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新
一、教學目標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的指導,小學生才有堅持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們要培養小學生對于障礙跑的興趣,讓他們從自己的內心深處去接受障礙跑這項運動,想要主動了解、學習它。
2.讓小學生們通過學習障礙跑,來使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的強壯,并不斷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抵御疾病的入侵,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結實的基礎。
3.讓小學生們產生克服畏懼困難的心理,勇于挑戰,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無所畏懼,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獨立面對困難,并可以解決它。
二、學習內容以及重難點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障礙跑是一項被大家認可的體育項目,在學習和生活中無論是小學生還是大人都有可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例如,在跨越水溝、籬笆、泥潭,在這個時候都用到了跨越的技巧,而這些對小學生的跳躍能力,耐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教師們教學的過程中主要從耐力及技巧兩方面進行訓練。
(二)重難點分析
一方面,從情感層面出發,讓小學生們從內心喜歡上這項目運動,并且有勇于挑戰,迎難而上的思想,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有獨立面對困難的勇氣。另一方面,從技術層面出發,在訓練的過程中掌握跳、跨的要點,并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可以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三、學情分析
小學階段是孩子們長身體的重要階段,但現在,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好多的小學生都有了屬于自己的信息設備,在電視劇、小游戲的吸引下,許多小學生不愿意出門鍛煉,或進行一些體育活動,這樣一來,在學校里上體育課,對于小學生來說就顯得格外的重要,而障礙跑是一項比較有挑戰的體育項目,對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們要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看,制定自己合理的訓練計劃,并且有明確的目的性。
四、教學過程
(一)準備階段
首先,讓小學生到操場上指定的位置集合,按照高矮順序排好隊,在確認所有小學生都到達了以后,由體育委員帶隊,開始進行跑步,跑大約兩到三圈之后,可以讓小學生停下來休息一分鐘,這主要是訓練他們的耐力,休息之后,繼續讓體育委員帶著做一系列的準備活動,例如,高抬腿、擴胸運動、弓步壓腿、踝關節運動、膝關節運動等一系列的熱身運動,在做完準備活動之后,小學生們按照隊形進行分組,平均分成若干組后,再編號進行障礙跑訓練。
(二)訓練階段
首先練習跳遠,按照之前編號的順序,到操場的一邊統一站好,在教師的口令之下,小學生們進行跳遠接力,比一比那一個小組的速度快,這樣一來,既激發了小學生的勝負欲,又從中提高了小學生跳躍的能力,跳完之后,進行循環跑過障礙物的訓練,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先放一些小的東西在跑道上,像水桶、小凳子等,在訓練3組之后,教師們就可以把水桶、小凳子換成欄架,在開始使用欄架之前,要先和小學生們介紹好跨欄的知識,在跑的時候要注意的地方,障礙跑在跨越的時候要注意,收腳的時候一定要迅速,不然就會撞到欄桿,而導致摔倒,這是相當危險的,因此在上課之前要做好相應的一些準備,在意外發生時可以即時的處理,對于初學者來說,一般不強調速度,而是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先讓小學生有了心理準備,這樣一來,可以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優秀。
(三)游戲階段
在經過緊張忙碌的訓練之后,可以給小學生們玩一些相關的小游戲,例如,抓人,丟手巾等的小游戲,首先把小學生分成兩隊,一隊專門負責跑,不要被對方的人抓到,另外一隊就專門負責抓,比一比用相同的時間,看看哪一隊抓到的人多就算勝利,勝利的一隊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而失敗的一方也會有相應的處罰,這樣一來,既鍛煉了小學生的跑步、跨越能力,還讓新學到的知識被記憶得更加的牢固。
(四)課后總結
打破以往的教學次序,首先,讓小學生們討論在訓練時所遇到的自己不能解決的難題,以及自己還沒有掌握的技巧,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學習,解決自己還不清楚的知識,最后由教師對還未解決的問題進行講述,這樣,既提高了學習的效率,還讓小學生們的印象更加的深刻了。
五、教學反思
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小學生的身體情況,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身體的各方面機能都還發展不太成熟,所以在運動的時候,教師們要把握好量和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從快樂體育到陽光體育,無論是從教育方面還是思想層面,都有了量的提升質的變化,作為教師,更應該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讓教育事業更加的蓬勃發展,這不僅僅是對小學生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六、教學總結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只有從小就培養小學生鍛煉的好習慣,才會有強壯健康的體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是教育的根本,傳統的教育方式,大多忽略了體育本身的重要性,而過度的重視文化教育,希望小學生們能夠通過對障礙跑的學習,喜歡上體育這個學科,能夠在以后的生活中,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即使身處困境也可以迎難而上,展示出真正的體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