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嘉莉
(東莞市鳳崗鎮(zhèn)油甘埔小學 廣東東莞 523690)
小學英語的自主學習是指小學生結合英語學習的內容和自身英語的水平來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在明確英語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身英語水平的學習方式,運用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行課前預習,并監(jiān)督自己學習英語的實施情況。課前預習是學生在教師授課之前所進行的自主性學習,是學生對新知識的主動探索,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能夠提早知道教師的授課內容,提前預知新知識的重難點,并將不懂的知識點,通過自主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降低課堂知識難度,提高課堂學習效率[1]。

?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意味著完成好一件事情得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就是說提前的準備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學習也不例外,聞名中外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練習閱讀的主要階段是預習。”尤其是對于小學英語課程來說,課前預習是一種輕松且有效的學習方法。提前做好課前預習作業(yè),在老師授課之前了解本節(jié)課將要學習的知識,提前預知課堂知識的難度。這些預習工作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針對性地去聽講,換話句話說,他們對預習中已經掌握的知識可以少廢精力,從而他們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聽他們不理解的問題上,這樣下來他們不僅可以在課后向老師提問更多的問題,而且還能加固他們所學的知識。對于教師而言,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作業(yè)是教師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前提,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舉措。因此小學英語教學的課前預習非常重要[2]。例如,人教版(三年級起點)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 B.Read and write中,教師布置了如下課前預習的作業(yè):
(一)課前預習:觀看課前微課視頻,完成課前預習的小練習。
(二)預習目的:課前微課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復習關于四季的天氣,衣著,景色及活動內容。學生進行閱讀前的導學,激活知識背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一)教師對于英語課前預習作業(yè)布置的不固定性。英語課前預習作業(yè)的布置時有時無,沒有給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沒有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學生無法明確新知識的內容和學習目標。教師沒有幫助學生明確英語的學習內容和目標,對于教學的側重點也沒有向學生說明,學生無法掌握新知識的難易程度。
(三)學生缺少有效的英語預習方法。只懂得跟著錄音進行閱讀課文和單詞,對文章進行全文的翻譯,死記硬背一些重點的單詞等,預習方法比較呆板。
(四)對于課前預習的檢驗方法不夠系統(tǒng)。課前預習的檢驗方法不夠科學系統(tǒng),沒能給予學生有效的預習反饋,只是通過簡單的詢問或者檢查家長簽字的方式來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五)教師沒能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課前預習的重要性。課前預習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前提條件,是教師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教師沒有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導致學生沒有重視課前預習[3]。
(一)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英語課程標準》對三到六年級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英語學習目標。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和知識水平,提出不同的教學預習目標和內容。以《英語課程標準》中的語言技能為例,一級目標在說、唱和寫的部分指出:學生應根據課文錄音模仿對話,學生能閱讀圖片和識別單詞。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更擅長模仿,對于英語的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課前預習前,教師一般會幫助學生確定預習內容,并在預習過程中學引導學生學會根據圖片內容預測單詞的意思,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除此之外,讓學生通過多次點讀課文和模仿以達到熟讀課文的目的。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在預習課文時,教師不僅要求學生要了解詞匯、弄清課文大意和讀熟課文,而且要求他們在文中找出重點單詞、詞組和句型,分析句型句式的時態(tài)結構。有時教師還可以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在課前查找一些與課文相關的學習資料,或制作一些有趣且實用的輔助學習用具[4]。
(二)注意學生英語預習的方法。小學英語課程多數以對話的形式為主,根據三、四年級知識水平的特點,筆者一般會要求學生發(fā)展符合自己的預習方法,如注意預習中聽讀的訓練。充分利用網絡點讀軟件,要求學生在點讀過程中注意模仿人物對話的語音語調,并發(fā)布相關微課預習視頻,讓學生注意哪些是重點詞匯,哪些重難點句型等等。而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開始接觸一些簡單的語法知識,例如一般現(xiàn)在時、正在進行時、過去時和將來時的知識點,筆者會在學生預習過程中推薦相關微課視頻供學生觀看和學習,讓他們提前預熱新的語法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求學生清楚地了解課文中什么容易理解,什么難以掌握,并劃出重難點,以便學生在課堂上有側重地聽老師講授。
對于不同的學生,課前預習方法多種多樣,因人而異。教師作為學生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者,要從學生的個別差異和認知水平出發(fā),提出科學合理的預習目標,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掌握自身合適的預習方法。
(三)制定預習評價方式。教師制定預習評價的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結合小學生心理年齡的特點,制定適合的評價方式。例如,在講課之前讓做好預習的同學進行班級內的展示,與小伙伴分享預習的內容。這種方式不但能夠滿足小學生的自豪感,還能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課前預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英語課前預習強調在預習過程中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通過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目標,學習的側重點,使學生能夠全面的了解英語教學的目的,結合自身的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生不但能夠通過課前預習了解教師課堂要講的知識點,還能將預習的知識運用到課堂中,有效的提高了學習效率[5]。
切實有效的課前預習不僅有利于學生個體的發(fā)展,還有利于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設計好一份有效的課前預習作業(yè)對于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的課前預習作業(yè)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還提高了老師的學科研究水平。教師布置的英語課前預習作業(yè),不僅滿足班上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更有效地服務于教師們的日常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總的來說,切實有效的課前預習不僅有利于學生個體的發(fā)展,還有利于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教育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