面對長篇作文也不會手忙腳亂,無所適從,而是會有條理的寫出優秀的作文,從短到長,從易到難,這樣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文自然水到渠成。
由小作文開啟的作文之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相信這些孩子今后一定會喜歡寫作,愛上作文!
參考文獻:
[1]劉方寶.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班主任工作創新探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